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文博中医药科普课堂

什么叫做高血压?高血压和高血压病有区别吗?
成年人正常动脉压即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即可诊断高血压。生理情况下血压可以上下波动,如休息、睡眠或服镇静药等可使血压下降;体力活动、精神紧张、情绪激动等可使血压上升。因此,不能仅凭一、两次测出的血压值就断定有没有血压异常。只有血压长时间明显异常方可称为低血压或高血压。
我国目前所订的高血压标准是:
1.凡舒张压超过90毫米汞柱(不包括90毫米汞柱),不论其收缩压如何,均列为血压升高。
2.收缩压随年龄增长而有所升高,因此制定血压是否升高还应考虑年龄因素。正常收缩压根据年龄组大致变化如下:39岁以下应<140毫米汞柱:40-49岁<150毫米汞柱:50-59岁<160毫米汞柱:60岁以上<170毫米汞柱。不论舒张压如何,如按年龄收缩压超过以上标准,即列为血压升高的范围。
高血压和高血压病的区别
一般人常常把高血压和高血压病混同起来,认为只要发现高血压就是高血压病,或者简单地把高血压病称为高血压。常有人说:“某某人得了高血压”,似乎把高血压作为一种疾病来看待。实际上高血压仅是某些疾病中的一个症状,就好象头痛一样,头痛不能算是一个独立的疾病。高血压可以由多种疾病引起,如肾小球肾炎、肾盂肾炎、肾动脉狭窄、妊娠中毒症、嗜酪细胞瘤以及脑瘤等疾病时,都可能出现血压升高的现象,但其病原及发病具有本质上的不同。因为这种高血压是继发上述疾病之后,故称为继发性高血压或症状性高血压。至于高血压病则是一个独立的疾病,有着自己的发生发展规律和临床表现,因此又称为原发性高血压。在临床上遇到血压升高的病人,只有排除其它疾病所致的高血压后,才能诊断为高血压病。
高血压虽有症状性高血压和高血压病之分,但据临床观察,高血压病毕竟还是占多数(约80-90%),所以高血压病是一种常见病。七十年代以来曾召开了全国冠心病、高血压病和肺心病防治座谈会,着重讨论和制定了三病的诊断标准和防治措施。近年来在高血压病的中西医结合防治工作上已取得了很大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