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才三十多岁,就得了高血压?”不少人在体检时看到血压数值偏高,都会发出这样的惊呼。
如今,高血压已不再是老年人的“专利”,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也被它盯上。据统计,我国高血压患者人数已超2.45亿,相当于每4个成年人中就有1人高血压患者。
面对如此高发的疾病,我们一旦遭遇高血压,究竟该怎么办呢?
先来了解一下到底什么是高血压。
我们的心脏就像一个“泵”,把血液输送到全身。血液在血管里流动时,对血管壁产生的压力就是血压。
正常情况下,血压维持在一定范围。当收缩压(高压)持续高于140mmHg,舒张压(低压)持续高于90mmHg,就可以诊断为高血压。
得了高血压,有的人会出现头疼、头晕、心慌、耳鸣等症状,但大多数人在早期毫无感觉,直到出现严重并发症才被发现。比如,长期高血压会损伤心脏,增加冠心病、心力衰竭的风险;伤害脑血管,引发脑出血、脑梗死;还会损害肾脏,导致肾功能衰竭。所以,千万别因为没有症状就忽视高血压。
那遭遇高血压,到底该如何应对?
1、首先要做的就是调整饮食。
饮食上,严格控制盐的摄入。世界卫生组织建议,每人每天盐摄入量不超过5克,相当于一啤酒瓶盖的量。很多加工食品、腌制食物里都藏着大量盐分,要尽量少吃。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它们富含钾、镁等矿物质,有助于降低血压。像菠菜、香蕉、土豆等都是不错的选择。同时,要减少高脂肪、高胆固醇食物的摄入,远离油炸食品、动物内脏。
2、其次,运动也是降压的“良药”。
每周坚持150分钟以上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比如快走、慢跑、游泳。快走时,每分钟步数保持在100 - 120步左右;慢跑速度以能边跑边与人正常交流为宜。运动能增强心肺功能,促进血液循环,帮助血管保持弹性,从而降低血压。有研究表明,坚持规律运动的高血压患者,血压能降低5 - 10mmHg。
3、除了饮食和运动,还要改掉不良生活习惯。
吸烟和过量饮酒会刺激血管,使血压升高。戒烟限酒刻不容缓,不仅能降血压,还能减少其他健康风险。另外,长期熬夜、精神紧张也会让血压不稳定。保持充足睡眠,学会放松心情,对控制血压很重要。可以试试冥想、深呼吸、瑜伽等放松方式。
4、如果通过生活方式调整,血压还是降不下来,就需要药物治疗。
目前,降压药种类繁多,如硝苯地平、缬沙坦、氢氯噻嗪等,每种药作用机制不同,适用人群也有差异。一定要在医生指导下用药,不能自行增减药量或停药。有些患者觉得血压降下来就不用吃药了,这是大错特错。擅自停药会导致血压反弹,对身体危害更大。
遭遇高血压并不可怕,关键是要正确认识它,积极应对。从生活的点滴做起,合理饮食、适量运动、规律作息,必要时配合药物治疗。只要我们重视起来,与高血压和平共处,依然能拥有健康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