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有粉丝问我:谷子哥,你自己有工作,还兼职做自媒体,还说自己在追国漫,不时还能刷刷剧。你这时间是咋安排的啊?我上班回家折腾完吃喝和娃就只剩睡觉的时间了。你的书买来好几个月了才看了几章。你怎么有这么多时间呢?
其实,这个事情有很多偶然性因素在里面。当然,所有这些因素凑起来你说一点必然因素没有是不可能的。
首先第一条就是我的工作虽然是IT企业,但是属于那种基本不用加班的IT企业。可能有人会问:IT企业还有不加班的么?有!快要关门的IT企业。薪水不高,但是基本可以保证朝九晚五。所以,实际上时薪还可以,干多少活拿多少钱,合理!正是因为拿的不多,还随时可能失业。所以,相对来说晚上和周末还是有不少时间可以让我自己处理的。
其次,我回家后基本不用做家务,更不用辅导孩子功课。儿子已经高三了,天天晚自习,周六还要到学校上课。周一到周五回家他就是上厕所,洗澡,准备睡觉。辅导功课你们是开玩笑,高三的功课多数家长去辅导那就是自取其辱。家里请了表姐住家买菜做饭,打扫卫生。所以,每天下班后除了吃饭,睡觉的时间都是可以自己安排的。老婆喜欢刷刷小视频,刷刷剧。我的时间就都奉献给自媒体了。
第三个因素是我天生睡眠就比多数人少。一天总共睡眠时间只需要6小时,晚上5.25小时(0:30-5:45),早上到单位从8:00睡到8:20,中午12:30睡到13点。通过少量多次睡眠,既能保证精神不会萎靡,又比别人少睡1.5-2小时。这个时间通常就是我用来娱乐的时间。每天23点左右我老婆和儿子都睡觉了,我会戴上蓝牙耳机看一部电影或者追一追近期热门的影视剧。
除了这些因素外,自媒体这个兼职具有工作碎片化的特点。我可以充分利用全天碎片化的时间生成内容。做自媒体哪部分最难?个人认为按照难易顺序排序最难的是找题材,其次是持续学习,第三是整理数据,最简单的就是写。
很多财经博主基本就是写财经时事点评。其实,这种选题最容易写。比如:前几天的金融三巨头联手发放大礼包。从拿到发布会的发言稿片段到写完4000字的解读,只用了2.5个小时。基本上可以认为就是码字的时间,并不需要太多思考的时间。因为每个人的知识体系和观点倾向是相对稳定的,针对时事进行点评只需要输出观点即可,不需要深入思考。这种内容往往会有更多的读者阅读,所以我把这种文章叫做水文。写水文写多的最大的问题就是自己没有提高。不思考,不学习,当然没有提高。每个人的认知深度是有限的,如果不能不断学习进化,那么你的那点底蕴很快就会用光了。
我写自媒体的一个重要目的是督促自己持续学习,持续思考。所以,我虽然也写水文。但是,还是尽量找一些能让自己成长或者帮助粉丝学习的内容写。
一周五更我已经坚持快7年了,写了约1700篇原创专栏。最头疼的就是想写什么。大家可能会注意到我经常会刷雪球论坛,其实并不是我要从雪球论坛里学到什么,实话说目前雪球论坛里关于银行的文章基本上讲不出什么我不知道的东西。我在雪球里除了回答粉丝的一些问题,最主要的任务是寻找可写的题材。我会把粉丝集中问的一些问题作为选题,通过专栏文章更系统的阐述。这样做的好处是选题从群众中来,解决群众的实际问题。选材这一块我就可以利用平时饭后散步的时间,上厕所的时间,上下班通勤的这些碎片时间完成。
至于持续学习,通常都是利用周末的整块时间选一些有难度的题材进行研究,比如:我的RORWA和银行内生增长之间的关系,分红再投模型,净息差还原法,风险资产三阶段模型等内容。这些都是我自己平时看报表感觉有不明白的地方,就把它们记录下来作为一个待研究的方向。等到了周末或者公共假期再慢慢研究。
整理数据就是从报表中把相应的数据找出来汇总到表格中用于支持论点的论据。这部分工作是利用碎片时间可以完成的,比如:在机场等飞机的时间,乘坐高铁的时间,工作中有时候不得不参加的无聊培训和会议的时间等等。
最后,写作的时间也可以分布式,碎片化完成。如果前期已经完成了选材和数据整理。那么,需要的选题怎么写,大概要写那几块内容基本上就可以形成一个大纲了。通常会把一篇文章要写的小标题先列出来,然后有零碎时间就写一段,有其他事就把文章放一放。
除了撰写文章外,还有发布文章的时间。完全可以利用到单位上班前或者临下班前的碎片时间完成。当然,除此以外,有些可以并行的工作,比如:一边踩椭圆机一边追国漫,运动25-30分钟正好看完2集动漫;洗澡和开车的时候可以听有声小说等。
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你愿意挤总是有的。时间管理并不是通过节省时间来实现自己的理想,而是先有一个明确的理想/目标,时间会自动节省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