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三个癌症患者中,就有一个深受疼痛困扰。到了晚期,这一比例甚至高达 70% 以上,其中不少人每天都在忍受中重度甚至剧痛。但很多癌友因为「怕用止痛药成瘾」、「担心疼痛代表病情恶化」而选择沉默忍耐,反而造成恶性循环,生活质量直线下降。
今天我们就来一一破解这些误解,帮助你 科学看待癌痛,勇敢面对疼痛管理!
一、癌症为什么会引起疼痛?
癌痛并不等于肿瘤扩散或恶化,它的原因大致分为两类:
1. 治疗相关的疼痛
手术、放疗、化疗、电烧、穿刺、换药等治疗过程都可能引起短期或长期疼痛。例如术后切口疼痛、化疗引起的神经炎、放疗后的组织纤维化等。
2. 癌症本身引起的疼痛
当肿瘤压迫神经、侵犯骨骼、器官时,会引发持续性或间歇性疼痛。例如肺癌常见骨转移痛,头颈癌手术后可能会残留慢性伤口痛,胃肠道癌则多为绞痛。 所以,“痛”≠“癌变严重”!关键在于找出源头,科学止痛。
二、癌症疼痛的三大误区 误区1:“越来越痛,是不是癌症恶化了?”
不一定!
疼痛可能是止痛药剂量不足、用药时间不对,或有其他并发症造成的,并非全是肿瘤扩散。应及时向医生报告疼痛情况,以便调整治疗策略。
误区2:“吗啡会上瘾,我宁愿忍痛也不想用。”
事实是, 规范使用吗啡类药物,成瘾风险极低。
癌痛治疗中使用的吗啡剂量和频率都在医生控制范围内,并非成瘾型滥用。多数患者在肿瘤缩小或症状缓解后,可逐步减药,完全停用。
误区3:“我想做个坚强的病人,不想让家人担心。”
忍痛不是坚强,而是让身体受苦。
疼痛不仅影响食欲、睡眠、免疫力,还可能导致情绪低落,甚至中断治疗。真正聪明的做法是: 如实汇报疼痛,主动参与管理。
三、正确表达疼痛:五个要素不能少!
医生不是你身体的“感应器”,要想帮你止痛,需要你详细描述疼痛特征:
项目
描述方式
诱因
什么时候会痛?翻身、咳嗽、吃饭会加剧吗?
性质
刺痛、钝痛、抽痛、触电感,还是像刀割?
放射
只在一个点?还是从某处扩散出去?
强度
0~10分,你的疼痛评分是多少?
时间
一天痛几次?每次多久?晚上能睡吗?
四、9成癌痛可通过药物缓解,别怕吃止痛药!
当前癌痛治疗以 三阶梯镇痛方案为主,从非处方止痛药到阿片类药物,医生会根据疼痛强度逐级递进使用:
轻度疼痛: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等 中度疼痛:可加入弱阿片类药物如可待因、曲马多 重度疼痛:使用吗啡、羟考酮等强阿片药物此外,针对特定病因还可辅以:
放疗(如骨转移) 神经阻断术(如神经压迫) 康复治疗(缓解化疗后神经痛)这些方法多数为小创伤操作,风险低、恢复快, 目的是减痛、保质量,不是延命。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