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3点,独居女孩小林加班到崩溃,趴在桌上掉眼泪时,养了3年的橘猫“年糕”突然跳上桌子,用尾巴轻轻扫她的手背,把脑袋往她掌心蹭——这个瞬间,小林突然觉得“再难也能扛过去”。

这两年,身边越来越多人说“宠物是家人”。不是夸张,是真的在无数个孤独、疲惫、迷茫的时刻,这些毛茸茸的小家伙成了最靠谱的“情绪搭子”。
68岁的张阿姨老伴走后,每天对着空房子发呆,直到儿子送来一只柯基“豆包”。现在她每天雷打不动带豆包散步,跟小区里的“铲屎官”唠嗑,手机相册里存满了豆包的丑照,“以前觉得日子没盼头,现在它一摇尾巴,我就想好好做饭”。
还有网友分享:失业那阵子,整天窝在沙发上不愿动,是养了5年的边牧“将军”,每天叼来玩具蹭他,扒拉他起来出门,“它好像知道我不开心,就用它的方式拉我一把”。
我们总说“养宠物是治愈”,其实是它们用毫无保留的陪伴,接住了我们所有的脆弱——你开心时,它疯跑着陪你闹;你难过时,它安安静静待在你身边;你老了,它用十几年的寿命,陪你慢慢走。
这种不用多说的默契,大概就是“家人”的另一种模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