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女性自我保护指南│学习妇女权益保障法(72)

hqy hqy 发表于2025-07-26 20:20:00 浏览20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江苏女性的暖心家园

点击>>

学习

妇女权益保障法

(72)

如今,女性在各个领域绽放光彩,但侵害女性安全与权益的事件仍时有发生。广大女性必须重视自我保护,提升安全防范意识,掌握切实可行的保护方法。接下来,为大家呈上这份全面且实用的女性自我保护指南。

居家篇

家本应是最安全的港湾,可对于独居女性而言,仍需处处留意。

1、强化居住安全

·除了安装常规的报警器和监控设备,还可考虑在门外放置一些男性用品,如男士鞋子、运动器材等,营造多人居住的假象,让不法分子心生忌惮。

·为门锁升级,选用具有多重锁芯、防撬功能的智能锁,这类锁不仅安全性高,有的还能记录开门记录,方便查看。

·窗户可安装限位器,既能保证通风,又能限制窗户开启的宽度,防止不法分子从窗户闯入。

2、日常安全习惯养成

·外卖和快递收件人姓名尽量使用化名,避免透露真实姓名,减少个人信息泄露风险。收取快递和外卖时,选择在门口监控可视范围内接收。

·若有人敲门,先通过猫眼观察,对于陌生人不要轻易开门。可大声询问来意,若对方回答可疑,立即联系物业或报警。

·定期检查家中水电燃气设施,防止因设施老化或故障引发安全事故。同时,了解小区物业的紧急联系方式和巡逻时间,遇到问题能及时求助。

3、虚拟居家安全维护

·连接公共Wi-Fi时,避免进行涉及个人隐私和财产安全的操作,如网上银行转账、登录重要账号等。可使用自己的移动数据,或连接可靠的VPN。

·谨慎对待各类中奖、退费等信息,不要随意点击链接或回复短信。此类信息多为诈骗手段,一旦点击,可能导致手机被植入病毒,窃取个人信息。

外出篇

无论是日常通勤还是外出游玩,女性在外面的世界更要时刻保持警觉。

1、出行安全细节把控

·步行时,选择光线明亮、人流量大的主干道,避免走偏僻小巷或昏暗的街道。走路时不要过于专注手机,时刻留意周围环境和人员动向。

·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提前规划好路线,上车后尽量坐在靠近司机或监控摄像头的位置。将贵重物品放在身前可见位置,防止被盗。

·若选择网约车,上车前核对车辆信息与司机信息,与订单是否一致。上车后,将行程分享给家人或朋友,途中尽量不与司机发生争执,避免激怒对方。

2、公共场所安全防范

·在商场、超市等人多拥挤的地方,保管好自己的财物,将背包拉链朝内背在胸前。试衣服时,务必将贵重物品随身携带,不要随意放置在试衣间。

·去公共卫生间,进入前先观察周围环境,有无可疑人员。进入隔间后,锁好门。若在卫生间内听到异常声响或感觉不安全,可大声呼救。

·在停车场,上车前先检查车辆周围和后座,确认没有异常情况再上车。若发现有可疑人员跟踪,不要急于上车,返回人员密集区域,寻求帮助。

3、旅行安全要点

·独自旅行前,将详细行程计划告知家人或朋友,包括住宿地点、游玩路线、预计返程时间等。每到一处,及时报平安。

·在陌生城市,避免夜间独自外出。若要外出,选择正规娱乐场所,不要接受陌生人递来的饮料和食物,以防被下药。

·了解当地的报警电话和医疗机构位置,携带一些常用药品,如感冒药、退烧药、消炎药等,以备不时之需。

社交篇

社交活动丰富了女性的生活,但也隐藏着一些潜在风险。

1、日常社交防骚扰

·在聚会、社交场合,与陌生异性保持适当距离,对于过于亲密或不恰当的举动,要立即明确制止,不要碍于情面而隐忍。

·如果在公共场合遭遇言语骚扰,不要害怕,大声斥责对方,引起周围人的注意,让骚扰者知难而退。

·若经常在固定场所(如小区、工作地点附近)遭遇同一人骚扰,及时向相关管理部门反映,必要时报警处理。

2、恋爱交友谨慎对待

·在恋爱初期,不要急于将自己的全部信息和盘托出,保持一定的自我保护意识。多观察对方的言行举止、为人处世方式,了解其真实性格。

·对于恋爱对象提出的不合理要求,如限制社交活动等,要坚决拒绝,明确表达自己的边界和底线。

·若发现恋爱对象存在暴力倾向、不良嗜好或其他可疑行为,果断分手,不要拖延,避免受到更大伤害。

3、职场社交安全

·在工作中,与异性同事保持恰当的工作关系,避免单独与异性领导或同事在封闭空间长时间相处。

·面对职场应酬,提前告知家人自己的行踪和预计回家时间。若有人强行劝酒,坚决拒绝,表明自己的态度。

·如果遭遇职场性骚扰,不要沉默,及时向公司人力资源部门反映,或者向当地劳动监察部门投诉,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法律篇

了解法律知识,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是女性自我保护的有力后盾。

1、常见侵害行为的法律界定

·性骚扰:依据《妇女权益保障法》,违背妇女意愿,以言语、文字、图像、肢体行为等方式对其实施性骚扰均属违法。女性一旦遭遇,有权依法维权。

·家庭暴力:包括身体暴力、精神暴力、性暴力等。若遭受家庭暴力,女性可向人民法院申请人身安全保护令,禁止施暴者实施暴力行为、骚扰、跟踪等。

·侵犯隐私:非法获取、披露、使用女性个人隐私信息,如身份证号、银行卡号、照片等,均构成侵权。女性可要求侵权人停止侵害、赔礼道歉、赔偿损失。

2、法律救助途径

·报警:遭遇紧急危险或侵害行为,立即拨打110报警电话。向警方清晰准确地描述事件经过、犯罪嫌疑人特征等信息,配合警方调查。

·起诉:若权益受到侵害,可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要求侵权人承担民事责任。对于构成犯罪的行为,由检察机关提起公诉,追究犯罪嫌疑人的刑事责任。

·向妇联求助:各级妇联组织是维护妇女权益的重要力量。女性可向当地妇联反映问题,寻求法律援助、心理疏导等帮助。

3、法律证据收集

·遭遇侵害时,尽可能收集相关证据,如现场照片、视频、录音、聊天记录、医院诊断证明、证人证言等。这些证据将在维权过程中起到关键作用。

·注意证据的合法性和关联性,确保证据能够真实反映事件全貌,为自己的维权诉求提供有力支持。

法律是维护女性权益的坚实保障,女性朋友们要学法、懂法、用法,在保障自身安全的前提下,尽情追逐梦想,享受美好生活。

原标题:《女性自我保护指南│学习妇女权益保障法(72)》

 您阅读本篇文章共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