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血压病的定义、危害与防治要诀

hqy hqy 发表于2025-08-01 16:01:32 浏览10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血压超130/80,心脑肾就拉响警报!中国高血压指南重大调整背后,隐藏着2.43亿人的健康危机。

去年我一朋友单位体检,45岁的他血压是132/85 mmHg。我建议他注意生活方式并定期监测,他不以为然:“离140/90的高血压线还远着呢!”然而今年初,他突然中风入院。

我这朋友不知道的是,2022年11月发布的《中国高血压临床实践指南》已将高血压诊断标准从140/90下调至130 /80 mmHg。这一变化使中国高血压患者人数激增,约2.43亿成年人被新纳入高血压前期或1级高血压范畴。

有必要说明一点是,我们国家的大学本科教材高血压的诊断标准仍然是140/ 90mmHg,国家卫健委的标准也仍然是140/ 90mmHg,那么为什么指南与后两者标准不同呢?

通俗的讲,我们每个人都有血压,那为什么我120就是正常,你150就是高血压呢?是专家拍脑袋决定的吗?当然不是!

“高血压的危害不在于数字本身,而在于它会悄无声息地损伤心、脑、肾等重要器官。”北京清华长庚医院心血管中心主任张萍教授强调,即使是没有明显症状的高血压,也在持续破坏血管和器官。

---

一、 诊断标准变革

2022年发布的《中国高血压临床实践指南》不仅下调了诊断标准,还简化了高血压分级。新指南将高血压分为1级(130~139/80~89 mmHg)和2级(≥140/90 mmHg)。

这一变革源于大量循证医学证据。SPRINT等多项研究表明,当收缩压超过130 mmHg时,心血管疾病和死亡风险显著增加。

“血压在130-139/80-89 mmHg区间的人群,心血管风险已明显高于正常血压者。”指南制定专家指出,早期干预可显著降低心脑血管并发症风险。

研究显示,在中国45岁以上人群中,有约1.16亿人属于心血管高风险人群,其中2660万人未接受任何降压治疗。

看到这里大家应当明白了,指南规定的

130 /80 mmHg为高血压诊断标准是科学,教科书140/90mmHg是制定周期滞后,国家卫健委140/90mmHg是无奈,因为医保承受不住!

二、无声杀手的多重危害

高血压被称为“沉默杀手”,是因为它造成的器官损害往往在多年后才显现症状。

心脏首当其冲。长期高血压使心脏负荷加重,导致心肌肥厚、冠状动脉硬化。NAVIGATOR研究数据显示,高血压患者中有近四分之一的人已存在心血管病史,其中有十分之一的人曾患心肌梗死。

“冠心病患者中有近四分之三的人合并高血压,”研究负责人指出,“这些患者心脏事件风险比血压正常者高出数倍”。

脑血管同样脆弱。血压升高直接增加脑卒中风险,中国卒中学会数据显示高血压是脑卒中的首要危险因素。

“高血压合并卒中患者将血压控制在130/80 mmHg以下,可显著降低复发风险,”指南强调,即使是老年患者也应将收缩压控制在140mmHg以下。

肾脏在高血压攻击下同样不堪重负。高血压会持续损害肾脏的过滤系统,特别是合并蛋白尿的患者。

专家建议:“尿蛋白>300mg/d的慢性肾病患者,血压应控制在<130/80 mmHg,如能耐受收缩压可进一步降至120mmHg”。

三、 科学防治:四步掌控血压主动权

高血压防控的核心在于打破侥幸心理与建立系统防线。当收缩压超130mmHg时,血管内皮已开始损伤。遵循以下策略可降低40%以上心脑血管事件风险:

一、精准用药

1. 联合用药早干预

初始治疗即采用“黄金搭档”:

- “普利类”/“沙坦类”(如培哚普利、缬沙坦)

- 联合“地平类”(如氨氯地平)或利尿剂(如氢氯噻嗪)

研究证实联合用药比单药治疗达标率提高62%,24小时护血管更平稳

2. 分层管理定目标

- 糖尿病/肾病/冠心病患者:必须<130/80 mmHg(降低器官损伤风险50%)

- 中青年患者:<130/80 mmHg(预防远期并发症)

- 65岁以上老人:基础目标<140/90 mmHg,耐受者强力推荐<130/80 mmHg

3. 终身治疗防反扑

血压正常是药物起效的标志,擅自停药者3个月内复发率超80%。建议用药盒分装、手机定时提醒

二、生活方式:四大攻坚

1. 减盐行动

每日盐量从10g降至5g(1啤酒瓶盖量),收缩压可降5-8mmHg

▶ 警惕隐形盐:1勺酱油=1g盐,1包泡面≈7g盐

▶ 改用低钠富钾盐(氯化钾替代30%氯化钠)

2. DASH饮食法(终止高血压膳食疗法), 每日必吃“降压四宝”:

- 绿叶菜300g(菠菜/油菜)

- 高钾水果200g(香蕉/橙子)

- 全谷物100g(燕麦/糙米)

- 低脂奶300ml

3. 运动处方

▶ 每周5次30分钟快走(心率达120次/分)

▶ 每周2次力量训练(深蹲/俯卧撑)

坚持3个月收缩压降5-7mmHg

4. 破除两大致命习惯

- 戒烟:吸一支烟血压飙升持续半小时

- 限酒:男性日酒精≤25g(约红酒<200ml)

三、自我监测:两大铁律

1. 晨间测量法

- 起床1小时内、排尿后、服药前测量

- 坐姿静息5分钟,双脚平放

- 连续3天记录取平均值

2. 危险信号识别

家庭血压≥135/85mmHg或出现晨起枕头痛、视物模糊,立即就医

---

总结:130是血管损伤的起跑线,140是医保的缓冲带,120/80才是生命的安全港。降压不是数字游戏,而是对心脑肾的庄严守护。科学用药,健康饮食,合理锻炼是防治高血压的三大法宝。此刻行动,就是最好的处方!

 您阅读本篇文章共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