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疾控中心新近调查数据显示:中国18岁以上居民高血压患病率已高达27.5%。其中,有41%的人不知道自己得了高血压,从而耽误了治疗时机。
随着夏天的到来,面对血压测量结果,有不少高血压患者心里都存有这样一个疑惑:“最近白天的血压比以前低了不少,是不是可以停药或减少剂量呢?”
1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
什么是高血压?
1.高血压可分为原发性高血压即高血压病和继发性高血压即症状性高血压两大类。原发性高血压占高血压的90%以上;继发性高血压指的是某些确定的疾病和原因引起的血压升高。
根据WHO确定的标准和《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的规定,18岁以上成年人高血压的定义为:在未服抗高血压药物的情况下,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根据血压升高水平,又进一步将高血压分为1~3级。
2.原发性高血压大多数起病缓慢、渐进,一般缺乏特殊的临床表现。约1/5的患者无症状,仅在测量血压时或发生心、脑、肾等并发症时才发现。一般常见症状有头晕、头痛、心悸、颈项板紧、疲劳等。
高血压是多种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病因和危险因素,影响重要脏器如心、脑、肾的结构与功能,最终导致这些器官的功能衰竭,迄今仍是心血管疾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2
三伏天高血压患者常发现血压“变平稳”
可以擅自停药吗?
1.高血压患者夏天血压不高时一般不建议随意停药。夏天血压相对较低,首先可能是因为夏季气温较高,人体血管扩张,血管阻力减小,血液循环相对顺畅,从而血压会有所下降。其次,夏天人体出汗较多,导致血容量相对减少,也会对血压产生一定的影响。
2.即使血压看似正常,但如果突然停药,很可能导致血压反弹。当身体适应了药物的降压作用后,突然停药会使血压调节机制失衡,血压可能会迅速升高,甚至比原来的血压水平更高。这种血压的大幅波动对心脏、大脑、肾脏等重要器官会造成严重的损害,增加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风险,如急性心肌梗死、脑卒中等。
3.还有一些高血压患者希望血压降得越快越好,这种认识欠妥。因为血压降得过快或过低会使患者感到头晕、乏力,还可诱发脑血栓形成发生脑血管破裂等危险状况。
3
高血压患者如何安稳度夏?
加强血压监测。每日定时监测血压必不可少,测血压要掌握四个“最佳时间段”:
1.早晨醒来后,服药前
2.上午10点左右
3.下午16~18点
4.晚上睡觉前
及时补充水分。做到定时定量地喝水,保证每天摄入7~8杯水(200~300mL/杯)。
切勿贪凉食冷。室内温度最好控制在27~28摄氏度,室内外温差不宜超过8摄氏度。
保证充足的睡眠。高质量睡眠是稳定血压的“良方”。
1.设定规律的入睡和起床时间
2.每天至少睡7~8小时
3.增加30~60分钟的午睡时间
别让“假平稳”变成健康的“隐藏风险”,科学应对、持续关注,才能稳稳地走过每一个季节。
原标题:《高血压患者必看!夏季这个“好现象”可能暗藏危险!|贤医健康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