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帕金森患者都会遇到这样的困扰:不知不觉间背越来越驼,脖子往前伸,甚至走路时双手抱胸、膝盖打弯,整个人像被 “折叠” 了一样。这种躯干屈曲不仅让体态难看,更会压迫胸腔影响呼吸,还会加剧平衡障碍导致跌倒风险。其实,通过科学设计的 “抗屈曲训练”,能有效拉伸紧张肌群、强化背部支撑力,帮你重新挺直腰背。这 3 组动作经过康复医学验证,在家就能练,每天 10 分钟,对抗姿势退化。

一、为什么帕金森患者容易 “变弯”?3 大屈曲诱因要先搞懂
帕金森病导致的身体屈曲,本质是 “主动肌与拮抗肌失衡” 的连锁反应: 胸颈前侧肌肉紧张:胸大肌、胸锁乳突肌长期僵直缩短,像一根绷紧的橡皮筋把肩膀往前拽; 背部肌群无力:菱形肌、竖脊肌等抗重力肌群退化,无法对抗前侧拉力,导致胸椎后凸加剧; 重心前移代偿:为了维持平衡,身体本能地弯腰屈膝找重心,形成 “屈曲 - 失衡 - 更屈曲” 的恶性循环。康复医学证实,早期介入针对性拉伸 + 强化训练,能延缓屈曲进展速度 40% 以上,尤其适合出现 “小写症”“起床困难” 等前驱姿势异常的患者。
二、3 组 “抗屈曲黄金训练”,从颈椎到腰椎全面激活
第一组:开胸展肩训练 —— 拉开前侧紧绷肌群
▶ 动作 1:靠墙天使
• 步骤:
背对墙站立,脚跟离墙 10cm,后脑勺、肩胛骨、臀部贴墙(若腰部有空隙,可屈膝让腰贴墙);双手屈肘 90° 贴墙,掌心向前,像做 “W” 字;缓慢上下滑动手臂(保持手肘贴墙),感受胸大肌被拉长,每组 10 次,做 3 组。• 原理:利用墙面反馈,被动拉伸紧张的胸肌,同时激活背部的斜方肌中下束,重建 “肩背贴墙” 的正确姿势记忆。• 注意:肩膀不要耸肩,若腰部无法贴墙,可用毛巾卷垫在腰后(厚度 5-8cm)。▶ 动作 2:门框拉伸
• 步骤:
站在门框前,双手抓门框上沿(与肩同宽,掌心向外);缓慢向前迈一小步,身体重心前移,感受胸部和腋下有牵拉感;保持 20 秒,重复 3 次(每次间隔 30 秒)。• 原理:主动动态拉伸胸大肌锁骨部,改善圆肩驼背,尤其适合长期坐着的患者(看电视时可随时练)。第二组:脊柱伸展训练 —— 唤醒沉睡的背部肌肉
▶ 动作 1:猫式伸展
• 步骤:
双膝跪姿(膝盖分开与髋同宽,小腿垂直地面),双手撑地(手腕在肩膀正下方);吸气时抬头塌腰,臀部上翘(像拱桥);呼气时含胸弓背,下巴贴胸口(像猫咪伸懒腰);缓慢交替进行,10 次为 1 组,做 2 组。• 原理:通过脊柱逐节屈伸,激活深层的多裂肌和回旋肌,改善胸椎活动度,缓解 “板状背”。• 升级:伸展到最大幅度时,保持 5 秒,配合 “噓” 字呼吸法(中医调肝理气,缓解肌肉紧张)。▶ 动作 2:超人飞行动作
• 步骤:
俯卧在硬板床(或瑜伽垫)上,双手向前伸直,双腿并拢;同时抬起双手、胸部和双腿,让身体呈 “一条直线”(膝盖不要弯曲);保持 3 秒后放松,10 次为 1 组,做 3 组。• 原理:强化竖脊肌和臀大肌,增强躯干后伸力量,对抗弯腰趋势。• 注意:腰部无力者可先抬上半身,熟练后再抬腿,避免腰部代偿疼痛。第三组:核心整合训练 —— 重建 “直立平衡轴心”
▶ 动作 1:靠墙站立训练
• 步骤:
按照 “后脑勺 - 肩胛骨 - 臀部 - 脚跟” 四点一线靠墙站(穿平底鞋);双手叉腰,拇指向前,感受腹部收紧(想象肚脐贴向脊柱);保持 5 分钟,每天 3 次(可分时段:晨起、午饭后、睡前)。• 原理:通过静态站立强化核心肌群(腹横肌、盆底肌),建立正确的直立姿势反射,改善 “走路前倾” 步态。• 进阶:站立时做 “提踵 - 落踵” 动作(脚跟抬起放下),训练平衡能力。▶ 动作 2:对角线拍手
• 步骤:
坐在硬椅上(臀部坐满 1/2 椅面),双脚分开与肩同宽,双手自然下垂;左手向上向右拍,同时右腿伸直脚跟离地(脚尖点地);换右手向左拍,左腿伸直,左右交替 10 次为 1 组,做 2 组。• 原理:通过对角线运动激活对侧核心肌群,改善帕金森患者常见的 “同侧协同运动障碍”,增强躯干旋转灵活性。三、训练黄金法则:3 个细节决定效果,2 类情况要暂停
▶ 必记 3 个训练要点
“慢启动” 原则:所有动作起始速度控制在 “1 秒动、2 秒停”,避免快速动作引发肌肉僵直(可配合 “1-2-3” 口令节奏);“镜像反馈” 法:对着镜子训练,观察双肩是否等高、头部是否居中,及时纠正歪斜(帕金森患者本体感觉减退,需视觉辅助);结合日常生活:看电视时做靠墙天使,起床前先做猫式伸展放松腰背,把训练融入习惯(比单独抽时间练更容易坚持)。▶ 出现这些情况立即停止
❌ 训练中出现头晕、心慌(可能是血压波动,帕金森患者常伴自主神经功能紊乱);❌ 关节出现刺痛(而非肌肉牵拉的酸涨感),可能是过度拉伸导致韧带损伤;❌ 动作后僵直症状加重(说明训练强度超过当前体能,需减量或换更简单的动作)。
四、中医视角:抗屈曲训练 + 经络调理,双管齐下强筋骨
从中医角度看,帕金森患者的躯体屈曲属于 “痿证”“痉证” 范畴,与督脉阳气不足、膀胱经气血阻滞密切相关。训练时配合穴位按压效果更佳:• 大椎穴:低头时最高凸起的颈椎下凹陷处,训练后用掌心热敷 3 分钟,升阳化气;• 委中穴:膝盖背面横纹中点,训练中若腰背僵紧,可敲击此处 10 次(膀胱经 “合穴”,缓解经脉拘挛)。日常还可佩戴 “posture corrector 矫形带”(需医生指导型号),通过外在支撑强化正确姿势记忆,尤其适合中重度屈曲患者作为辅助手段。
帕金森患者的姿势管理,就像一场 “与地心引力的持久战”。这 3 组训练从松解紧张肌群到强化抗重力肌肉,再到重建平衡反射,形成完整的抗屈曲链条。记住:每一次伸展都是对身体的温柔唤醒,别等弯腰严重了才开始,现在就站起来,给自己一个挺直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