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儿科医生说真话:经常户外活动的孩子,拥有7大优势,别人比不了

hqy hqy 发表于2025-08-09 13:47:19 浏览5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天天窝在屋里看电视打游戏,不如出门晒晒太阳、踢踢球、跑几圈草地。孩子多出去动一动,身体和脑子都跟着亮堂起来,这不是说说而已,是有讲头的。

有人问,孩子出去玩有啥好处?不就是流点汗、晒点太阳?其实啊,户外活动对孩子的好,可不止是“锻炼身体”四个字那么简单,往下听我慢慢说。

先讲骨头。孩子的骨头,就像长在土里的小树苗,得有阳光才能长得壮实。阳光一照,皮肤一吸收,身体就会自己合成一种叫维生素D的东西。维生素D能帮助钙吸收,促进骨骼发育。别小看这点儿阳光,天天晒10分钟,比你一大把补钙片都顶用。

再说说眼睛。大家都知道,近视越来越普遍,可户外活动这件事,对眼睛好得很。孩子在户外看远处、看绿树、看蓝天,眼睛放松得像泡温泉。

每天户外活动超过2小时的孩子,近视发生率明显降低自然光刺激还能让眼球发育更健康,不容易拉长变形。

第三个得益的是肺。户外空气流通,孩子一跑一跳,呼吸加快,肺活量也跟着提升。就像风箱一样,越用越灵活。坚持户外玩耍的孩子,呼吸系统更强健,感冒次数也会减少。尤其是秋冬季,增强免疫力就靠这份动静。

说到这里,不得不提一下大脑。别以为跑来跑去只是消耗体力,其实孩子脑子也在“充电”。户外活动时,孩子需要判断方向、协调动作、处理信息,脑子转得飞快。

经常在户外自由活动的孩子,注意力更集中,学习效率也更高。这是一种感统能力的锻炼,书本上学不到,家长急不来。

再一说情绪。有些孩子一到陌生环境就胆小,一点小事就哭闹,那是因为缺少和外界打交道的机会。长期户外活动有助于孩子情绪稳定、人际关系更自然。他们在玩耍中学会等待、分享、合作,社交能力悄悄地就跟着成长了。

第六个优势,体型。现在小胖墩儿不少,吃得多、动得少,脂肪越养越厚。可一旦天天出去跑,哪还有机会养胖?经常户外活动有助于控制体重,预防儿童肥胖,这比吃减肥餐、控制零食管用得多。能量消耗有了出口,身体自然就匀称。

最后一个,看不见摸不着,但特别关键,那就是自信。一个总待在屋里的孩子,容易胆怯、依赖性强;而一个经常户外奔跑的孩子,摔倒了自己拍拍站起来,失败了再试一次。户外活动能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和自我探索能力心理韧性也像一根筋,越用越结实。

你看啊,骨头结实、眼睛不近视、肺活量大、脑子灵、情绪稳、不易胖、自信足,这七大优势,哪一样不是孩子一生的底子?这些不是一朝一夕能补回来的,而是小时候一点一滴累积的成果。

再说个常见误区,很多家长一到冬天、春天就说:“外面风大,别出去,小心着凉。”其实啊,适度的户外环境刺激,反而能提升孩子的抵抗力,比你捂得严严实实要强多了。冷热适应能力也是成长的一部分,不经历,哪来本事?

还有人担心晒太阳会晒黑,其实,适当日晒不会伤皮肤,反而促进健康,尤其上午十点前或下午四点后,阳光温和,紫外线含量不高,正适合孩子出去活动。别怕晒,就怕不晒。

当然了,户外活动也不是光让孩子自己疯跑,家长也得参与、引导。比如带孩子去公园捡树叶、放风筝、跳绳、骑车,这种互动,不仅让孩子开心,还能增进亲子关系。和家人一起户外活动的孩子,情绪更稳定,沟通更顺畅家庭陪伴是孩子安全感的根基,越早打牢越好。

有的家长还以为,报兴趣班、学钢琴画画就够了,其实,再好的才艺也不能替代户外运动。动静结合,才是真正的全面发展单一技能培养只能锻炼某一方面,而户外活动是全身、全脑、全情绪的调动。

说到底,孩子身体好,家长省心,将来社会也多一份活力。别小看每天那一两个小时的户外时间,它就像一张“健康储蓄卡”,早早存进去,长大了才有底气花。

现在的城市孩子,户外时间越来越少,功课压力大、屏幕时间长,连“发呆看天空”的机会都少了。可偏偏,大自然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自然接触不仅滋养身体,也滋养心灵。

说了这么多,不是为了唱高调,也不是要家长焦虑,而是想提醒一句:有些事,错过了童年,真的补不回来。

户外活动这件事,看起来普通,做起来简单,却能给孩子一生打下扎实的底子。这底子,别人真比不了。

声明:本文内容根据权威医学资料及作者个人观点撰写,仅用于健康科普,不构成任何医学建议,若有身体不适,请及时就医。

参考文献:

[1]张伟,儿童户外活动与健康成长关系研究[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21,29(4):421-425

[2]李红,维生素D对儿童骨骼发育的影响[J].家庭医学,2020,18(6):32-35

[3]王丽,户外活动对儿童近视预防的作用[J].中国学校卫生,2022,43(12):1823-1826
免责声明 - 副本.mp30:18
来自健康科普社

 您阅读本篇文章共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