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本文2012字 阅读3分钟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为了方便大家阅读理解,部分故事情节存在虚构成分,意在科普健康知识,如有身体不适请线下就医。
你有没有听过这样的话:“我平时吃得也不多,怎么就高血脂了?”
其实高血脂从来不是一夜之间冒出来的,它背后藏着生活方式、代谢状态和身体信号的长期积累。不是你不在意身体,而是身体早就提醒过你,只是你没听懂。
根据《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23》显示,我国成人血脂异常的患病率已经超过40%,这意味着每10个成年人中就有4个血脂不正常,其中很多人是在体检中才“无意中发现”的。但真的是“无缘无故”吗?其实不然。
一项发表于《中华内科杂志》的研究指出,血脂异常的发生有明确的影响因素,当中有4个尤其关键。如果你正在经历其中一项,或者已经中招,那么你就该开始调整自己的生活方式了。
一、饮食习惯偏离健康轨道,是最主要的“元凶”
过量摄入高脂肪、高糖分的食物,是导致血脂升高的首要因素。尤其是经常吃油炸食品、肥肉、奶油、蛋糕、甜饮料的人,血液中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甘油三酯水平容易升高。
LDL-C被称为“坏胆固醇”,它一旦升高,就容易在血管壁沉积,形成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是冠心病、脑梗等重大疾病的危险因子。
而甜食和精制碳水(如白米饭、面包、蛋糕)会迅速提升胰岛素水平,促使体内脂肪合成,间接导致甘油三酯飙升。
一项发表于《中华预防医学杂志》的研究发现:饮食结构中饱和脂肪酸摄入每增加10%,血脂异常风险就增加15%。
二、久坐不动,运动缺失让血脂“难以下降”
很多人以为高血脂只是“吃出来”的,但其实“懒出来”的也不少。如果你每天久坐超过8小时,几乎不运动,那血脂异常找上门的几率就会大大增加。
运动是调节血脂的“天然药”。规律的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骑车)可以有效提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这种“好胆固醇”能帮助清除血管内的坏胆固醇,起到保护心血管的作用。
而且,运动还能促进脂肪代谢,减少甘油三酯的堆积。美国运动医学会建议: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才能有效维持血脂健康水平。
三、肥胖与内脏脂肪,是血脂异常的“推手”
体重超标,特别是腹部肥胖,是高血脂的高危信号。
腹部脂肪不仅影响外观,更关键的是它是内脏脂肪的外在表现。内脏脂肪包括肝脏、胰腺等器官周围的脂肪,它们会影响胰岛素的敏感性,诱发脂代谢紊乱,最终导致血脂升高。
《中国脂代谢异常防治指南(2023年更新版)》指出:BMI≥24即为超重,BMI≥28为肥胖,腰围超过男性90cm、女性85cm为腹型肥胖。
研究表明,每增加1公斤体重,血脂异常风险增加约5~7%。而减重5%,就可以显著降低甘油三酯水平,并提升好胆固醇。
四、忽视睡眠与压力,却把代谢系统“逼入绝境”
你可能没想到,睡不好觉也会让血脂升高。
长期睡眠不足会干扰瘦素和胰岛素的分泌,导致食欲增加、脂肪合成加快,尤其是夜班、熬夜人群,血清甘油三酯水平明显高于正常作息者。
此外,慢性压力也会促使皮质醇水平升高。皮质醇是一种应激激素,它会引导身体储存脂肪,降低胰岛素敏感性,最终导致血脂异常。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的一篇综述提到:情绪压力与代谢综合征之间存在密切联系,尤其在中年人群中表现明显。
高血脂不是“富贵病”,而是“生活病”
过去很多人以为高血脂是“有钱人才会得”的毛病,但现在来看,它早已不分年龄、不挑身份。年轻人熬夜、吃外卖,中年人缺乏运动、压力大,老年人体重增加、体质下降,都可能成为血脂异常的目标人群。
更可怕的是,高血脂早期几乎没有症状,它不会头晕、不会心慌,甚至都不会让你有一点点不适,就这样默默地“埋雷”。直到某天突发心梗或脑梗,才发现血脂早已超标多年。
你该怎么办?从这几点开始调整
别等到血脂异常才开始慌张。以下几点,是目前医学界公认的有效干预方式:
1. 调整饮食结构:多吃蔬菜、水果、全谷物,减少动物脂肪、精制糖和高胆固醇食物摄入;
2. 增加运动量:每周至少5天,每次3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
3. 控制体重:保持BMI在18.5~23.9之间,必要时进行科学减重;
4. 规律作息,减压放松:保证7~8小时高质量睡眠,避免情绪长期紧绷;
5. 定期检查血脂:尤其是有家族史或三高人群,建议每年体检一次。
写在最后
高血脂不是突然冒出来的,它是你生活方式的“回音”。每一个习惯、每一顿饭、每一次久坐不动,都会在身体里留下痕迹。很多人总是在“没事”与“出事”之间徘徊,直到那条血脂报告敲响警钟。
但只要你开始重视健康、调整生活,身体总会给你正反馈。
参考资料:
[1] 国家心血管病中心. 《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23》. 人民卫生出版社
[2] 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 《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2023年更新版》. 中华内科杂志, 2023, 62(12): 961-981
[3]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睡眠、压力与代谢综合征的关系研究综述, 2022年第43卷第4期
[4]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饮食结构与血脂异常关系研究, 2021年第55期感谢每一位关注我们的你!有你在,我们会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