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跟着《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吃,平衡膳食的秘决都在这!

hqy hqy 发表于2025-08-08 17:58:22 浏览3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民以食为天”,吃什么、怎么吃,直接关系到我们的身体健康。《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作为国家发布的权威饮食指导,核心就是倡导“平衡膳食”——不是盲目进补,也不是极端忌口,而是让各种营养“各司其职”,为身体搭建稳固的健康基石。今天就来详细说说,平衡膳食到底要怎么吃。

一、食物多样,谷类为主:每天吃够12种,全谷物别落下

“一顿饭有肉有菜就够了?”其实远远不够。人体需要的营养素超过40种,没有任何一种食物能满足所有需求,所以“食物多样”是平衡膳食的第一步。

指南建议:每天摄入12种以上食物,每周25种以上。怎么实现?可以把食物分成五大类:谷薯类、蔬菜水果类、畜禽鱼蛋奶类、大豆坚果类,再加烹调油和水。比如早餐吃全麦面包+鸡蛋+牛奶,午餐有米饭+瘦肉+绿叶菜+豆腐,晚餐来碗杂粮粥+清蒸鱼+凉拌黄瓜,再加点坚果当零食,轻松达标。

而谷类是膳食的“主力”,每天要吃200~300克(生重),其中全谷物和杂豆占50~150克,薯类50~100克。为什么强调“粗细搭配”?精米白面(比如白米饭、白馒头)经过加工后,膳食纤维、B族维生素等营养大量流失;而全谷物(燕麦、糙米、玉米)、杂豆(红豆、绿豆)和薯类(红薯、山药)保留了更多膳食纤维和矿物质,能促进肠道蠕动、控制血糖上升速度。比如用“1/3糙米+2/3白米”煮饭,或者早餐喝碗燕麦粥,都是简单的搭配方法。

二、吃动平衡,健康体重:吃进去的,动起来才能“收支平衡”

“喝口水都胖”?其实是能量“入大于出”在捣乱。平衡膳食不只是“吃”,还要和“动”结合,让摄入的能量和消耗的能量保持平衡,才能维持健康体重(BMI在18.5~23.9之间)。

指南建议: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比如快走、慢跑、游泳、骑自行车,每次30分钟以上;每周再加2次肌肉力量训练,比如举哑铃、俯卧撑、深蹲,锻炼四肢和核心肌群。简单说,每天抽半小时散步,周末爬次山,就能有效消耗多余能量。

怎么判断“吃动平衡”?可以观察体重变化:如果体重稳步上升,可能是吃得太多或动得太少,不妨减少油炸食品、甜饮料的摄入,同时增加运动时长;如果体重过轻,就要保证主食和优质蛋白的摄入,避免过度节食。

三、多吃蔬果、奶类、全谷、大豆:这些“健康食物”要多囤

这几类食物是平衡膳食的“营养担当”,每天一定要吃够量。

- 蔬菜:每天300~500克,深色蔬菜(菠菜、西兰花、紫甘蓝)占一半以上。深色蔬菜的维生素C、胡萝卜素、抗氧化物质比浅色蔬菜更丰富,比如菠菜的铁含量是白菜的3倍,西兰花的维生素C比黄瓜高10倍。建议顿顿有蔬菜,比如炒菜、凉拌、做汤,别煮太久,避免营养流失。

- 水果:每天200~350克,最好直接吃,别榨成果汁(榨汁会损失膳食纤维,还容易喝过量)。苹果、梨、柑橘、草莓等都是不错的选择,它们富含维生素、矿物质和果胶,能帮身体抗氧化、调节肠道功能。注意:水果不能代替蔬菜,两者营养各有侧重。

- 奶类:每天300~500克,比如一盒牛奶(250毫升)加一杯酸奶(100克)。奶类是钙的最佳来源,还富含优质蛋白,能强健骨骼、预防骨质疏松。乳糖不耐受的人可以选低乳糖牛奶或酸奶,每天少量多次喝。

- 大豆及制品:每天吃25~35克大豆(相当于50克豆腐、100克豆干、200毫升豆浆)。大豆含优质植物蛋白、大豆异黄酮和膳食纤维,能降低胆固醇、调节激素水平。比如早餐喝杯豆浆,炒菜放点豆腐,都是好选择。

四、适量吃鱼、禽、蛋、瘦肉:优质蛋白要够,但别贪多

鱼、禽、蛋、瘦肉能提供优质蛋白、铁、锌等营养素,但过量吃会增加肥胖和慢性病风险,关键在“适量”。

- 鱼和禽:优先选它们,因为脂肪含量比猪牛羊等红肉低,且鱼类(尤其是深海鱼如三文鱼、沙丁鱼)富含Omega-3脂肪酸,能保护心血管。每天吃40~75克(生重),比如每周吃2~3次鱼,1~2次鸡肉或鸭肉。

- 鸡蛋:性价比最高的优质蛋白来源,每天1个全蛋即可(胆固醇高的人也可以吃,目前研究显示适量吃鸡蛋不影响健康)。

- 瘦肉:每天40~75克(生重),选里脊肉等脂肪少的部位,避免五花肉、排骨等。

特别提醒:少吃加工肉类(香肠、火腿、培根等),它们含盐量高,还可能含有亚硝酸盐等有害物质,增加癌症风险。

五、少盐少油,控糖限酒:这些“隐形杀手”要管好

高盐、高油、高糖饮食是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的“推手”,必须严格控制。

- 盐:每天不超过5克(约一平啤酒瓶盖)。很多加工食品(酱油、咸菜、方便面)藏着“隐形盐”,比如10毫升酱油约含1.5克盐,吃这些时要减少炒菜盐量。

- 油:每天不超过25~30克(约2~3汤匙),优先选橄榄油、茶籽油等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油,少吃动物油和棕榈油。油炸食品(油条、炸鸡)油多热量高,每周别超过1次。

- 添加糖:每天不超过25克(约6茶匙),少喝甜饮料(一瓶可乐含糖约35克)、少吃糕点,用水果代替甜点。

- 酒:最好不喝,实在要喝,男性每天酒精量不超过25克(约啤酒750毫升、红酒250毫升),女性不超过15克(约啤酒450毫升、红酒150毫升)。饮酒会伤肝、伤胃,还会增加癌症风险,别信“少量饮酒有益健康”的谣言。

六、规律进餐,足量饮水:把“吃饭喝水”变成好习惯

“饿了才吃、渴了才喝”?这会打乱身体代谢节奏。

- 规律进餐:定时定量吃三餐,早餐要吃好(有主食、蛋白、蔬菜),午餐要吃饱,晚餐别过量。不吃早餐容易引发胆结石,晚餐吃太多会加重肠胃负担,还可能影响睡眠。

- 足量饮水:每天喝1500~1700毫升水(约7~8杯),优先喝白开水或淡茶水,少喝含糖饮料。晨起喝一杯水,餐前半小时喝水,能促进新陈代谢、避免过量进食。别等口渴了才喝,这时身体已经缺水了。

其实,平衡膳食不是刻板的“食谱”,而是灵活的健康原则。跟着《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吃,把这些建议融入日常——比如买菜时多挑几种蔬菜,做饭时少放一勺盐,下班后走半小时路……慢慢就会发现,健康的身体,就藏在每一顿好好吃饭的细节里。

 您阅读本篇文章共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