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宫颈癌是全球女性第四大常见恶性肿瘤,持续感染人乳头瘤病毒(HPV)是其主要病因,通过接种预防性HPV疫苗可显著降低宫颈癌发病风险。近年来全球多款HPV疫苗获批上市,为宫颈癌防控提供了重要工具。与此同时,研究界也在探索更多潜在宫颈癌治疗方法。作为医药创新的赋能者、客户信赖的合作伙伴以及全球健康产业的贡献者,药明康德多年来依托其一体化、端到端的CRDMO新药研发平台,可提供涵盖药物发现到商业化生产的全链条支持,助力加速全球合作伙伴的创新疗法研发,应对感染性疾病的重大威胁,造福病患。本文简单回顾HPV疫苗的科学和研发突破,向所有为宫颈癌预防治疗突破做出贡献的创新者和奋斗者致敬。
本可避免的悲剧
宫颈癌作为少数病因明确的恶性肿瘤,其发病机制与多数多因素诱发的癌症有着本质区别。流行病学研究证实, 超过九成的宫颈癌病例与高危型HPV的持续感染直接相关。
HPV是一个包含200余种相关病毒的庞大病毒家族。此类病毒不仅能导致宫颈癌,还与阴茎癌、口咽癌等多种恶性肿瘤存在明确因果关系。根据致癌风险差异,HPV可分为低危型与高危型两大类。
其中, 高危型HPV是诱发多种恶性肿瘤的关键因素。目前已确定的高危型有12种,包括HPV 16、18、31、33、35、39、45、51、52、56、58及59型。而HPV 16和18型更是导致绝大多数HPV相关癌症的主要病原体。
图片来源:123RF
值得注意的是, 感染高危型HPV并不等于患宫颈癌。在发展为癌症前,宫颈会经历长达数年的“上皮内瘤变(CIN)”病变阶段——此时异常细胞就已开始浸润宫颈组织。若未及时清除这些病变细胞,经年累月后,异常细胞可能恶变为癌细胞,并向宫颈深层及周围组织侵袭扩散。
幸运的是,这种演进过程是可防可控的:定期进行宫颈筛查能够及时发现上皮内瘤变,通过简单治疗即可完全阻断癌变进程;此外,适龄人群接种HPV疫苗,也能从源头有效降低感染高危型HPV的风险,从而大幅减少宫颈癌的发生。这意味着, 只要采取科学的预防措施,宫颈癌这一悲剧本可避免。
HPV疫苗的科学突破
在宫颈癌防控领域,HPV疫苗已成为保护女性健康的关键屏障。目前全球已经有多款HPV疫苗产品获批,涵盖二价、四价、九价等不同类型。既往研究数据共同印证了: HPV疫苗的普及通过降低HPV感染率、减少宫颈癌发病率,最终推动了宫颈癌死亡率的显著下降。
以全球最早获批的HPV疫苗产品之一Cervarix为例,多项试验证实,这款疫苗能通过强大的免疫原性激发特异性免疫应答,为HPV感染构筑起防御屏障,且耐受性良好。2024年发表在 JAMA上的一篇研究指出, 2016至2021年间美国25岁以下女性宫颈癌死亡率出现急剧下降——作为首批广泛接种HPV疫苗的群体,这一年龄段的女性首次通过疫苗接种获得了针对宫颈癌的有效防护,为HPV疫苗的防控价值提供了有力佐证。
回顾HPV疫苗的诞生过程,首先源于科学家对HPV病毒的深入解析。这种病毒颗粒非常微小,直径只有60纳米。其基因组由环状双链DNA构成,包含调控区、以及编码早期蛋白(E1-E7)和结构蛋白(L1/L2)的功能区。其中,早期蛋白不仅参与了病毒复制,在高危型HPV中更与致癌机制密切相关;而作为主要结构蛋白的L1,会与次要结构蛋白L2共同组成病毒壳粒。这些发现为HPV疫苗的研发奠定了分子基础,也同时揭示了疫苗研发所面临的独特挑战—— 如何在激发机体免疫应答的同时规避病毒的致癌风险?
在破解这一难题的过程中,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National Cancer Institute)的Douglas Lowy博士和John Schiller博士的研究团队在其中发挥了关键作用。他们率先发现,HPV的E6和E7基因是其关键致癌基因,其编码的蛋白可协同导致人类细胞恶性转化。这一突破性发现直接否定了传统疫苗研发路径的可行性——若采用减毒或灭活疫苗技术,势必将携带E6/E7等致癌基因的HPV病毒遗传物质引入人体,存在巨大安全隐患。因此 ,研发思路开始转变:既然病毒的致病性源于其遗传物质,那么能否剥离危险的遗传物质,仅利用病毒的结构特征来激发免疫反应?
答案就隐藏在HPV的微观结构中。由Lowy博士和Schiller博士领导的团队,以及另一个研究团队各自独立发现, 重组表达的HPV衣壳蛋白可自组装成不包含病毒遗传物质的病毒样颗粒(VLP),并且能诱导产生高水平潜在保护性抗体。动物模型实验结果证实,这种VLP能刺激机体产生大量保护性抗体,并有效预防病毒感染。后续人体试验进一步验证了VLP的安全性与免疫原性。这些发现为HPV疫苗研发开辟了新路径。基于VLP技术,科学家们成功开发出了HPV疫苗产品。
继续以Cervarix为例, 作为基于VLP技术开发的重组HPV二价疫苗,它可靶向与宫颈癌密切相关的两种主要高危型HPV——16型和18型。该疫苗设计的核心逻辑在于,通过VLP模拟病毒结构,在不含病毒DNA的前提下诱导机体产生高效价中和抗体。凭借对HPV 16型和18型相关宫颈癌前病变和宫颈癌的显著保护效力,以及良好的安全性,该疫苗于2009年获得美国FDA批准 。
图片来源:123RF
合力攻克挑战,加速宫颈癌“清零”
HPV疫苗的问世与大规模接种,不仅使宫颈癌发病率在多国出现显著下降,更为构建群体免疫奠定了基石。随着对HPV生物学特征及其传播机制认识的不断深入,HPV防控策略正在从单一性别保护转向全人群防护。由于HPV主要通过性接触传播,男性接种不仅能预防肛门癌、口咽癌等HPV相关疾病,还可通过群体免疫效应降低女性宫颈癌的发病率。这种双向保护策略正在全球范围内得到越来越广泛的认可和应用,进一步完善了HPV防控体系。
值得关注的是,治疗性HPV疫苗的研发也正加速推进。其核心机制是激发机体针对HPV抗原的细胞免疫应答,从而特异性清除病毒感染细胞——这对于未能在感染前接种预防性疫苗的成年女性群体具有重大价值,可精准清除高危型HPV感染细胞或癌前病变细胞,为现有防治体系提供强有力的补充。
与此同时,更多科学探索也在持续推进。数据显示,目前全球范围内还有数百项新药管线正在临床阶段探索治疗宫颈癌的潜力,涵盖了抗体、抗体偶联药物、小分子、核酸、溶瘤病毒等药物类型。
得益于HPV疫苗的普及,以及宫颈癌筛查和癌前病变治疗手段的发展,世卫组织提出, “有史以来第一次,消除一种癌症的目标触手可及”。为尽早实现消除宫颈癌的远大目标,世界各地的卫生系统、社区及医药界亟需凝聚更强合力。作为医药创新的赋能者,药明康德凭借独特的一体化、端到端的CRDMO业务模式,提供从研究、开发、到商业化生产的全流程服务, 助力全球合作伙伴开发包括宫颈癌在内的更多疾病领域的创新疗法,将更多新药、好药带给病患,为应对宫颈癌、HPV感染等公共卫生挑战提供助力,持续造福病患。
参考资料(可上下)
[1] Cervical cancer. .Retrieved June 12, 2025 from https://www.who.int/news-room/fact-sheets/detail/cervical-cancer
[3] Gardasil and Cervarix - A Success Story. Retrieved June 12, 2025 from https://techtransfer.cancer.gov/about/success-stories/gardasilcervarix
[4] The HPV Vaccine. Retrieved June 12, 2025 from https://ccr.cancer.gov/news/landmarks/article/hpv-vaccine
[5] Dorali, Poria et al. “Cervical Cancer Mortality Among US Women Younger Than 25 Years, 1992-2021.” JAMA vol. 333,2 (2025): 165-166. doi:10.1001/jama.2024.22169
[7] Vaccines to treat human papillomavirus could be a significant innovation in the fight against cervical cancer. Retrieved June 12, 2025 from https://www.who.int/news/item/03-07-2024-vaccines-to-treat-human-papillomavirus-could-be-a-significant-innovation-in-the-fight-against-cervical-cancer
[9] Paavonen, J et al. “Efficacy of human papillomavirus (HPV)-16/18 AS04-adjuvanted vaccine against cervical infection and precancer caused by oncogenic HPV types (PATRICIA): final analysis of a double-blind, randomised study in young women.” Lancet (London, England) vol. 374,9686 (2009): 301-14. doi:10.1016/S0140-6736(09)61248-4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