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癌症年轻化,不抽烟为什么也会得肺癌?

hqy hqy 发表于2025-08-07 07:55:59 浏览4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在大众的固有认知里,肺癌似乎总是和老年人、长期吸烟者绑定在一起。然而,现实中却有部分年轻力壮,不抽烟的人被肺癌夺走生命。原来,肺癌离我们并不遥远...这看似违背常理的现象,究竟该如何解释?

01,关于癌症,关于科学

看到有的人说“癌症纯粹靠命”。我们承认目前科学界对于癌症的认知尚且不足,但是如果你把一切都归结到命,那无疑是对过去所有科学研究的侮辱。远的不说,靠命?丢到辐射源里试试,高剂量辐射分分钟钟让你身体变得面目全非然后开始肿瘤肆虐。

事实上,到目前为止,我们努力的在寻找各种致癌的内容。

包括但不限于:

物理致癌因素:辐射,紫外线

化学致癌因素:也就是大家熟悉的致癌物,比如一类致癌物中的酒精、烟草、槟榔、黄曲霉素等等。

生物致癌因素:比如HPV病毒

这个list还可以列很长,WHO有个专门的地方记录这些致癌物,这是一个非常详尽的表单,每一个入选的致癌物都是经历了大量的证据来佐证。

上图是我随手截图,共17页,记录了几百种

1级:对人致癌,118种。确证人类致癌物的要求是:①有设计严格、方法可靠、能排除混杂因素的流行病学调查;②有剂量反应关系;③另有调查资料验证,或动物实验支持。 2A级:对人很可能致癌,79种。此类致癌物对人类致癌性证据有限,对实验动物致癌性证据充分。 2B级:对人可能致癌,290种。此类致癌物对人类致癌性证据有限,对实验动物致癌性证据并不充分;或对人类致癌性证据不足,对实验动物致癌性证据充分。 3级:对人的致癌性尚无法分类,即可疑对人致癌,501种;

所以,不要因为一点事情就开始怀疑科学,科学是一例例事情累计起来分析总结寻找的,而这个数据是大数据,要相信你是普通一员,不会对各种致癌物免疫。

02,癌症发病真的在增加吗?

相信不少人会有类似的感觉:身边认识的人员得癌症/恶性肿瘤的越来越多,是我们的错觉么?还是是真实的情况?答案既是肯定的,也是否定的。

今天我们在这里做个解读。在开始之前,我们先阐述个概念:发病数(incidence)和年龄标准化后的癌症发病数 age-standardised rate (ASR)。

为什么要提到这两个概念呢?我们举个简单的例子A村1000个人,今年去世了50个;B村1000人,然后只有10个人去世。 最直观的,也是最简单粗暴的,就是A村死亡率是5%,B村是1%。于是有人惊呆了,难道A村出了啥不干净的东西,或者乱七八糟的啥的,导致A村死亡率这么高?

官方赶紧派人出来调查,然后详细看一下,两个村的人口结构一对比,发现,A村是标准的留守老人村,老人太多,B村是个新村子,年轻人居多,所以A村死亡率高不是很正常嘛。

所以就发明了年龄校正问题,也就是这个年龄标化率 age-standardised rate (ASR)。于是官方一标准化调整,发现,a、b两个村的人口结构和死亡率校准后,死亡率一样,都是2%,所以,大家就不用担心了,该干嘛干嘛去吧,于是皆大欢喜了。

事实上,这就是当今世界癌症的情况之一,发病最高的国家是哪些?答案是:丹麦、法国、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为啥,因为人家人均寿命高啊。癌症的第一因素就是年龄,年龄越大癌症可能性越高。

好了,解决完这个问题了,那么,我们来看看中国人癌症的发病数到底是个什么情况。

03,癌症总发病数和死亡数

根据国家癌症中心公布的过去10年(2000-2011)全国癌症统计数据,如下图所示

图中的蓝色线代表了全部的发病数和死亡数,绿色是男性,红色是女性。其中实心点代表发病数量,空心点达标死亡数量。我们可以很清楚的看到,中国癌症的发病数在持续增加!这意味着什么,只要是中国人这个群体,你就会随着这个大趋势来进行。在这个图中,我们也可以发现一些特征

1,癌症的总发病数和死亡数虽然随着时间都在增加,但是,增速放缓!

2,男性的癌症发病数和死亡数均高于女性(绿线位于红色线上),说明男性在癌症的易感性上更高。

3,相对于女性,男性癌症患者更容易死亡!

我们可以看到,图中男女癌症的发病数和死亡数基本上呈现同步的趋势,但是,男性相对于女性,更容易死亡。如下图所示:男女的发病数差异(蓝色箭头)和死亡数差异(红色箭头)呈现显著差异

大体上,男性癌症的发生/死亡比例(I/M)大概是女性的2倍左右。这种差异也许是女性更加长寿的原因之一,躲避死亡是长寿的重要机制之一。所以,从这一点来看,男性应该更要注意身体,爱护自己!事实上,在健康长寿的角度,男性远比女性脆弱!

然而,年龄是癌症发病的首要因素,所以,中国的老龄化是癌症发病人数增加的一个重要缘故。这是癌症随着年龄而增加的一个趋势图。

下图是中国人口年龄结构的示意图,显示出老龄化问题的加剧

图中的红框部分不断上移,将成为未来癌症的高发人群。可以预期:将来随着二胎的开放,那么中国的癌症发病率肯定会呈现下降趋势(冲淡了整个比例)但是,大部分网络用户是年轻人,所以,我相信更多的人对我们本身更加关注。那么,当用年龄标准化后呢?

04,年龄标准化后的发病数和死亡数

当我们把年龄因素考虑进去后,我们惊喜的发现,癌症的发病数和死亡数发生了变化!疾病的发病和死亡不再增加,而是呈现出一个稳定的趋势

这意味着,同10年前相比,对于大部分年轻人来讲,癌症的发病数和死亡数,并没有发生显著性的变化。

不过相信认真的朋友也看到了一个现象,就是男性的发病数甚至超过了总发病数,这是什么缘故?其实这个很正常。因为,这个数据是通过对性别进行了标准化,校正过程中必然伴随着一些数字的变化(Age-Standardized to the Segi Standard Population)。

然而,无论如何校正,残酷的现实依然告诉我们:男性无论是在发病数,还是在死亡数上,均高于女性!

尤其是死亡率上,男性要远大于女性(图中蓝色箭头的长度和红色箭头的长度可以看出)

最后简单的总结一下:

1,总体上,中国癌症的发病人数和死亡人数均随着时间而增加。但是当年龄标准化后,基本呈现平稳态势。

2,单就性别而言,男性癌症的发病人数要大于女性,死亡人数也要高于女性。

3,特别需要注意的是,男性癌症患者死亡比例要远高于女性,男性癌症的发生/死亡比例(I/M)大概是女性的2倍左右。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您阅读本篇文章共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