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本文2313字 阅读5分钟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为了方便大家阅读理解,部分故事情节存在虚构成分,意在科普健康知识,如有身体不适请线下就医。
“听说糖尿病不需要治了?只要控制饮食就行。”
“我邻居就是,血糖高也没吃药,现在照样活得好好的。”
类似的说法,很多人都听过。甚至还有人把它当作“养生秘籍”,信誓旦旦地告诉身边人。但真相到底是什么?糖尿病真的不需要治疗了吗?如果你也有这样的疑问,那你一定要把这篇文章看完。
一、糖尿病能拖着不治?小心拖出大麻烦
很多人以为,糖尿病就是“血糖高一点”,没什么大不了的。事实却是,糖尿病的本质是一种慢性、进行性、不可逆的代谢性疾病,如果不积极干预,后果远比你想象得严重。
数据显示,我国糖尿病患者已超过1.4亿人,每年因糖尿病导致死亡的人数超百万,而且很多人是在毫无知觉的情况下慢慢被并发症拖垮的。
糖尿病初期可能没症状,但一旦进入并发症阶段,问题就不是“高点血糖”那么简单了。心脑血管病、肾衰竭、视力下降甚至失明、截肢、神经病变……这些都可能是“放任不治”带来的代价。
所以,糖尿病不是不能治,而是不能不治,更不能随意拖。
二、为什么会流传“糖尿病不需要治疗”这种说法?
这种说法的来源,往往是对“控制”与“治疗”的混淆。
很多人听到医生说“以控制为主”,就误以为糖尿病不需要药物干预,只要少吃糖、多运动就能“自愈”。甚至有人觉得,吃药是“上瘾”的开始,一旦吃了药就一辈子离不开了。
但真相是,糖尿病的治疗本身就包括生活方式干预和药物治疗两个层面。饮食控制、运动干预是基础,药物治疗是支撑,二者缺一不可。
对于早期糖尿病或者糖前期患者,有时医生确实会建议先通过生活方式干预来尝试控制血糖,但这并不等于“不用治”,而是“在治疗”。
三、糖尿病不是“吃糖吃出来的”,别再误会了!
很多人一听“糖尿病”,第一反应就是“是不是吃糖太多了”。实际上,糖只是诱因之一,糖尿病的根源在于胰岛素功能的紊乱。
Ⅱ型糖尿病,也就是大多数人得的那种,是由于胰岛素抵抗加重,胰岛功能逐渐衰退,导致身体无法正常利用血糖。
这背后隐藏的危险因素包括:肥胖、久坐、熬夜、压力大、饮食不规律、遗传背景等,跟单纯吃糖关系远没有那么大。
所以,不吃糖≠不会得糖尿病,吃得少≠病就能好。真正的敌人,是你忽视了它的存在。
四、你以为自己没事,其实糖尿病早就盯上你了
你可能觉得自己没什么不适,血糖偶尔高一点,没必要紧张。但糖尿病最大的危险就在于——它潜伏得太深。
很多糖尿病患者,直到血糖飙到20mmol/L、出现视物模糊、手脚麻木、尿频夜尿、皮肤瘙痒,才意识到问题严重。而这个时候,胰岛功能可能已经损耗超过50%。
更可怕的是,很多人查出糖尿病时,其实已经患病5年以上了,只不过一直没发现。
所以,别拿“我现在没事”当借口。糖尿病不是突然得的,而是你给了它太多机会。
五、别怕吃药,真正可怕的是“抗拒治疗”
“吃药就上瘾了。”
“我不想一辈子靠药活着。”这是很多糖尿病患者排斥药物治疗的理由。
但现实是,糖尿病是一种需要终身管理的疾病,不是靠意志力就能搞定的。药物治疗的目的不是“控制你”,而是“保护你”。
合理使用药物,可以稳定血糖,延缓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反复拖延、断断续续,才是真正让病情恶化的元凶。
而且现在的糖尿病药物选择多、个体化强,很多甚至有保护心血管和肾脏的附加作用。不是吃药可怕,是你没搞清楚该怎么吃。
六、糖尿病能逆转?别被“神奇疗法”骗了
网上总有人打着“逆转糖尿病”的旗号,卖各种保健品、偏方,甚至宣称“7天戒药、30天恢复血糖正常”。
听起来很诱人,但没有一个靠谱。
科学研究显示,部分早期糖尿病患者通过减重、运动、饮食干预,可以显著改善胰岛功能、降低血糖,甚至暂时脱离药物。但这只能叫“缓解”,不是“根治”。
糖尿病一旦确诊,不可能彻底治愈。任何声称“包治糖尿病”的说法,都是在玩火。
真正有希望的,是你能在规范治疗下,把血糖控制得稳稳的,就像与它和平共处,活得比谁都健康。
七、糖尿病要怎么治?这些原则要牢记
糖尿病的治疗不是一件事,而是一整套“组合拳”。
· 饮食控制:少油、少盐、少糖,控制总热量,均衡营养。
· 规律运动:每周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
· 监测血糖:根据医生建议定期监测空腹血糖、餐后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
· 合理用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口服药或胰岛素,切勿自行停药。
· 管理体重:控制体重是改善胰岛素抵抗的关键。
· 心理调节: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焦虑和抑郁情绪影响治疗效果。
别小看这些看似“老生常谈”的建议,真正做到的人,其实不多。
八、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国家早就出手了
国家对糖尿病的重视程度,远超你的想象。
2016年,国家卫健委发布《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明确提出糖尿病的筛查、诊断和管理标准。2021年起,多种糖尿病常用药物纳入医保报销目录,大大降低患者负担。
同时,社区医院也在推进“慢病管理”服务,定期随访、个体化干预,帮助患者规范治疗。
也就是说,只要你愿意治,国家就愿意帮你治。
糖尿病没你想的可怕,但你拖着不治,才是真的可怕
糖尿病不是绝症,但它也不会“自动好”。真正决定你未来健康的,是你现在的态度。
别再信“糖尿病不用治”的谣言,也别再怕吃药、怕看医生。你对糖尿病的每一次认真对待,都是在给自己争取更多健康的日子。
别让懒和侥幸,偷走你的明天。
参考资料:
[1]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 人民卫生出版社.
[2]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20年)》.
[3]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 《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解读. 中华糖尿病杂志
感谢每一位关注我们的你!有你在,我们会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