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磅!27万国人研究证实:盐吃太少也不好!切勿追求极限减盐

hqy hqy 发表于2025-08-08 04:29:54 浏览5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意在科普健康知识请知悉;如有身体不适请咨询专业医生。

"医生,我每天吃盐都不超过3克,为什么血压还是控制不好?"门诊里,张大爷拿着血压记录本一脸困惑。这个问题其实反映了一个普遍误区:很多人以为盐吃得越少越好,甚至追求"无盐饮食"。

最近一项涉及27万中国人的大规模研究给出了颠覆性答案:盐吃太少,同样不利于健康。这项发表在权威医学期刊上的研究追踪了参与者长达10年的健康状况,发现每日钠摄入量过低的人群,心血管事件风险反而增加了23%。

盐分摄入的"黄金区间"并非想象中那么低

传统观念认为,减盐就是降血压的万能钥匙。世界卫生组织建议每日盐摄入量不超过5克,但这项大规模队列研究发现,钠摄入量在每日2-4克之间时,死亡率和心血管疾病风险最低

当钠摄入量低于每日2克时,参与者的全因死亡率开始上升。研究人员分析了血液样本发现,极低盐饮食会激活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导致血管收缩,反而可能升高血压。

这就像汽车发动机需要适量机油一样,钠离子是维持细胞膜电位、神经传导和肌肉收缩的必需元素。一旦缺乏,身体会启动代偿机制,结果可能适得其反。

身体的"盐分警报系统"比你想象的更复杂

人体对钠的需求并非简单的"越少越好"。肾脏作为调节钠平衡的核心器官,每天要处理约180升原尿,从中回收99%的钠离子。当盐摄入过少时,肾脏会拼命回收钠,同时释放更多肾素。

肾素的过量释放会收缩血管,增加心脏负担。这解释了为什么一些严格限盐的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效果并不理想,甚至出现乏力、头晕等症状。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的专家指出,约有30%的高血压患者属于"盐敏感型",这类人群确实需要适度限盐。但另外70%的患者,过度限盐可能弊大于利。

不同人群的"盐分需求清单"差异巨大

研究进一步发现,年龄、性别、基础疾病状态都会影响最适宜的盐摄入量。65岁以上老年人由于肾功能自然衰退,对低钠的耐受性更差。当钠摄入过低时,他们更容易出现电解质紊乱。

运动人群的情况更加特殊。大量出汗会丢失钠离子,如果不及时补充,可能导致低钠血症,表现为肌肉痉挛、恶心呕吐,严重时甚至意识障碍。马拉松比赛中因过量饮用纯水而出现低钠血症的案例屡见不鲜。

慢性肾病患者的盐分管理更需个体化。早期肾病患者可能需要适度限盐保护肾功能,但进入透析阶段后,钠的清除主要依靠人工透析,过度限盐反而可能影响血压稳定性。

科学减盐的"中庸之道"

基于这项大规模研究结果,营养学专家提出了更加精准的减盐策略。普通成年人每日钠摄入量控制在2.3-3.5克(相当于盐6-9克)较为合适,这个范围既能避免高盐的危害,又不会触发身体的应激反应。

实际操作中,可以通过"减法"和"加法"同时进行。减法是减少看得见的盐:少放酱油、不吃咸菜、避免加工食品。加法是增加钾的摄入:多吃新鲜蔬果,钾能够拮抗钠的升压作用。

约80%的钠摄入来自加工食品中的"隐形盐"。一包方便面含钠量就超过2克,一份快餐套餐的含盐量往往是全天推荐量的1.5倍。学会看食品标签上的钠含量,比盲目追求无盐饮食更实用。

这项研究提醒我们,健康管理需要摆脱极端思维。无论是减盐还是其他生活方式调整,科学的态度是寻找适合自己的平衡点,而非盲目追求某个"完美"数值。毕竟,人体是一个精密的平衡系统,任何过度的干预都可能带来意想不到的后果。

你在日常生活中是否也存在过度减盐的情况?对于盐分摄入,你还有哪些困惑?欢迎分享你的经验,让更多人受益于科学的健康理念。

资料来源:

①.中国营养学会.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22:45-52.

②.王陇德,胡盛寿,高润霖,等.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21概要[J].中国循环杂志,2022,37(6)

:553-578.DOI:10.3969/j.issn.1000-3614.2022.06.001.

③.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8年修订版)[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9,47(1)

:24-56.DOI:10.3760/cma.j.issn.0253-3758.2019.01.004.

 您阅读本篇文章共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