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每日甘肃网-丝路话语
□王志高
据《法治日报》报道,近日,湖南长沙一高档精装房的业主在装修时意外发现,客厅与餐厅衔接处的承重梁钢筋被人为切断。经查,245户业主中竟有163户存在钢筋切断问题,其余82户梁体均遭凿损。这不是什么施工失误,而是一场明目张胆的“流水线式破坏”——开发商为了安装更大的厨房玻璃门,直接切断了整栋楼的承重结构。更讽刺的是,这样的房子居然能通过层层验收,最后“合格”地交到业主手上。
房子盖完要验收,这本该是确保安全的最后一道防线。可在这件事里,验收却成了“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形式主义。3月份验收时没发现问题,5月份交房时还是没发现问题,直到业主自己装修时才捅出这个大窟窿。这让人不禁想问:验收到底是查质量,还是盖章走流程?
类似的情况并不少见。前几年,某地楼盘业主收房时发现天花板一捅就掉渣,开发商却辩称“不影响使用”;还有小区交房后墙体开裂,物业却只拿涂料随便糊弄。这些荒唐事的背后,是监管的严重缺位——验收人员要么没认真查,要么查到了也不敢管。
敢对承重梁动手脚,无非两个原因:一是为了省钱省事,二是觉得就算出事也能摆平。精装房利润高,但工期紧,开发商为了赶进度,往往能省就省、能糊弄就糊弄。再加上违规成本低,大不了事后赔点钱,根本不怕业主闹。
更可气的是,事情曝光后,开发商不是第一时间解决问题,而是偷偷摸摸闯进业主家里,拆掉维权横幅,试图强行修补。这种态度,哪里是把业主当客户?分明是把人当冤大头!
买套房动辄几百万,对普通家庭来说,可能就是一辈子的积蓄。可如今,花大价钱买的“高档精装房”,却连最基本的安全都保障不了。业主们不敢住,又退不了房,维权还得东奔西跑,凭什么?
建筑行业有句老话:“房子不倒,责任不跑。”可现实是,很多开发商压根没把安全当回事,只想着怎么多赚钱、少担责。如果连承重梁都敢切,那还有什么不敢干的?
要杜绝这种乱象,光靠业主维权远远不够,必须让监管硬起来:一是验收不能走过场——谁验收谁负责,出了问题终身追责,看谁还敢敷衍了事;二是罚到肉疼——对违规开发商,不仅要赔钱,更该直接取消资质,别让他们继续祸害人;三是维权别让业主单打独斗——政府该设立专门的投诉通道,让老百姓维权不再难如登天。
房子不是快消品,建错了可以重来。它承载的是一个个家庭的安稳生活,容不得半点糊弄。如果连住得安全这种最基本的需求都保障不了,那所谓的“高档精装房”,不过是一堆华丽的危房罢了。
责任编辑:曹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