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声明:本文内容基于公开数据与权威指南结合个人观点撰写,图片均来自网络,如涉及版权或人物侵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本文意在科普健康知识,如有不适请线下就医,欢迎关注、收藏。
每到体检的时候,血压数值总让不少人心头一紧。
尤其是到了中老年阶段,很多人一看到“血压偏高”,就立刻想着是不是患上了高血压。
可有些人又不清楚,血压偏高并不等于就得了高血压。这些问题,常常让大家捏一把汗,也让不少人产生了误解。
血压偏高,是不是就等于高血压?
很多人都会有一个误解:只要血压偏高,那就一定是高血压了。
其实并非如此。血压的波动,往往受很多因素影响,尤其是生活中的饮食、作息、压力等都能影响血压短期的变化。
比如说,晚上熬夜、吃了高盐高脂的食物,或者突然情绪波动,都可能让血压暂时偏高,但这并不代表你已经得了高血压。
什么是“血压偏高”?
血压偏高,通常指的是血压数值高于正常范围的上限,但又没有达到高血压的诊断标准。
简单来说,它就是血压处于一个“警戒线”附近,属于一种预警信号,提示你的血管可能开始出现一些问题了,需要注意和调整。
根据医学标准,成人的正常血压范围是120/80 mmHg左右。
若收缩压(高压)在120-129 mmHg之间,舒张压(低压)在80-84 mmHg之间,就是“血压偏高”;如果血压持续高于这个范围,才会被诊断为高血压。
但请注意,单次测量血压的偏高,并不意味着一定患上了高血压。因为高血压是一个长期积累的结果,它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和多次测量才能确认。
认识真正的高血压:6个典型表现值得警惕
真正的高血压通常有一些明显的表现,而这些症状的出现,意味着血压可能已经对身体造成了一些影响。
头晕头痛,尤其是早晨起床时:
血压过高时,最常见的表现就是头晕或头痛。特别是早晨刚起床,脑部血管由于血压的波动,可能导致脑血流供应不足,进而引发头晕和头痛。这是高血压患者常见的症状之一。
心悸和胸闷
高血压会让心脏负担加重,心脏在高压下持续运作,久而久之可能导致心脏供血不足,出现心悸(心跳加速)和胸闷的现象。如果伴随有剧烈的胸痛,尤其要警惕是否存在心血管的急性病变。
视力模糊,眼底出血
当血压持续偏高时,眼睛也可能受到影响。高血压可能导致眼底血管的破裂或渗漏,导致视力模糊或短暂失明。这是高血压引起的常见并发症之一,严重时甚至可能导致视网膜脱落。
呼吸急促,疲劳乏力
高血压长时间不控制,可能影响到身体的代谢和血液循环,导致体力下降,轻微运动后也会感觉呼吸急促和全身乏力。
这样的疲劳感可能会让患者误以为是身体老化,但其实可能是高血压引起的心脏和血管功能不全。
小便不畅或浮肿
高血压可能会影响到肾脏的功能,导致水盐代谢异常,出现水肿或者尿量减少的现象。特别是双腿肿胀,早晨起床发现眼睑或脚踝浮肿时,千万不能忽视。
记忆力减退和注意力难集中
长期的高血压,可能对大脑的血流供应造成影响,导致认知功能下降。
很多高血压患者会感到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甚至常常忘记一些日常事情。这是因为大脑的血管逐渐硬化,供血不足所导致的。
高血压的危害:不仅仅是“心脏病”那么简单
高血压的危害并不只局限于心脏,实际上,它是许多重大疾病的“元凶”。
长期的高血压,会对身体的各个器官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害,特别是心脑血管系统。
脑卒中(中风):高血压是脑卒中的一个重要诱因,长期高血压会增加脑血管破裂的风险,导致中风发生。
心力衰竭和冠心病:高血压使心脏长期超负荷运转,逐渐导致心脏肥厚,心功能下降,最终可能引发心力衰竭或冠心病。
肾脏病:高血压是导致慢性肾脏病的主要原因之一,严重时甚至可能引起肾衰竭。
这些并发症往往不容易察觉,但它们的积累,会让健康状况变得越来越糟。预防高血压,从控制血压开始,远比治疗已经发生的并发症要轻松得多。
如何预防和控制高血压?养成这几个好习惯
知道了高血压的症状和危害,我们就可以采取有效的措施来预防和控制它。其实,很多高血压都是生活习惯不好造成的,通过改善生活方式,我们可以大大降低高血压的发生几率。
保持合理的饮食少盐、少油、低脂的饮食有助于维持血压的正常。多吃蔬菜、水果、全谷物和低脂蛋白质(比如鱼类、鸡胸肉、豆腐等)。避免高盐、高脂肪和高糖的食物,尤其是腌制食品、加工食品等。
适量运动每天保持30分钟的有氧运动,比如快走、游泳、骑车等,有助于增强心血管功能,降低血压。尤其是对于已经血压偏高的人群,适量运动是一个非常好的控制手段。
保持心理平衡长期的精神压力、焦虑和情绪波动,是高血压的罪魁祸首之一。尽量保持轻松的心态,学会放松自己,适当进行冥想、瑜伽等有助于舒缓压力的活动。
规律作息,保证足够的睡眠每晚保证7-8小时的优质睡眠,避免熬夜和过度疲劳。充足的休息有助于血压的稳定。
定期测量血压对于中老年人,特别是有家族史、肥胖、糖尿病等风险因素的人群,定期监测血压非常重要。一旦发现血压异常,及时就医,早发现、早治疗,避免高血压带来的严重后果。
其实,血压偏高并不等于高血压,而高血压的危害也不是一天两天就能显现的。它的危害是逐渐积累的,控制好血压,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做的事情。
记住,血压不稳定并不可怕,真正可怕的是你忽视了那些小症状,等到高血压病情严重才后悔不已。
定期体检、调整生活方式,关注身体的变化,才能让我们远离高血压的困扰,拥有一个更加健康的未来。
个体体质差异大,本文仅为科普信息,不能替代专业医生的诊断和治疗建议。如有健康问题,请及时咨询正规医疗机构医生。
参考文献:
【1】《高血压防治指南(2020年版)》,中华医学会高血压学分会
【2】李海鹏,长期高血压对心脑血管的危害研究,《中国循证医学杂志》,2021年
【3】《高血压和慢性病管理》,《中国健康管理杂志》,202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