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大部分健身爱好者,训练是简单易有体感的,但饮食却非如此。
健身饮食拥有较大的特殊性——你不可能不会吃饭、你也不会把自己饿死。
因此,通常很多健友会说:啊我吃的够了、我每天都吃很多balabala。
但很显然,这种说法过于粗暴。
例如很多营养素短时间内缺乏并不会产生饥饿感、很多饮食做法哪怕一辈子也不会让你早死但会抑制健身成果等。今天要剖析的是健身中的老问题:一次只能吃30克左右蛋白质,否则不吸收
。
而这个问题的根源在于:
1、我们一次到底能吃多少蛋白质才不浪费?
2、是不是检测出我们的“尿氮”、“尿蛋白变多”就是浪费了? OK,且听索队好好分析!Q1:是不是检测出“尿氮”、“尿蛋白变多”、“尿泡沫”就是浪费了?
A1:
早期研究中,研究员发现随着蛋白质摄入量的增加,受试者尿液中的氮流失增加。和我们联想的那样——他们都认为“这是吃下去蛋白质没有利用、浪费了”。
没错,索队一开始也是这么想的。
(下方讨论的内容不包括肾脏受损等特殊情况)随着研究增加,我们发现:
当人体摄入蛋白质时,身体不会直接使用它;相反,它将其分解成其组成氨基酸,并利用这些氨基酸来制造蛋白质。
但大部分情况下,人体会刻意保持蛋白质的合成分解比例。
因此,当摄入更多蛋白质时,理论上我们人体的蛋白质合成和分解都会增加。换句话说,多吃蛋白质会增加身体的蛋白质更新
。
然后,尿氮水平升高反映的并非人体浪费了蛋白质,而是增加身体受损或氧化蛋白质的分解。如果你还伴随着大强度训练的话,那么本身身体就会分解蛋白质,或者加快蛋白质的代谢速度——这都会让我们误以为“蛋白质浪费”。
Q2:我们一次到底能吃多少蛋白质才不浪费?
A2:“蛋白质摄入量上限”的概念源于对身体肌肉蛋白质合成(MPS)对不同蛋白质摄入量反应的研究。
一项针对健康年轻男性的研究发现,吃超过 20 克全蛋蛋白质不会进一步增加 MPS。
另一项针对年轻人和老年人的研究发现,来自 90% 瘦牛肉的 90 克蛋白质并没有比 30 克蛋白质增加 MPS 更多。
然而,你的身体利用膳食蛋白质不仅仅是为了制造肌肉,它还利用膳食蛋白质的氨基酸中的氮来合成重要的非蛋白质分子,如嘌呤和嘧啶,这些是核酸,如DNA和RNA的组成部分(你不能总觉得吃蛋白质就是拿来长肌肉吧?我们的健康也和蛋白质息息相关!)。
此外,我们的小肠也可以吸收和储存氨基酸。
正常情况下,大约有95%的膳食蛋白质在小肠中吸收,而未被吸收的碎片会进入结肠被细菌发酵。小肠也是一个器官,需要营养物质以维持生存。
小肠会吸收大量氨基酸,但也会在必要时摄取氨基酸来维持和繁殖自身,几乎一半的摄入氨基酸被肠道和相关组织所利用。由于这种高需求,小肠能够吸收并储存大量的氨基酸;等到身体需要时才释放它们,并且能够回收一些氨基酸。
因此,小肠的这个功能,也称为“游离氨基酸库”,而如果我们在单位时间内摄入过多蛋白质的时候,多余的蛋白质会以这样的形式储存起来。
简而言之,吃超过30克蛋白质会导致蛋白质浪费的想法是不正确的。
你的身体迟早会分解并使用你吃的所有蛋白质,以一种或另一种方式。所以,日常饮食中,你一次吃30-50克蛋白质都是可以的。
但要注意的是,我们的身体是否会因此而感觉到压力,例如是否会影响消化吸收、肠道健康等。参考文献:
1.Deutz NE, Ten Have GA, Soeters PB, Moughan PJ. Increased intestinal amino-acid retention from the addition of carbohydrates to a meal. Clin Nutr. 1995 Dec;14(6):354-64. doi: 10.1016/s0261-5614(95)80053-0. PMID: 16843957.
2.Ten Have GA, Engelen MP, Luiking YC, Deutz NE. Absorption kinetics of amino acids, peptides, and intact proteins. Int J Sport Nutr Exerc Metab. 2007 Aug;17 Suppl:S23-36. doi: 10.1123/ijsnem.17.s1.s23. PMID: 18577772.
3.Soeters PB, de Jong CH, Deutz NE. The protein sparing function of the gut and the quality of food protein. Clin Nutr. 2001 Apr;20(2):97-9. doi: 10.1054/clnu.2000.0376. PMID: 11327735.
4.Stefferud, Alfred, United States, and Department of Agriculture. "Food:The Yearbook of Agriculture 1959" (1959): 736.
5.Pannemans DL, Halliday D, Westerterp KR. Whole-body protein turnover in elderly men and women: responses to two protein intakes. Am J Clin Nutr. 1995 Jan;61(1):33-8. doi: 10.1093/ajcn/61.1.33. PMID: 7825534.
6.Moore DR, Robinson MJ, Fry JL, Tang JE, Glover EI, Wilkinson SB, Prior T, Tarnopolsky MA, Phillips SM. Ingested protein dose response of muscle and albumin protein synthesis after resistance exercise in young men. Am J Clin Nutr. 2009 Jan;89(1):161-8. doi: 10.3945/ajcn.2008.26401. Epub 2008 Dec 3. PMID: 19056590.
7.Symons TB, Sheffield-Moore M, Wolfe RR, Paddon-Jones D. A moderate serving of high-quality protein maximally stimulates skeletal muscle protein synthesis in young and elderly subjects. J Am Diet Assoc. 2009 Sep;109(9):1582-6. doi:
10.1016/j.jada.2009.06.369. PMID: 19699838; PMCID: PMC3197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