×

为什么现在秃发越来越多?医生呼吁:平时少做4件事,保住头发

hqy hqy 发表于2025-08-08 09:24:08 浏览4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地铁上、办公室、健身房,低头一看,不少年轻人头顶“风光无限”,发量告急,到底是基因的问题,还是生活出了问题?

越来越多的90后甚至00后,年纪轻轻就走上了“发际线后移”的道路,难道秃发已经成了现代年轻人的“必经之路”?

别急着认命,有些事你每天都在做,但你可能没意识到,它正在悄悄偷走你的头发,这篇文章就来揭开它的“真面目”。

脱发不再是中老年人的专属,年轻人脱发的比例正在逐年上升,医学研究表明,这当中生活方式起了很大作用。

很多人以为脱发只能靠生发水或者植发来解决,最关键的还是要从源头上避免那些伤发行为。

高强度压力、饮食失衡、作息紊乱、频繁烫染是目前最常见的诱因,尤其这四件事,做得越多,头发掉得越快。

有人说,头发掉点就掉点吧,不至于上纲上线,但你知道吗,脱发背后隐藏的,不仅仅是“颜值焦虑”,还有健康危机。

脂溢性脱发斑秃甲状腺功能异常,甚至慢性贫血,很多时候都以掉发作为早期信号,可惜太多人忽视了。

“掉头发不等于病”,这话并不准确,当掉发超过100根每天,或出现局部明显稀疏,就该引起警惕了。

头皮是身体的一面镜子,它反映着你的内分泌、免疫状态,甚至肠道菌群的健康程度,轻视它,就是在轻视你自己的身体。

压力这东西,人人有,但不是人人都知道它会直接影响毛囊的生长周期,长期紧绷,会让头皮处于“缺氧”状态。

工作强度越大,头皮血液循环越差,毛囊供氧不足,头发就会变细、变软,最终逐渐脱落,这不是吓唬你,而是事实。

有些人一晚上加班,第二天洗头就大把掉发,这不是巧合,是身体在发出求救信号,可惜很多人把它当作“偶尔而已”。

不规律的作息同样是头发杀手,特别是熬夜,毛囊的修复时间本就是在夜间进行,错过“黄金时段”,损伤会一天天累积。

你以为每晚12点前上床就没事?其实真正对头发友好的睡眠,是在晚上10点半左右入睡、早上7点自然醒,这才是养发节奏。

饮食方面的问题更普遍,外卖、奶茶、重油重盐,脂肪摄入过多会刺激皮脂腺分泌,加重头皮油脂,堵塞毛孔,毛囊就这样“窒息”了

缺铁、缺锌、缺维生素B群,这三种微量营养素一旦不足,头发不仅容易断裂,还会停止生长,尤其女性更容易受影响。

很多女性节食减重时忽略了蛋白质摄入,结果掉发变得严重,甚至出现斑秃,这类“美容式伤害”其实非常常见

吃得不健康、睡得不规律、工作又太忙,头发不掉才奇怪,你以为是头发先背叛了你,其实是你先亏待了它

除了内在因素,外部刺激也是“杀手”之一,频繁染发、烫发、使用劣质洗护产品,都会破坏头发角质层,让毛囊受损

尤其是一些人为了造型,每天使用高温卷发棒,头发反复受热,水分流失严重,毛发断裂,毛囊萎缩,最后只能靠帽子遮羞

有些男性喜欢直接用清水洗头,觉得这样“天然”,但其实这会导致油脂残留,细菌滋生,反而加重头皮环境恶化。

科学洗头也很重要,建议每2到3天洗一次,选择温和、无硅油的洗发产品,水温控制在38度左右,不烫头皮才是关键。

头皮按摩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改善毛囊营养供给,每天花3分钟轻轻按摩,比随意换洗发水更有效。

还有一点容易被忽略——长时间戴帽子或头盔,会导致头皮湿热不透气,容易滋生真菌,引发脂溢性皮炎,从而加速脱发

尤其是外卖员、骑手、交警等长时间佩戴头盔的群体,更应注意头盔内清洁和通风,别让汗液成为“头发杀手”。

现代人精神压力大,很多人还会出现“心理性脱发”,比如考试前、失恋后、创业失败时,头发突然大量脱落,这种情况需及时干预。

适当运动、冥想、做深呼吸训练,可以有效缓解精神紧张,帮助内分泌稳定,让毛囊“呼吸顺畅”。

还有些人忽略了家族遗传因素,有些父母在年轻时就开始脱发,自己出现类似症状时更要引起重视,及早干预。

雄激素性脱发是遗传型脱发中最常见的一种,它的关键在于控制雄激素水平,缓解头皮油脂分泌,延缓毛囊萎缩。

但就算是有遗传基因,也不代表一定会秃,关键看你是否在生活中采取了保护措施,是否给头发足够的“生存空间”

洗头时大量掉发、梳头掉发、早上醒来枕头上有头发,都是脱发的信号,不要等到头皮发亮了才后悔

头发的健康,其实就是生活习惯的真实写照,它藏不了也骗不了,是你整个人健康状态的“晴雨表”。

我们常说,头发是身体最先“抗议”的部位,一旦身体出问题,它最先掉队,所以不要只盯着表面,要看到深层原因。

慢性病患者,如甲状腺功能减退、糖尿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等,也常常伴随脱发,治疗这些病,才能从根本上改善发量问题。

很多人问我,掉发能不能逆转,我的答案是:只要毛囊还活着,就有希望,但前提是你得停止那些“杀发”的行为。

别再熬夜、少吃垃圾食品、减压、控制情绪、科学洗护,这五件事做到了,大部分人脱发情况都会明显改善。

结尾一句话送给你:不是你年纪轻轻就注定秃顶,而是你生活方式决定了你的发量命运,头发,是你养出来的,不是你长出来的。

参考文献:

1. 李强,张捷.脱发的常见类型及其治疗方法研究[J].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20,34(6):612-615.

2. 王红,赵丽.青年人脱发与生活方式相关性的临床分析[J].中华全科医学,2021,19(4):521-524.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如有身体不适,请咨询专业医生。喜欢的朋友可以关注一下,每天分享健康小知识,做您的线上专属医师。

免责声明.mp30:18
来自康仁666

 您阅读本篇文章共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