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快节奏的都市生活中,人们与自然的连接日益薄弱,身心健康问题愈发突出。

《国际环境健康研究杂志》刊登的一项研究表示,每天在户外待上一小段时间能够让人感到更加快乐,即使不做运动,只是每天到公园待上 20 分钟也能让人状态更好。这就是近两年风靡全网的“公园 20 分钟效应”。
疗愈系景观应运而生,不仅是一种环境设计,更是一种健康干预策略——它让自然成为触手可及的“绿色处方”,帮助人们在喧嚣中重获身与心的宁静、和谐。
疗愈景观(Healing Landscape),是一种将自然元素与健康功能相融合的景观设计形式。它通过科学的规划与设计,使自然环境成为促进身心康复的媒介,帮助人们改善身体机能、缓解心理压力、提升整体幸福感。
这类景观也被称为康复花园、疗愈花园、治疗性园林或疗养空间景观,其核心在于利用自然的力量,辅助现代医疗与心理健康管理。
治愈系景观可以治疗的对象很广泛,除了老年人、有身体或精神障碍的人群外,通过活动方案与空间的搭配设计,儿童、青少年、一般城市居民或是成瘾者复健都可以选择利用园艺治疗活动来改善个人的身心健康状态。
疗愈系景观作为提供园艺疗养活动的特殊空间,使用对象可分为两大类:
一类是针对患者或残疾人群的疗愈花园,包括综合医院、专科医院等医疗机构的附属花园与自然风景疗养区及疗养院、康复中心等疗养机构中的花园等。
一类则是针对健康或亚健康人群的疗愈型绿色空间,如可以利用感官刺激改善人们压力、悲伤等消极情绪的感官花园、可以用于锻炼、社交互动、静坐休憩的公园、绿地等。
治愈系景观应遵循三大设计要点
01
给五官带来沉浸式感受
疗愈系景观设计注重调动使用者的刺激来访者的的感官,包括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甚至味觉,选择颜色、纹理、声音和香气等元素,看得见、摸得着、闻得到,让人全方位感受自然。
比如,种植薰衣草、茉莉等芳香植物舒缓情绪,设置溪流水景提供宁静的白噪音,铺设不同质地的步道(木板、鹅卵石)增强触觉体验,甚至可加入可食用香草,让景观空间成为一场感官盛宴。
02 加强参与者的互动与体验
疗愈不仅是“看”,更是“做”。
如在疗愈花园里设置可操作的种植区,如抬升式花床、垂直绿墙、一米菜园等,让参与者亲手播种、浇水、修剪,在照料植物的过程中感受生命的美妙和收获的快乐。
这种园艺疗法(Horticultural Therapy)已被证明能有效缓解焦虑、抑郁,并提升专注力。
03 无障碍通行的友好便捷
疗愈系景观应对全龄段人群友好的,包括行动不便者、老人、婴幼儿等,都能自如使用。
平坦的路径、符合人体力学的设备尺寸、充足的休息区、扶手等都是必要设计,确保每个人都能平等享受自然的疗愈力。
▽ 美国马萨诸塞州波士顿儿童医院
Boston Childrens Hospital Urban Green Design
Boston, MA, United States
利用绿色空间的恢复性特质,支持医疗保健,让人们在平和的环境中冥想和玩耍。
其中备受瞩目的屋顶疗愈花园,设计有多个活动区,从安静的冥想区到活跃的社交区。
勒出了一个供自由玩耍的中央草地,五颜六色的座椅和遮阳伞为人们提供了更多的社交空间,让人们在自在惬意地在阳光下聚会和游戏。
▽ 泰国最大的屋顶康复花园-紫色屋顶
LANDPROCESS
应用了生态疗法的概念来提高治疗体验,在这里可以观察到自然之美,并通过视觉和芳香植物的路径步行,它们的形式、颜色、气味、纹理等提供了感官上的益处,使花园成为一个治愈和灵感的地方。
人们可以在紫色的藤架隧道下的阴凉处散步,这条隧道通向一片可以容纳200人的大片绿草地。
其他案例
△ 荷兰Zonnehuis养老院花园景观
△泰国金福林生活综合体 / Shma
△克利夫兰市赛德曼癌症中心康复花园
△丹麦Magneten感官花园 / MASU Planning
△Karratha Health Campus / HASSELL
疗愈系景观不仅美化环境,更有一种温柔的力量,用自然的方式,帮助人们找回内心的平静与活力。一起从身边的绿意开始,感受自然的治愈力吧!
注明:文中部分图文信息源于网络公开渠道,仅作分享,侵权烦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