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增加坐起转换次数,降血压

hqy hqy 发表于2025-08-10 17:48:34 浏览3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久坐是现代人健康风险的来源之一,尤其是对老年人而言,久坐几乎是生活的常态。那么,如何改变这种状态呢?近期,发表在《循环》上的一篇论文,针对超重/肥胖的绝经后女性,评估了减少久坐行为对血压的影响。研究显示,增加起坐次数,能有效在短期内改善血压,这或许有助于改善绝经后女性的心血管疾病风险。

01

减少久坐

能改善血压

减少久坐,其实可以细分为两个目标,一是减少坐着的时间,二是增加坐站转换次数。研究从超过2000人中选择了407人参与试验,受试者中位年龄68岁,388人完成了试验。基线时,受试者平均每日久坐时间约11小时,每日站立时间约3.3小时,每日坐站转换次数44.16次。

在完成3个月干预试验的受试者中,相较久坐行为不变的对照组,增加坐站转换次数组每日坐站转换次数增加了26次,受试者血压显著下降;少坐组虽然每天坐着的时长减少了58分钟,但血压并无显著变化。

具体来看,增加坐站转换次数组的舒张压降低了2.24毫米汞柱,收缩压降低了3.33毫米汞柱,但统计学意义不显著。少坐组血压变化不显著。

研究者还分析了糖化血红蛋白、胰岛素抵抗等葡萄糖稳态相关的指标,并未观察到相较对照组或干预组间的显著差异。

从机制上来说,久坐可能导致内皮功能障碍、血管收缩、肌肉活动减少、慢性低度炎症、血压血脂异常等症状。而坐站转换能显著增加肌肉激活,缩短连续坐姿时间,增加身体活动,这都有助于改善血压。

这项研究表明,在绝经后超重/肥胖女性中,针对性干预坐姿行为的不同维度是可行且安全的。虽然短期内未改善葡萄糖调节,但坐站转换行为显著降低了舒张压,提示其在心血管健康方面的潜力。

02

久坐

与多种慢性病相关

此前,国家体质与科学健身研究中心学者的研究数据显示,我国居民平均每日久坐时间为465.8分钟(7.8小时),仅37.3%的居民久坐时间≤8小时。久坐不仅影响血压,还与诸多慢性病相关。

《柳叶刀》子刊上一项孟德尔随机化分析研究提示,久坐与16种胃肠道疾病的风险增加相关,而中等强度体力活动则与8种胃肠道疾病的风险降低相关。16种胃肠道疾病包括:胃食管反流、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胃炎、肠易激综合征、憩室病、克罗恩病、溃疡性结肠炎、非酒精性脂肪肝病、酒精性肝病、胆管炎、胆囊炎、胆结石、急性胰腺炎、慢性胰腺炎、急性阑尾炎。

《美国医学会杂志》发表的一项基于英国生物样本库的新研究发现,对于老年人来说,久坐行为还会增加痴呆风险,且静坐时间越长,痴呆风险越高。

即便患病后也不能久坐。发表在《循环》子刊上的一项研究提示,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出院后1年内,如平均每日久坐超过14小时,心血管病及死亡风险或会增加。

03

增加“零星”运动

能降低久坐带来的健康风险

那么,如何降低久坐带来的风险?

《英国运动医学杂志》发表的研究表明,每天累计20~25分钟的中强度体力活动,可抵消久坐不动的生活方式增加的死亡风险。研究还显示,不论每日久坐时间长短,每日运动越多,久坐增加的死亡风险都会降得越低。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运动生理学家给出建议,在久坐的情况下,每坐30分钟后步行5分钟就可以改善久坐的不良影响。研究者测试了五种不同的“零星”运动方案:每坐30分钟后步行1分钟;每坐60分钟后步行1分钟;每坐30分钟后步行5分钟;每坐60分钟后步行5分钟;不步行。研究人员发现,最佳的运动是每坐30分钟后步行5分钟,这是唯一显著降低血糖和血压的“零星”运动方式。与不运动相比,所有的“零星”运动都能显著降低血压4~5毫米汞柱。研究者认为这是一个相当显著的变化,相当于6个月每天锻炼的效果。除每坐60分钟后步行1分钟外,所有的“零星”运动还能显著减少疲劳感,改善心情。研究者指出,为了达到最佳健康状态,除了日常锻炼之外,还需要在工作中经常运动,即使在工作时间进行少量散步,也能显著降低患慢性病的风险。

记者 || 燕声

编辑 || 颜红波

校对 || 郑春华

审核 || 董超

转载请注明来源保健时报微信公众号

本文封面图片及文内图片来自版权图库

 您阅读本篇文章共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