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直在思考为什么自己定的很多目标都无法完成,昨晚上梦境中似乎探索到了其中的玄机,在这里跟大家分享一下,希望能为有类似经历的人提供些许帮助。
很多时候我们自己给自己定目标的时候都是非常感性的、具有诱惑力的“大”目标,当然,这里所说的大也不是那种“一个小目标”这种大,更多的是“写多少文章”,“背多少单词”,“看几本书”,“减肥多少斤”,“每天运动多少个小时”等这种日常目标。虽说是日常目标,但是最终达成的非常渺茫,我就是个典型的案例。通过阅读其他关于目标、执行力等的书,现在找到了一个较为靠谱的“执行系统”,下面就是这个系统的总结,跟着走,即便不成也不会失败的太离谱。
关于“目标”的设定
大多数人目标的设定往往是概念化的,这种“概念”性的东西是大脑自己比较喜欢的,因为抽象,在情感上易于接受。比如“我今年一定要减肥,锻炼出腹肌”,“今年我要开始跑步,提高心肺能力”等,这种“概念性的目标”在落地的过程中是比较困难的,因为太模糊,而且没有对应的目标反馈。这里要提到的一点就是“目标要量化”,我们再把上面的目标进行重新修订:“我今年要减肥2斤,锻炼出2块腹肌”,“今年我要每周跑步2次,每次大于30分钟,做到心跳速度达到120次/分钟”。这下子目标清晰了很多,所以说对于目标的设定,一定要量化。这里还有一个点需要注意,“量化”不能跟随“感性”,数字设定后要根据自己的时间、精力、财力等各种能力进行评估,否则“感性的数字”已实无异议的。如果来个感性量化的目标看看效果如何:
感性量化目标1:我今年要减肥10斤,锻炼出6块腹肌;
感性量化目标2:我今年要坚持每天跑步半小时,风雨无阻;
这两个目标看着就爽,振奋人心,脑子自己就喜欢的不得了,但是,“靠谱吗”?
那么该如何评估,才能有效的避免“感性的数字”呢?下面就是第二步。
关于“目标”的分解
通过第一步设定了“量化目标”之后,接下来就是的关键目标分解,通过分解的过程思考,可以有效的修正“目标的量化数字”,让目标本身变得更加靠谱、契合实际。这里有个目标拆解的大原则:一定要将目标拆解到日常可执行的动作细节与可计量的动作数量。这个原则就是我所总结出来的目标执行的核心与关键点。拆解第一个“我今年要减肥2斤,锻炼出2块腹肌”的目标,这个目标对于需要减肥的同学可能刚刚好,也可能任务目标较低,但是切记,如果每年都有这么个目标,那5年后会是什么效果?这个目标我们可以拆解到12个月去执行,那就变成了月度子目标:“每个月减肥2两”,咦,那两块腹肌哪里去了?(我也不知道怎么称一下)。两块腹肌就转换成另一个对等的目标数值,“每天20个卷腹轮运动”,子目标就变成了“每个月减肥2两,每天20个卷腹轮运动(这个效果下来年底估计不止2块腹肌)”。
我们制定所有目标的最终目标就一个,那就是“可执行”,不可执行的任何目标都没有意义,而且会使自己陷入负面情绪。再来看“每天20个卷腹轮运动”这个子目标,如果从来没有做过运动,这个目标在前几天达成也存在困难,那就再拆:最开始的一个周,每天5个;第二周,每天10个;第三周明,每天15;第四周,每天20;逐步增加到50个每天的指标,并持续下去。
到这里还没完,还要继续分解。“每个月减肥2两”看着很容易达成,但是没有到“日常可执行的动作细节”。减肥首先要控制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完全变革日常饮食习惯是很困难的,绝大多数人几乎做不到,而且条件也不允许,那就进行日常习惯控制。比如说:早餐是一大碗面条,外加一个鸡蛋;中午是2碗米饭;晚餐是3个馒头+1碗粥。那就在数量进行略微调整:早餐是一大碗面条,但面的数量削减1/4,外加2个鸡蛋;中午是1碗米饭+等重量的蔬菜;晚餐是2个馒头+1碗粥。只要碳水本身比之前少,其他的通过蛋白质与蔬菜、水果补入,那脂肪的含量势必会降低,这是大原理。“每天20个卷腹轮运动”,继续分解成“下午6点做在客厅里卷腹轮运动,每次5个,中间间隔30s休息,直到20个做完为止”。当所有的子目标拆解都达到日常行为级别,这个目标制定就算合格了。有了切实可行的目标之后,接下来就是打破“行动的矮子”的诅咒。
关于目标的执行
“思想的巨人,行动的矮子”,“眼高手低”,这些都是形容“只会思考,但不付诸行动”的人,当然这并不是指个别的某些人,几乎所有的人都有这个“病”,只不过是“度”的问题。在目标的落实上,“行动”是最后一步,也是至关重要的一步,也是最难的一步。在根据拆解的立场行动细节执行过程中,如果在实际执行发现目标超纲仍然太大,或者执行完毕之后对生活、工作产生了负面影响,且无法抵抗,那就继续降低子目标,直到在“可忍受的痛苦范围内”,并且阶段性的突破这个“可忍受痛苦范围”。
当然,这里有个原理性概念要描述清楚,“人”首先作为“动物”,喜欢的是舒适区,疼痛、苦难、饥饿等负面感觉作为生命个体来说是不喜欢的,这与哪个人无关,与“我是不是就是不行”无关,与“我可能真的不适合”无关,一切的负向反馈都是假的,是错的,这是生命进化的结果。所以当你执行“能忍受的痛苦”是的小目标时,切记“很多人已经放弃了,如果你坚持了,那就超过他了”。这也是在日常细节行动中一定要深刻理解的,你的每次行动都会为你进入下一个目标奠定基础,你每天目标的达成,都会为你接下来的“质变”奠定条件,所以你需要做的就是“重复完成每天的子目标”,直到最终的目标达成。哪怕某天因为无法抗拒的原因没有完成,不重要,第二天继续,因为生活本就不可预料,我们只需要努力做正确的事,剩下的交给时间。
我们每天都会有各种各样的生活、工作的事情插入,有时会让你感到厌倦、疲劳,甚至会感觉生活毫无意义,我也经历过类似的情感过程。但是生命本身是有意义的,那就是追求“活着”的感觉,一切的酸甜苦辣咸不正是“生活”这口大锅里的调味料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