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那曲市班戈县人民医院,一场场生命救援接力赛正在上演。这里,不仅是医护人员与病魔抗争的战场,也是班戈县人民医院检验科团队用精准检测为生命护航的前沿阵地。
近日,班戈县人民医院迎来了一位87岁的高龄患者。卓嘎老人因重症胸腔积液命悬一线,病情复杂且危急。面对如此棘手的病例,医院多学科团队迅速展开救治。在浙江省援藏医疗专家的指导下,医护人员成功为老人实施了胸腔闭式引流术,缓解了老人的呼吸压迫,术后第5天,顺利拔管并下床活动。家属激动地握住医护人员的手连连道谢:“本以为要送阿妈去拉萨,没想到在家门口就得救了!”
在这一场生死救援的背后,检验科的技术支持至关重要。为了临床一线快速、准确诊断,新开展的胸腹水常规检查项目成为关键,而其中技术要求最高的是人工镜检形态学检查。这项工作以往一直由来自浙江省援藏医疗队的戴莹洁把关。然而,就在老人入院时,她正在那曲出差。危急时刻,检验科的医护人员次仁曲珍挺身而出,独立完成关键报告。为什么本地医务人员能独立进行较高难度的诊疗工作?除了浙江省援藏医疗队对当地医务人员日常理论与操作的认真细致培训,医疗队专家们也一直有个雷打不动的规矩——放手不放眼。只有这样,本地医务人员才敢放心大胆地做,获得大量实操经验,又保证群众医疗安全。完成诊断报告后,次仁曲珍按要求将检查图片发给戴莹洁进行远程复核后,戴莹洁给予高度肯定:“完全没问题,你已经出师了!”
检验是现代医学诊疗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负责疾病的诊断、监测、预防和疗效评估。班戈县人民医院检验科新项目的开展,源于对高原地区临床需求的精准把握,在海拔4700多米的地方,快速准确地评估患者的氧合状态和酸碱平衡是高原急救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一些常见症状背后往往隐藏着复杂的病因,如水肿患者可能不仅因心源性问题,还可能是甲状腺功能减退等内分泌问题引起。高原也不仅仅有红细胞增多症,贫血患者的比例远比想象中要高得多。为了准确地诊断这些疾病,戴莹洁结合地方医疗需求,完善了急危重症、内分泌、血液、感染性疾病等多领域的医学检验体系,成功指导当地医务人员开展了十余项新检测项目,包括血气分析、甲状腺功能5项、铁饱和度3项、超敏C反应蛋白、D二聚体、尿沉渣镜检、胸腹水常规检查等。其中超敏C反应蛋白已超2700例,血气分析已开展20余例,甲状腺功能检查50余例,显著提升了医院的诊疗服务能力。
每一个新项目的开展,都离不开严谨的业务培训,而浙江省援藏医疗队的“师带徒”模式更是起到了关键作用。戴莹洁这样的援藏专家们不仅带来先进技术与理念,更通过“一对一”手把手教学,将知识经验倾囊相授。日常工作中,他们亲自示范操作流程,详解质量控制要点,耐心解答每一个疑问,确保当地检验人员真正掌握核心技术,为了保障群众医疗安全,他们放手不放眼,亲自质量把关。
在这种培养模式下,更多的年轻医务人员也快速成长,从观摩学习到独立承担关键任务,他们的进步见证了技术传承的成效。这种“输血”与“造血”并重的模式,为医院培养了一批“带不走的技术骨干”,为高原医疗事业的可持续发展筑牢根基。
浙江省援藏医疗队队长、班戈县人民医院院长朱峰表示:“援藏不仅仅是简单的技术输送,我们最怕的就是‘外援一走,啥都没有’。我们在这里看一个病人、做一台手术很重要,但帮他们建立一套完善的医疗体系、培养一批带不走的医疗力量更重要。检验科的蜕变让我们非常欣慰,从完全依赖外援到本土力量挑起大梁;从过去连基础项目都要外送,到现在建起覆盖多学科的检验体系——这不仅是技术的进步,更是‘造血’能力的真正觉醒。只有把技术真正留给这片土地,援藏工作才算落到了实处。”(黄君 王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