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蛋白质超鸡蛋,膳食纤维超燕麦?这种被忽视的宝藏食材,别错过!

hqy hqy 发表于2025-08-07 19:02:33 浏览3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本文1778字 阅读3分钟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为了方便大家阅读理解,部分故事情节存在虚构成分,意在科普健康知识,如有身体不适请线下就医。

提到高蛋白、高膳食纤维的食物,很多人第一反应是鸡蛋、牛奶、燕麦这些“老熟人”。但你可能不知道,有一种食材,蛋白质含量甚至超过了鸡蛋,膳食纤维也优于燕麦,却常年被我们忽视,甚至被当成“便宜货”处理。

它就是——鹰嘴豆

这个名字听起来普通,却藏着被严重低估的营养价值。如果你还没把它加入餐桌,那这篇文章看完,你可能就会想立刻去采购。

鹰嘴豆到底有多能打?

先来一组对比数据:

· 鸡蛋的蛋白质含量约为13g/100g

· 燕麦的膳食纤维含量约为9.3g/100g

· 鹰嘴豆的蛋白质含量约为20g/100g

· 鹰嘴豆的膳食纤维含量约为17g/100g

是不是开始有点惊讶?一个看起来其貌不扬的小豆子,居然能在这两项关键营养指标上同时胜出。

根据《中国食物成分表(第6版)》,鹰嘴豆不仅富含优质蛋白,还含有多种氨基酸,尤其是赖氨酸蛋氨酸的比例更加均衡,这让它的蛋白利用率甚至接近动物性蛋白。

而在膳食纤维方面,它的粗纤维和可溶性纤维双双在线,不仅能促进肠道蠕动,还能帮助调节血糖和血脂,这在主食类食物中是非常难得的。

为什么说鹰嘴豆是“低调的营养王者”?

它能当主食,也能当蔬菜,还能做零食。

不像红豆绿豆主要作为甜品配角,鹰嘴豆的饱腹感强、血糖指数低,非常适合替代部分主食。它煮熟后口感绵密,既可以打成泥做鹰嘴豆泥(Humus),也能炒、煮、做沙拉甚至空气炸成脆豆,吃法灵活,营养不打折

它对“三高人群”特别友好。

鹰嘴豆中的可溶性膳食纤维能够形成黏稠状物质,延缓糖类吸收,避免血糖飙升。同时,它还富含植物甾醇,有助于降低血液中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坏胆固醇),对心血管健康非常有益。

2023年《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就特别提到:鼓励多样化摄入豆类食物,尤其是富含蛋白和纤维的杂豆类。鹰嘴豆正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女生更应该多吃点鹰嘴豆?

是的,尤其是有痛经、贫血、内分泌问题的女生。

鹰嘴豆中含有一种天然的植物雌激素异黄酮,这种成分结构类似人体雌激素,可以温和调节女性激素水平,有助于缓解周期前综合征、月经不调等问题。

同时,它还含有丰富的铁元素,每100克含铁量高达6.24毫克,比菠菜还高。和维生素C同食(比如搭配柠檬汁拌鹰嘴豆),可提高非血红素铁的吸收率,对改善轻度缺铁性贫血有一定帮助。

鹰嘴豆还能减肥?别不信!

别看鹰嘴豆热量不低(每100克约364千卡),但它的血糖生成指数(GI值)却只有28,属于典型的低GI食物

低GI意味着吃了它不会快速升高血糖,这对控制食欲、延缓饥饿感、减少脂肪囤积非常重要。

而且,高蛋白+高纤维的搭配本身就有双重饱腹效果,在进行减脂饮食时,用它替代部分米饭、面包之类的精制主食,既营养又不容易胖

别小看这点改变,长久来看,是减脂人群的“饮食法宝”。

鹰嘴豆虽好,但怎么吃更营养?

好的食材也要有对的方法,才能吃出最大值。这里有几个小技巧:

· 提前浸泡12小时以上再煮:鹰嘴豆皮厚难熟,提前泡水能减少抗营养物质如植酸的影响。

· 搭配维C食物一起吃:帮助铁吸收,比如拌沙拉时加点番茄、柠檬汁。

· 控制油脂添加:鹰嘴豆泥虽然好吃,但别加太多橄榄油或芝麻酱,热量容易超标。

· 不建议空口当零食狂嗑:再健康的食物,吃多了也不行,每天控制在50克~80克熟豆为宜。

为什么我们平时对鹰嘴豆了解这么少?

一方面,它不是中国传统主粮,很多地区超市都不常见;另一方面,名字不够“高级”,也缺乏市场宣传。

相比之下,“超级食物”标签常被海外网红食材占据,比如奇亚籽、藜麦、牛油果,但它们的营养优势并不比鹰嘴豆强多少

我们本土的好食材,正因为价格亲民、产量稳定、营养全面,反而常年被忽略。

把鹰嘴豆吃起来,才是真正的“吃得明白”

与其追求各种“进口网红食材”,不如从身边的好豆子开始。鹰嘴豆,就是那种你今天开始吃,三个月后身体会感谢你的健康食材。

无论是想减肥、控糖、补铁,还是调节肠道、增强饱腹感,它都能胜任。关键是——它够便宜,够接地气,够实用。

参考文献:

[1] 中国营养学会. 中国食物成分表(第6版). 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 2021.

[2] 国家卫生健康委.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22.

[3] 《鹰嘴豆营养价值及其功能研究进展》.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23年第44卷第3期.

感谢每一位关注我们的你!有你在,我们会更好!

免责声明.mp30:18
来自红红健康talk

 您阅读本篇文章共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