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过这样的时候?明明一整天都过得挺好,然而,一句无心的话、不经意的眼神、朋友圈里的一条动态,就像一根细小的刺,悄悄扎进了你的心里,扰乱了你原本平静的情绪。
我们总是以为自己能够掌控内心,却常常被外界微不足道的信息搅得心烦意乱。
你是否好奇,为什么有些人能处变不惊,不被外界轻易影响,而自己却总在琐碎小事中反复咀嚼负面情绪?其实,管理情绪最好的方式,正是在于修炼自己的“屏蔽力”。

屏蔽力,这个词听起来冷酷,却是我们内心需要练就的一道盔甲。
它不是让你无视一切,而是在面对无用、甚至有害的信息时,主动选择不过度关注、不陷入自我消耗的怪圈。
想想,你的生活里有多少烦恼,其实都源自别人的评价或者社会的标准?朋友随口一句“你最近胖了”,同事某次故意的冷嘲热讽,家人偶尔的不理解。
你可以选择计较、难过、反复思量;也可以选择带上过滤器,把这些噪音挡在心门之外。
我曾认识一个名叫小张的朋友,她是典型的“情绪吸尘器”。
生活中别人一点负面的情绪,她都能捕捉到,并且努力替别人分担。
一天单位聚会,同事们无聊开了几个关于她单身的玩笑话题,别人笑笑就过去了,小张却因此连夜失眠,开始怀疑自己的生活选择。
她经常跟我说:“我也想过得洒脱点,可就是控制不住去在意,他人的任何评价和目光,都好像一颗颗子弹打进我的内心。”
其实,很多人都像小张一样,敏感脆弱,过分放大了外界声音对自己的影响。
正因如此,我们才更需要修炼一种能力:屏蔽掉无关紧要的评判,宽容地对待自己的喜怒哀乐,让自己的情绪自主流动,而非任他人操纵。
我要讲另一个例子,是我认识的一位前辈。
他事业有成,却从不对外界褒贬斤斤计较。
有一次,他在工作中因为主管临时更改计划被团队误解,不少同事在背后议论纷纷。
我以为他会觉得委屈或者怒火中烧,没想到他只是淡淡地说:“别人喜欢怎么说,是他们的自由,但我清楚自己在做什么。” 正是这种强大的“屏蔽力”,让他能始终保持稳定的情绪与专注的状态。
当然,修炼屏蔽力,并不代表我们要成为冷漠无情的人。
它的真正含义,是要懂得分辨哪些信息值得关注,哪些可以直接“左耳进右耳出”;哪些情绪值得投入,哪些根本无需浪费精力。
在这个信息爆炸、人人都可发声的时代,学会屏蔽负面影响,给内心留一片安宁的空间,是对自己最大的善待。
那么,如何才能练就这样的屏蔽力呢?首先,学会定义自己的情绪边界。
那些来源不明的评价、无理取闹的挑剔、重复出现的恶意,只需要一次深呼吸,然后告诉自己“不关我的事”;
其次,多关注现实中的美好与值得,因为每一次屏蔽掉负能量,就是为幸福留出位置;
最后,每当被外界影响到时,不妨退一步,用旁观者的角度去看待那些争吵、流言蜚语,许多问题也许就没有你想象的那么重要。
回头看看我们的日常,其实不能被屏蔽的信息很少,大部分打扰我们情绪的,只是生活的小噪音而已。
我们不是要压抑自己的情绪,而是要懂得让情绪自由生长,而非裹挟在负面紊乱之中。
修炼屏蔽力,是一场自我成长的修行。
不必成为没人能伤害的“钢铁侠”,只需让自己学会守住心里的那扇窗,不让外面的风霜侵扰了内里的温暖。
当你做到这一点,你会越来越发现,世界安静了,你的心也更自由了。
毕竟,人生太短,不值得把时间浪费在无意义的情绪消耗中。
与其一直在乎,不如坦然淡然。
修炼屏蔽力,把情绪牢牢握在自己手中,才是对生活最好的掌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