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然》重磅:癌症或被彻底攻克?

hqy hqy 发表于2025-07-28 23:10:01 浏览21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6月25日,世界顶级科学期刊《自然》发表了一项可能改写癌症教科书的重磅研究,首次揭示了癌症转移的终极秘密——为什么有些癌细胞能够成功扩散到全身,而大多数却死在半路上。更震撼的是,科学家们已经找到了"断电"的方法,或许癌症转移这个医学难题即将被攻克。

癌细胞还会"偷东西"?

没错,而且偷的是最珍贵的东西——线粒体。

线粒体就像细胞的"发电厂",为细胞提供生存所需的能量。研究发现,癌细胞会伸出"触手",主动从附近的神经细胞那里偷取这些"发电厂"。就像小偷撬开邻居家的门,把人家的发电机搬到自己家一样。

为什么偏偏是神经细胞?

因为神经细胞是全身最"富有"的细胞。

大脑虽然只占体重的2%,却消耗了全身20%的能量。神经细胞为了维持高强度的工作,拥有数量最多、质量最好的线粒体。癌细胞很"聪明",专挑"富豪"下手。

癌细胞是怎么"偷"线粒体的?

通过搭建"输送管道"。癌细胞和神经细胞之间会形成一种叫"隧道纳米管"的结构,就像两栋楼之间搭建的天桥。线粒体像坐地铁一样,一个接一个地通过这个"管道",从神经细胞转移到癌细胞内。整个过程只需要几个小时。

偷了线粒体有什么好处?

获得"超能力"套装。得到神经线粒体的癌细胞就像充了电的手机,获得三大超能力:

耐力MAX:能量产生能力提升数倍;

抗压能力:能抵抗血液中的冲击和氧化压力;

变身能力:获得干细胞特性,更难被杀死。

这意味着偷了线粒体的癌细胞,完全就是开挂了。

这是关系着什么大问题吗?

太大了,为什么只有不到1%的癌细胞能成功转移?

癌细胞要从原发部位转移到远程器官,需要经历一场"地狱模式"的障碍赛:要突破组织屏障、在血液中求生、找到合适的"定居点"、重新生长......大部分癌细胞都会死在半路上。

但那些偷到神经线粒体的癌细胞,就像拿到了"VIP通行证",大大提高了通关成功率。

为什么癌症特别爱转移到大脑?

因为那里是"老家"。研究发现,获得神经线粒体的癌细胞,有46%会成功转移到大脑,而普通癌细胞只有5.4%。这就像乡下孩子进了城,但最终还是想回到熟悉的家乡一样。

大脑的高能耗环境,对于拥有神经线粒体的癌细胞来说,简直就是"如鱼得水"。

既然找到了原因,就可以治疗癌症了吗?

科学家提出了三管齐下的办法:断电、堵路、破网。

断电:用肉毒素破坏神经功能,让癌细胞"无电可偷";

堵路:阻断隧道纳米管的形成,让癌细胞"偷不到";

破网:开发专门药物,破坏已经偷到的线粒体;

目前的临床试验已经证明,肉毒素注射确实能降低癌细胞的线粒体含量。

这个发现是否权威?

顶级期刊+顶级团队+铁证如山。

这项研究发表在《自然》杂志上——生物医学领域的"奥斯卡"。研究团队使用了从细胞实验到动物模型,再到人体样本的全套证据链。他们还开发了名为"MitoTRACER"的追踪技术,能实时观察线粒体转移的全过程。

当然,用数据说话最有说服力:人体样本显示,转移灶的线粒体含量比原发肿瘤高出17%。

这意味着癌症要被彻底攻克了吗?

攻克转移,就等于攻克了癌症90%的杀伤力。

因为癌症真正的杀手不是原发肿瘤,而是转移。如果能阻止癌细胞"偷电"和扩散,癌症就可能从"绝症"变成"慢性病"。

不过,从实验室到临床应用,可能还需要很多年的时间。但这个发现已经为癌症治疗打开了一扇全新的大门。

癌细胞是神经系统的"能量大盗",但既然知道了它们的"作案手法",我们就有办法让这些"小偷"无处遁形。

癌症研究的每一个突破,都是人类向死神宣战的新武器。虽然路还很长,但希望的曙光已经出现。

参考文献:

Hoover, G., Gilbert, S., Curley, O. et al. Nerve-to-cancer transfer of mitochondria during cancer metastasis. Nature (2025). https://doi.org/10.1038/s41586-025-09176-8

 您阅读本篇文章共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