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与自己和解《创伤与复原》

hqy hqy 发表于2025-07-24 15:51:03 浏览19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九吉读书笔记】

任何痛苦与不快的事都会被覆上遗忘的纱幕

记忆侵扰和禁闭畏缩这两个互相矛盾的反应,会形成一种摆荡于两端的律动。这两个相反心理状态之间的矛盾冲突,也许就是创伤后症候群的最大特征。心理创伤的痛苦源于无力感。在受创的当时,受害者笼罩在无法抵抗的力量下而感到无助。如果是大自然的力量,我们称作天灾(disasters);如果是人为的,我们叫它暴行(atrocities)。创伤事件摧毁了人们得以正常生活的安全感,世间的人与事不再可以掌控,也失去关联性与合理性。

创伤事件的不寻常处,并不在于它少见,而在于它破坏了人类对日常生活的适应能力。不同于日常的倒霉事,创伤事件通常会威胁到生命或身体,甚或直接面临暴力和死亡。它将人类逼到无助与惊恐的墙角,并激起人类大祸临头的反应。根据《精神病学通论》(Comprehensive Textbook of Psychiatry)一书所述,所有心理创伤的共通处,是一种“极度恐惧、无助、失去掌控力和面临毁灭威胁”的感觉。创伤事件的严重度无法靠任何单一层面衡量;将创伤予以简单量化,最终只是把恐惧程度做无意义的比较罢了

创伤事件对生理激发反应、情绪、认知和记忆都造成严重而长期的改变。更有甚者,创伤事件可能会阻断这些原本统合的功能,使之失去协调联系的作用

创伤后应激障碍的许多症状,可归纳为三个主要类别:“过度警觉”(hyperarousal)是持续不断地预期将面临危险;“记忆侵扰”(intrusion)是受创时刻的伤痛记忆萦绕不去;“禁闭畏缩”(constriction)则反映出屈服放弃后的麻木反应。

就算危险早已事过境迁,受创者还是会不断在脑海中重新经历创伤事件,宛如发生在此时此刻。创痛如此反复侵袭,使他们很难重返原先的生活轨道。时间仿佛冻结在受创的那一刻,并成了变调记忆中的一道符咒,随时闯入受创者的意识中。醒着的时候,受创片段在脑海中一幕幕闪现;睡觉时,则成为挥之不去的梦魇。就连一件看似不怎么相关的小事,也可能勾动这些记忆,而且逼真程度与强烈感受一如事发当时。因此再平常、再安全的环境,对受创者而言都充满危机,因为谁也无法确保他的伤痛记忆不会被唤起。在伤痛记忆的反复侵扰下,受创经验阻碍了人生的正常发展。让内形容其歇斯底里症患者受到“顽念”(idée fixe)所支配

在创伤事件之后,创伤患者变得更容易受到伤害,他们的自我感已经破碎,而重建的唯一方法,就是最初形成的方法——建立与他人的联结关系。创伤事件造成人们对一些基本人际关系产生怀疑。它撕裂了家庭、朋友、情人、社群的依附关系,它粉碎了借由建立和维系与他人的关系所架构起来的自我,它破坏了将人类经验赋予意义的信念体系,违背了受害者对大自然规律或上帝旨意的信仰,并将受害者丢入充满生存危机的深渊中。对生命外部关联性的损害,并非原先以为的是创伤的次要影响。创伤事件的主要影响,不只在自我的心理层面上,也在联结个人与社群的依附与意义系统上

与他人分享创伤经历,是重建生命意义感的先决条件。在这个过程中,创伤患者不只要从亲近的人身上寻求,亦要从广大的社群中获得协助。社群的反应,对创伤是否得到最终的解决有强大的影响力。要修补存在于受创者和社群间的裂痕,首先倚靠的是公众承认创伤事件的确发生,其次则是某些形式的社群实际行动。一旦公众承认某人确实受到伤害,社群就必须采取行动,追究造成伤害的责任归属,并弥补伤害。这两个反应——承认与弥补——是重建创伤患者对秩序与正义之信心的必要方式

心 理 创 伤的核心经历是自主权的丧失(disempowerment)和与他人感情联系的中断(disconnection)

复原的首要原则是恢复创伤患者的自主权。在自我重建的过程里,她必须是全权的主导者和裁决者,他人可以提供忠告、支持、协助、关爱和照顾,但不能代替她走向痊愈

精神创伤是传染性的。治疗师在为灾难或暴行做见证时,有时情感上会显得无法负荷。她体验到和患者一样、但可能程度稍低的恐怖、愤怒和绝望。这种治疗师对病患的移情现象,就是所谓的“创伤性反向移情作用”(traumatic countertransference),或称为“替代性受创”(vicarious traumatization)

精神创伤夺走了受害者的力量和主控的感觉,复原的指导原则在于恢复其力量和主导权。复原的首要任务是建立创伤患者的安全。这是最优先任务,因为若没有充分的安全,其他的治疗工作则无法顺利进行;在达到合理程度的安全前,任何治疗工作都不应轻易尝试

与自己和解

创伤患者不再觉得受到过去创伤的牵制;她拥有自我,是自己的主人。她稍微了解自己过去是个什么样的人,也明白创伤事件是如何影响她。她现在的任务是致力于成为她想要成为的人,在这个过程中,她会利用各方面吸取的宝贵经验,从精神创伤之前,从精神创伤本身,以及从复原的期间,来帮助她完成这项任务。集合这些重要的元素,她可在理想和现实里创造一个新的自我

从精神创伤中解脱是一个没有终点的任务,复原的工作也是永无止境的。创伤事件的冲击不断地回荡在创伤患者人生的运转中,复原的某个阶段中已充分解决的问题,也许在创伤患者到达新的人生里程碑时会再度出现

创伤患者在与人产生共通性后,方可休息。她的复原现已完成,如今要面对的,只是她自己的人生。创伤事件毁坏了个人和群体之间的联系:创伤患者领会到,其自我感、价值观和人性,都取决于与他人所产生的联系感。群体的团结是对抗恐怖和绝望最有力的防御机制,也最能减轻创伤经历所造成的伤害。创伤使人产生疏离感,群体则使人重获归属感;创伤为人带来羞辱和诬蔑,群体则能作见证和给予肯定;创伤贬低受害者,群体则提升她;创伤摧毁受害者的人性,群体则可以恢复她的人性。

唯有揭露不堪的真相,重建自我才变得可能。

复原的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安全的建立,第二个阶段是回顾与哀悼,第三个阶段是重建与正常生活的联系感

【书名】创伤与复原

【作者】朱迪思·赫尔曼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5年

【原作名】Trauma and Recovery

【读书笔记声明】再极致的总结,都会有喜好、偏差、支见、歧义,因为每个人对文字的理解不同,不要迷在所知障中。请有时间的读者,看原作!以原作为主♥️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谢谢♥️感恩♥️

♥️我们在一个没有战火的时空,无比地感恩这和平年代,但我们遇见了画地为牢的疫,情。任何遭遇都是我们觉醒成长的最佳当下。好好地一起阅读吧!让知识陪我们成长!宇宙爱你公司非常开心能遇见醒来的你♥️谢谢你♥️宇宙爱你公司将持续猛烈地爱着你♥️

【本司名】宇宙爱你公司

【本司打工妹】九吉吉祥

【本司口号】让我们一起爱裂苍穹♥️

【本司愿景】助力全宇宙中国人心灵成长♥️

♥️宇宙爱你♥️宇宙愿您富贵一生♥️圆融圆满♥️

♥️谢谢你♥️我爱你♥️感恩你♥️

 您阅读本篇文章共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