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抗氧化剂概述
抗氧化剂(又称防老剂)是一类能有效延缓或抑制聚合物(如橡胶、塑料、化纤)氧化老化过程的化学物质。仅需少量添加,即可显著延长聚合物材料的使用寿命,广泛应用于橡胶、塑料、化纤、化工及食品加工等领域。

二、 选择抗氧化剂的核心考量
选择抗氧化剂需综合考虑材料种类与型号、加工条件、其他助剂、产品使用环境与寿命等因素。核心选择标准如下:
1.色彩稳定性与污染性:
硫酚类抗氧剂1520
2.物理与化学稳定性:
受阻胺光稳定剂HALS292
受阻酚在酸性条件下易发生脱烃反应而失效。
亚磷酸酯类易水解。
受阻胺光稳定剂(HALS)为低碱性,配方中应避免酸性助剂,制品不宜用于酸性环境。
惰性:不与聚合物、其他助剂发生有害反应,不腐蚀设备。3.相容性与迁移性:
大分子耐迁移亚磷酸酯抗氧剂4025
4.溶解性与乳化性:
水性乳液抗氧剂520L
5.加工性能影响:
添加抗氧化剂可能改变树脂熔体粘度和螺杆转矩。若抗氧化剂熔点远低于加工温度(>100℃),建议先制成母粒再与树脂混合,以避免分散不均、偏流和降低加工效率。6.挥发性与安全性(毒性/环保性):
应选择挥发性低的产品以减少加工和使用过程中的损失。必须选用无毒或低毒、无尘或低尘的品种,确保在加工、制造、使用及废弃过程中对人体、动植物安全,对空气、土壤和水系统无污染。三、 特殊材料与应用注意事项
高敏感材料:聚烯烃(尤其是PP)对氧化极为敏感,常在合成阶段即添加抗氧化剂。其氧化遵循自由基链式反应,金属离子(如Cu²⁺)会催化过氧化氢分解加速降解。当接触铜或使用含催化金属离子的添加剂时,需联合使用铜抑制剂(金属钝化剂)。此原则同样适用于含不饱和双键的橡胶和纤维素衍生物。橡胶敏感性:二烯橡胶氧化敏感性高。低硫硫化橡胶的抗氧化性优于高硫体系。结构影响:线型结构聚合物通常比支化结构抗氧化性更好。分子量分布越宽,越易氧化。温度影响:温度升高显著加剧氧化降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