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AI 硬件市场概述:万亿规模下的多元格局
1.1 市场规模与增长态势
AI 硬件市场正处于爆发式增长阶段。根据最新数据,2025 年中国 AI 硬件 (不含 AI 手机、AI 汽车) 市场规模将首次突破万亿元大关,达到 11020 亿元,较 2024 年的 9718 亿元增长 13.4%(3)。这一增长势头预计将持续五年,复合增长率约为 18%(8)。全球范围内,AI 硬件市场同样呈现强劲增长,预计到 2030 年,全球 AI 硬件市场规模将突破 5000 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 (CAGR) 保持在 25% 以上(70)。
在细分领域方面,中国 AI 硬件市场已形成 "消费电子智能化 + 产业服务专业化" 的双轮驱动格局(9)。具体来看,消费电子硬件市场规模达 4610 亿元,其中智能穿戴设备 (手表 / 眼镜 / 耳机) 市场规模达 1190 亿元,彩电及投影组成的黑电市场达 1180 亿元,白电、生活家电、厨房家电市场分别达 760 亿元、480 亿元和 290 亿元(3)。而在产业服务领域,市场规模达 6410 亿元,主要包括信创领域 (1750 亿元)、工业级智能硬件 (1160 亿元) 以及公共服务投资 (3500 亿元)(3)。
1.2 技术驱动与创新趋势
AI 硬件市场的高速增长得益于多重因素驱动。首先是政策层面的 "信创工程" 加速了国产化替代进程;其次是技术端大模型开放生态带动行业应用扩展,已有超过 200 家企业接入相关平台;再次是数据资源与场景需求形成双向支撑;最后是资本投入规模从 380 亿元跃升至预计的 800 亿元,实现翻倍增长(9)。
技术创新方面,AI 硬件呈现出五大发展趋势:交互智能化、技术轻量化、场景生态化、市场分化以及 AI 体验隐形化(5)。未来,AI 硬件将聚焦于具身智能、边缘算力爆发、多模态交互重构及脑机接口等方向(5)。值得注意的是,2025 年端侧大模型的普及将重塑硬件架构,AI 硬件将从 "云端大模型 + 终端硬件" 的模式向 "端侧大模型 + 轻量化硬件" 转型(17)。
1.3 多元角色与产业链分析
AI 硬件产业链主要包括上游的原材料及软硬件供应 (如芯片、传感器、5G、云计算等),中游的 AI 硬件产品生产制造 (如联影智能、推想医疗、数坤科技等),以及下游的应用需求领域 (如医疗机构、家庭用户、体检中心等)(39)。
在这一产业链中,开发者、投资者和终端用户扮演着不同的角色:
开发者:关注 AI 硬件的技术实现、开发工具、应用场景和商业化路径,致力于将 AI 算法与硬件设备深度融合,创造创新产品和服务。投资者:聚焦市场趋势、增长潜力、竞争格局和投资回报,寻找具有技术壁垒和商业前景的 AI 硬件企业和项目。终端用户:关心产品的实际体验、功能价值、使用便捷性和性价比,追求更智能、更高效、更个性化的生活和工作方式。二、开发者视角:技术创新与应用落地的前沿探索
2.1 AI 硬件开发工具与平台
对于开发者而言,强大的开发工具和平台是实现 AI 硬件创新的基础。2025 年,市场上涌现出多款专为 AI 硬件设计的开发框架和工具,为开发者提供了从底层硬件到上层应用的全栈支持。
涂鸦智能推出的 "Wukong AI 硬件开发框架" 是其中的代表之一。该框架基于 TuyaOS 构建,支持多种大模型,可通过涂鸦云接入 DeepSeek、豆包、通义千问等国内模型,以及 ChatGPT、Claude、Gemini 等海外先进大模型(57)。通过大模型智能体与框架的结合,Wukong 实现了文字和语音对话、图片生成、视频生成等多种 AI 功能,广泛应用于 AI 玩具、AI 机器人、AI 家电、AI 消费电子等各类产品开发(58)。
NVIDIA 在 2025 年 CES 上推出的 Project DIGITS 是另一重要进展。这是一款个人 AI 超级计算机,搭载全新 GB10 Grace Blackwell 超级芯片,最高可提供达 1 PFLOPS AI 性能,用于 AI 大模型的原型设计、微调及运行(61)。借助 Project DIGITS,开发者可以使用自己的桌面系统开发和运行模型推理,并在加速的云或数据中心基础设施上无缝部署模型(61)。
此外,联发科在 2025 年推出的天玑开发工具集也为开发者提供了一站式可视化智能开发工具,包含 AI 应用全流程开发工具 Neuron Studio 和全新升级的天玑 AI 开发套件 2.0,打造了一整套围绕 AI 开发效率与落地路径展开的 "系统性解法"(60)。
2.2 不同场景下的 AI 硬件开发实践
2.2.1 智能家居与消费电子领域
在智能家居和消费电子领域,开发者正通过 AI 技术重塑传统产品。例如,华为与小艺 AI 助手深度融合的智能音箱,不仅能够实现语音控制,还能通过多模态交互理解用户意图,提供个性化服务(10)。而在智能电视领域,海信通过构建全链路 AI 能力底座,实现了视听、交互等多重价值的落地,其 AI 电视正从 "系统应用 AI 化" 迈向 "AI 即系统" 的新阶段(5)。
在可穿戴设备方面,AI 耳机和智能眼镜成为开发者关注的重点。未来智能的 AI 耳机通过接入大模型,提供实时语音交互、会议转写、同声传译等功能,同时支持个性化知识库构建,成为用户的 "听觉代理"(69)。而 XREAL 推出的 XREAL One Pro 智能眼镜则借助专有的空间计算芯片,带来清晰图像、120Hz 刷新率与稳定投影,改变了以往 AR 眼镜视野过窄的弊病(68)。
2.2.2 医疗健康领域
医疗健康领域的 AI 硬件开发正从单点工具向全流程智能化演进。2025 年,多家企业推出了融合 AI 大模型的医疗智能一体机。智慧眼联合华为发布的 "砭石 + DeepSeek 双引擎医疗智能一体机",基于昇腾 AI 芯片构建算力底座,创新性地将 "AI 中台、数字人、砭石大模型、DeepSeek" 无缝结合,覆盖医保智能审核、临床辅助决策、智能导诊、病历生成等数十个医疗健康智能场景(29)。
鱼跃医疗则推出了融合 AI 技术的医疗健康产品矩阵,包括持续葡萄糖监测系统 Anytime5 系列 (以 MARD 值 8.58% 实现关键技术指标突破) 和搭载 AI 算法的 S 系列房颤血压计(33)。此外,心之声医疗联合北京大学健康医疗大数据国家研究院发布了全球首个生命体征大模型 DeepLife,突破性地实现了对家用医疗器械、可穿戴设备全场景生命体征数据的直接解析(35)。
2.2.3 智能驾驶领域
智能驾驶领域的 AI 硬件开发聚焦于高算力芯片和传感器系统。英伟达在 GTC 2025 上宣布 Blackwell Ultra GB300 芯片全面量产,其 AI 性能较前代 Hopper 架构提升 40 倍,并首次将全水冷散热系统引入车规级服务器设计,显著提升了高负载下的稳定性(22)。
小鹏汽车则在 CVPR 2025 上分享了其自研的业界首个超大规模自动驾驶基座模型的历程和方法,该模型能够在没有任何规则代码托底的情况下,展现出丝滑地加减速、变道绕行、转弯掉头、等待红绿灯等基础驾车技能(24)。此外,滴滴自动驾驶与广汽埃安合作打造的 L4 级自动驾驶车型,搭载滴滴自动驾驶全栈自研、自主可控的高性能计算平台虎鲸,该计算平台的 GPU 算力超过 2000 TOPS,CPU 达 48 核,拥有更高性能、更低时延(23)。
2.3 开发者面临的挑战与应对策略
尽管 AI 硬件开发前景广阔,但开发者仍面临多方面挑战:
技术挑战:AI 硬件开发需要跨领域的技术整合能力,包括 AI 算法、芯片设计、传感器技术、嵌入式系统等。例如,AI 眼镜的开发需要解决算力、续航、可穿戴性等多重技术难题(69)。此外,模型优化和部署也是一大挑战,特别是在资源受限的边缘设备上高效运行大模型需要先进的模型压缩和加速技术(17)。
商业挑战:如何将技术创新转化为商业成功是开发者面临的重要课题。一方面,需要深入理解用户需求,开发真正有价值的应用场景;另一方面,需要构建可持续的商业模式,平衡硬件成本、研发投入和市场回报(70)。
伦理与安全挑战:AI 硬件涉及大量用户数据,如何在保护用户隐私的同时提供优质服务是开发者必须面对的问题。特别是在医疗健康、智能驾驶等敏感领域,数据安全和伦理使用尤为重要(29)。
面对这些挑战,开发者可采取以下策略:
加强产学研合作:与高校、研究机构建立合作关系,共同攻克技术难题,加速科研成果转化(5)。采用开放生态策略:积极参与开源社区,利用开源工具和框架降低开发成本,加速产品迭代(58)。聚焦垂直场景:选择特定行业或应用场景深耕细作,打造端到端的解决方案,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35)。重视用户体验:从用户需求出发,设计简洁、直观、高效的交互方式,降低技术使用门槛,提升用户满意度(70)。三、投资者视角:市场机遇与风险评估
3.1 AI 硬件市场投资热点分析
AI 硬件市场已成为投资者关注的焦点,不同细分领域呈现出不同的投资价值和增长潜力。
AI 芯片与算力基础设施是最受关注的投资方向之一。2025 年全球自动驾驶高算力芯片市场规模预计在 100-200 亿美元之间,其中大算力芯片 (算力> 100TOPS) 占比首次突破 25%(47)。英伟达的 Drive Orin-X 以近 73 万颗的装机量占据了 35.9% 的市场份额,显示出其在车规级 AI 芯片领域的统治力(22)。同时,国产替代趋势也为地平线、黑芝麻等国内厂商创造了发展机会,地平线征程 5 芯片算力 96TOPS,黑芝麻 A1000pro 突破 106TOPS,在特定场景下已实现商业化落地(22)。
AI 医疗硬件市场同样呈现出强劲增长势头。2025 年中国 AI 医疗器械市场规模有望达到 242.3 亿元(39)。在细分领域,AI 医学影像市场规模持续增长,预计 2025 年中国 AI 医学影像市场规模将达 61.7 亿元,2030 年将达 137.4 亿元(41)。联影智能、推想医疗、数坤科技等企业在各自细分领域建立了竞争优势,成为资本关注的重点(39)。
智能驾驶硬件领域的投资热度也在不断上升。2025 年国内中高阶智驾渗透率有望翻倍,带动 350 亿增量市场(48)。中信证券研报指出,芯片、控制、传感、连接四大产业链环节均将从中受益,其中芯片、控制器的市场弹性较大且格局清晰(48)。预计 2025 年国内高速 NOA 渗透率将从 2024 年 11.3% 增长到 2025 年 26.3%,城市 NOA 将从 2024 年 6.1% 成长至 2025 年 10.9%(48)。
消费级 AI 硬件市场同样值得关注。研究机构 Canalys 预计,2025 年 AI 手机渗透率将达到 34%,端侧模型的精简以及芯片算力的升级,助推 AI 手机向中端价位段渗透(64)。此外,AI PC 市场也呈现爆发式增长,据 Canalys 预测,2025 年 AI PC 出货量将超 1 亿台,到 2028 年 AI PC 出货量有望达 2.05 亿台(64)。
3.2 投资机会与价值评估
对于投资者而言,AI 硬件市场蕴含着丰富的投资机会,但也需要谨慎评估不同细分领域的投资价值和风险。
产业链垂直整合的企业具有较高的投资价值。比亚迪依托 "天神之眼" 系列智驾系统,通过自研芯片与算法将高速 NOA 功能硬件成本压至 5000 元以下,其秘诀在于深度整合摄像头、毫米波雷达与超声波雷达,利用日均 7200 万公里的路测数据优化算法(22)。这种垂直整合模式不仅降低了成本,也提高了技术壁垒,为投资者带来更高的回报潜力。
场景落地能力强的 AI 硬件企业更具投资吸引力。以心之声医疗为例,其推出的 DeepLife 生命体征大模型,通过与多种家用医疗器械和可穿戴设备的无缝对接,实现了对人体 "九大系统" 的整体健康风险分析,已覆盖 ICD-10 国际疾病分类中的 1800 余种疾病风险预测(35)。这种能够真正解决用户痛点、创造实际价值的应用更容易获得市场认可和商业成功。
技术创新与专利布局也是评估投资价值的重要指标。英伟达凭借其在 GPU 领域的技术优势和 CUDA 生态系统,在 AI 芯片市场占据主导地位,其财务表现也印证了这一统治力:在截至 2025 年 1 月 26 日的第四财季,公司实现营收 393 亿美元,同比增长 78%,毛利率高达 70% 以上(22)。拥有核心专利和技术壁垒的企业能够在市场竞争中保持领先地位,为投资者带来长期稳定的回报。
国产替代趋势为国内 AI 硬件企业创造了巨大机遇。在政策支持下,国产 AI 芯片、传感器、控制器等核心部件的研发和应用加速推进。地平线智驾芯片新产品预计将在 2025 年量产,其性能、性价比已优于海外产品,定点获取超百款(48)。投资于具有国产替代潜力的企业,不仅能够分享行业增长红利,还能受益于政策支持和市场保护。
3.3 投资风险与应对策略
尽管 AI 硬件市场前景广阔,但投资者仍需警惕以下风险:
技术迭代风险:AI 技术发展迅速,硬件产品更新换代快,企业如果不能持续创新,可能很快被市场淘汰。特别是在芯片领域,制程工艺和架构设计的进步日新月异,技术路线选择错误可能导致巨大投资损失(22)。
市场竞争风险:随着 AI 硬件市场热度上升,越来越多的企业进入这一领域,市场竞争将日益激烈。以智能驾驶为例,2025 年比亚迪推动 "智驾平权",将高阶智驾下沉至 10 万元级车型,加剧了市场竞争(51)。
政策监管风险:AI 硬件涉及数据安全、隐私保护、伦理道德等多方面问题,政策监管可能会逐步加强。特别是在医疗健康、智能驾驶等敏感领域,监管要求的提高可能增加企业合规成本,影响商业模式(40)。
供应链风险:AI 硬件生产依赖复杂的供应链体系,全球供应链的不确定性可能影响产品交付和成本控制。特别是在芯片、传感器等核心部件领域,供应短缺或价格波动可能对企业经营产生重大影响(22)。
针对这些风险,投资者可采取以下策略:
分散投资组合:将资金分散投资于不同细分领域、不同发展阶段的企业,降低单一领域或企业的风险(43)。关注商业模式:优先投资具有清晰商业模式和盈利路径的企业,避免过度依赖概念和预期的项目(70)。重视管理团队:选择具有丰富行业经验和技术背景的管理团队,他们更能应对技术和市场的变化(43)。关注政策动态:密切跟踪相关政策法规的变化,及时调整投资策略,规避政策风险(40)。长期投资视角:AI 硬件行业的发展是一个长期过程,投资者应具备长期投资视角,避免短期投机行为(43)。四、终端用户视角:智能体验与价值创造
4.1 消费级 AI 硬件应用场景
对于终端用户而言,AI 硬件已渗透到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带来前所未有的智能体验和便利。
智能助手与交互设备成为连接用户与 AI 的重要入口。2025 年,智能音箱、智能耳机等产品已从简单的语音助手升级为能够理解场景和语义的智能交互伙伴。三星在 Bett 2025 教育技术展览会上推出的 AI-powered 交互式显示器 (WA FX-P 型号),通过 Samsung AI 助手,结合先进硬件和前沿 AI 能力,创造更智能、更具吸引力和协作性的学习环境(11)。而华硕无畏 14 AI 版 2025 笔记本电脑内置的 "小硕知道"AI 智能助手,则可提供离线问答、本地知识库学习、疾速概括文档内容等丰富功能,带来前所未有的智能交互体验(67)。
智能家居设备让用户的居住环境更加舒适、安全和节能。AI 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各类家电产品,提升其智能化水平。据洛图科技的数据,AI 在扫地机器人、空气净化器、智能床垫的渗透率已达 90%;AI 电视的渗透率已突破 70%;AI 在厨房家电的渗透率已超过 30%(3)。易微联推出的 "AI + 智能硬件" 解决方案,通过端云协同架构和行业大模型,实现了设备的智能化联动,如 AI 视觉摄像头识别宠物挠门、拆家等行为,联动智能插座切断危险电源,为用户提供更安全、更智能的家居环境(16)。
可穿戴设备正从单纯的健康监测工具升级为用户的 "贴身 AI 伴侣"。AI 手表、智能眼镜等产品不仅能够实时监测用户的生理指标,还能提供个性化的健康建议和生活助手服务。心之声医疗的 DeepLife 大模型可以通过分析用户 30 秒的语音,实时评估用户的情绪状态,给出快乐指数和专注度等指标的详细分析,关注用户的心理健康问题(35)。而雷鸟 V3 AI 拍摄眼镜则通过自研萤火光引擎和定制大模型,提供智能广播、扫码支付、语音助手等功能,成为用户日常生活的多功能伴侣(68)。
智能出行工具正改变人们的出行方式和体验。2025 年,L3 级自动驾驶已开始普及,用户可以在驾驶过程中享受更安全、更轻松的出行体验。据预测,2025 年 15 万以下车型城市 NOA 渗透率将迅速提升,对中高算力芯片需求持续提升(51)。对于消费者而言,这意味着高阶智能驾驶不再是高端车型的专属,更多人可以享受到科技带来的便利和安全。
4.2 企业级 AI 硬件解决方案
企业级 AI 硬件解决方案正重塑各行业的工作方式和效率,为企业创造更大价值。
医疗健康领域的 AI 硬件解决方案从辅助诊断向全流程管理演进。2025 年,多家企业推出了融合 AI 大模型的医疗智能一体机。联想万全 AI 一体机赋能爱尔眼科本地部署满血版 DeepSeek,结合英特尔第四代至强处理器,通过强大计算能力与推理性能驱动 AI 训练,构建覆盖诊疗全流程、管理全要素的智能医疗体系(30)。基于本地部署的满血版 DeepSeek 大模型,医院内各类文档,如制度规范、合同文件、行业经验等,不再是静态存储,而是可被 AI 精准检索和调用,使沉淀在医院数据库中的 "数据经验" 得到充分利用(30)。
智能制造领域的 AI 硬件解决方案正推动产业升级和效率提升。AI 技术与工业机器人、自动化设备的结合,实现了生产过程的智能化监控和优化。在智能工厂中,AI 视觉系统可以实时检测产品质量,AI 算法可以优化生产流程,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7)。
教育领域的 AI 硬件解决方案为个性化学习提供了新可能。2025 年上半年,国内 AI 教育智能硬件市场在技术迭代与需求升级的双重驱动下,呈现出创新活力。学而思在 6 月发布的 P、S、T 三大系列学习机中,首次引入 "过滤学" 和 "过滤练" 功能,通过大模型驱动的知识图谱自动生成课程思维导图,智能筛选未掌握题目,以提升学习效率(17)。高途在 6 月升级其考研 Pad,基于华为硬件平台,新增智能批改和学习诊断功能,通过 AI 技术一键纠错并生成月度学情报告(17)。
零售与服务业的 AI 硬件解决方案提升了客户体验和运营效率。在零售业,AI 摄像头可以分析顾客行为,优化商品陈列;AI 语音助手可以为顾客提供个性化的购物建议;智能货架可以实时监测库存,自动补货(16)。在餐饮业,智能点餐系统可以通过 AI 分析顾客偏好,提供个性化菜单推荐;智能厨房设备可以自动调整烹饪参数,提高菜品质量和一致性(7)。
4.3 特定领域专用 AI 硬件
特定领域专用 AI 硬件针对特定行业或场景的需求,提供更专业、更高效的解决方案。
智能驾驶领域的专用 AI 硬件正推动自动驾驶技术的商业化落地。滴滴自动驾驶与广汽埃安合作打造的 L4 级自动驾驶车型,搭载滴滴自动驾驶全栈自研、自主可控的高性能计算平台虎鲸,该计算平台的 GPU 算力超过 2000 TOPS,CPU 达 48 核,拥有更高性能、更低时延(23)。该车还采用了激光雷达、摄像头、4D 毫米波雷达、红外相机、声音传感器等多传感器异构探测与前融合的方式,能实现 360° 全场景、全工况感知识别(23)。这些专用硬件的应用,使自动驾驶汽车能够更安全、更可靠地应对复杂路况和环境。
医疗影像领域的专用 AI 硬件提高了诊断的准确性和效率。东软医疗推出的 NeuMR Universal 3.0T 双能磁共振,搭载双能梯度、天眼智能定位、金字塔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实现了从硬件到成像的全链条革新,为快速成像、高清成像、功能成像和定量成像提供了全新支撑(34)。在 2025 年,AI 在医学影像领域的应用已从辅助诊断发展为主动筛查和风险评估,显著提高了疾病的早期发现率和治疗效果。
农业领域的专用 AI 硬件正推动智慧农业的发展。AI 技术与农业机械、传感器的结合,实现了农田的智能化管理和作物的精准种植。在 2025 年,智能拖拉机、无人机、农业机器人等产品已广泛应用于播种、施肥、灌溉、病虫害监测等环节,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和资源利用率(21)。
金融领域的专用 AI 硬件为风险控制和客户服务提供了新手段。AI 技术与金融终端设备的结合,实现了智能风控、智能客服、智能投资等功能。在银行网点,智能柜员机可以通过 AI 人脸识别技术识别客户身份,提供个性化服务;智能监控系统可以实时监测异常行为,防范金融风险(7)。
五、AI 硬件发展趋势与未来展望
5.1 技术演进与创新方向
AI 硬件技术正朝着更加高效、智能、融合的方向发展,以下几个技术趋势值得关注:
端侧大模型将成为未来 AI 硬件的核心竞争力。随着边缘计算技术的进步,AI 硬件将从 "云端大模型 + 终端硬件" 的模式向 "端侧大模型 + 轻量化硬件" 转型(17)。汤姆猫在 2025 年 6 月透露的 "从云端大模型向端侧大模型演进" 计划,壁仞科技智海 AI 教育一体机的本地化部署方案,都预示着端侧算力的重要性日益提升(17)。这一趋势将带来两方面变革:一是硬件设计更注重算力集成,二是用户隐私保护得到强化,敏感数据无需上传云端即可处理(17)。
多模态融合将重塑 AI 硬件的交互方式和应用场景。AI 硬件将不再局限于单一模态的输入输出,而是能够融合语音、视觉、触觉等多种感知方式,实现更自然、更智能的交互体验(16)。未来智能的 AI 耳机通过多种传感器,可以做用户的眼睛或者耳朵,去感知周围的环境,并给予用户反馈(69)。这种多模态融合不仅提升了用户体验,也拓展了 AI 硬件的应用场景和功能边界。
具身智能将推动 AI 硬件从单纯的工具向具有自主能力的智能体演进。2025 年,中国移动具身智能产业创新中心推出的家庭服务机器人,如机器狗小力、轮式机器人小佳等,不仅具备移动能力,还能通过大模型技术实现情感交互与陪伴,为用户提供更全面的服务(15)。具身智能的发展将使 AI 硬件能够更好地理解和适应物理环境,实现更复杂的任务和功能。
存算一体架构将突破传统计算架构的性能瓶颈。2025 年,存算一体技术已开始应用于 AI 芯片设计,显著提高了计算效率和能效比。在精准医疗领域,生物计算中心可能纳入新基建范畴,采用存算一体架构将全基因组测序解读成本压降至 50 元以下(40)。这一技术的广泛应用将为 AI 硬件带来更强大的计算能力和更低的能耗,推动更多创新应用的落地。
5.2 商业模式与生态构建
随着 AI 硬件技术的成熟和应用场景的拓展,商业模式也在不断创新和演进:
从硬件销售向 "硬件 + 服务" 转型成为主流趋势。终端厂商从一次性销售走向 "硬件 + 服务" 并重,"硬件 + 订阅" 模式将成为主流,订阅收入比重持续上升,推动终端盈利结构向 SaaS 逻辑演化(64)。例如,苹果计划推出类似「Apple Intelligence+」的订阅服务,效仿 iCloud + 订阅服务的形式,将部分人工智能功能转变为付费服务(64)。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预测,终端厂商盈利模式根本转变后,硬件利润占比或降至 40% 以下,AI 服务订阅收入占比超过 30%,开发者生态分成成为新增长点(64)。
开放生态与平台化战略成为企业构建竞争壁垒的关键。荣耀推进 "阿尔法战略",发布 "AI 终端全家桶";中兴通讯终端业务提出 "AI for All" 战略,推动 AI 能力在全品类终端中的融合落地;星纪魅族提出 "All in AI" 战略,以 Flyme AIOS 作为基底,打造开放的智能硬件生态(64)。这些战略的共同点是通过开放平台吸引更多开发者参与,构建完整的 AI 硬件生态系统,从而在竞争中占据优势。
跨界合作与产业融合加速 AI 硬件的商业化落地。不同行业的企业通过合作,整合各自的优势资源,共同推动 AI 硬件的创新和应用。例如,AI 医疗企业与医疗机构合作,基于真实临床数据开发更精准的诊断模型;汽车企业与科技公司合作,共同研发自动驾驶技术和解决方案(23)。这种跨界合作不仅加速了技术创新,也拓展了市场空间,为各方带来更大价值。
垂直整合与产业链协同提高了 AI 硬件的竞争力和盈利能力。比亚迪、零跑等企业通过垂直整合与规模化生产,降低了硬件成本,提高了产品性能(22)。比亚迪依托 "天神之眼" 系列智驾系统,通过自研芯片与算法将高速 NOA 功能硬件成本压至 5000 元以下,利用日均 7200 万公里的路测数据优化算法,减少对激光雷达等高成本传感器的依赖(22)。这种垂直整合模式不仅降低了成本,也提高了技术壁垒,为企业带来更大的竞争优势。
5.3 社会影响与伦理考量
AI 硬件的广泛应用将对社会产生深远影响,同时也带来一系列伦理和社会问题需要思考和解决:
工作方式与就业结构变革:AI 硬件的普及将改变传统的工作方式和就业结构。一方面,一些重复性、标准化的工作可能被自动化设备和机器人取代;另一方面,AI 硬件也将创造新的就业机会和职业,如 AI 训练师、数据分析师、智能系统维护人员等(42)。如何在这一变革过程中保障就业稳定和社会公平,是政策制定者和企业需要共同思考的问题。
隐私与数据安全:AI 硬件的运行依赖大量用户数据,如何在保护用户隐私的同时提供优质服务是一个重要挑战。特别是在医疗健康、智能驾驶等敏感领域,数据安全和伦理使用尤为重要(29)。企业应建立健全的数据安全管理体系,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保护用户隐私和数据安全。
数字鸿沟与包容性:AI 硬件的普及可能加剧数字鸿沟,使那些无法获得或不熟悉新技术的人群进一步边缘化。如何确保 AI 硬件的发展成果惠及全体社会成员,特别是老年人、低收入群体等弱势群体,是一个需要关注的社会问题(42)。
责任与伦理:AI 硬件在医疗、交通等关键领域的应用涉及重大责任和伦理问题。例如,自动驾驶汽车在紧急情况下的决策应该遵循什么原则?AI 诊断系统的误诊责任如何界定?这些问题需要在技术发展的同时进行深入思考和讨论,建立相应的伦理框架和法律规范(40)。
面对这些挑战,需要政府、企业、研究机构和社会组织共同努力,建立健全的法律法规和伦理准则,推动 AI 硬件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同时,也需要加强公众教育和参与,提高全社会对 AI 技术的认知和理解,共同塑造一个更加公平、包容、安全的 AI 硬件应用环境。
六、案例分析:AI 硬件创新应用的多元实践
6.1 智能助手与交互设备
三星交互式显示器 (WA FX-P 型号):三星在 Bett 2025 教育技术展览会上推出的这款产品,通过 Samsung AI 助手,结合先进硬件和前沿 AI 能力,创造更智能、更具吸引力和协作性的学习环境(11)。这款产品不仅提升了教育场景中的互动性和参与度,也展示了 AI 硬件在提升学习效果和效率方面的潜力。
华硕无畏 14 AI 版 2025 笔记本电脑:内置 "小硕知道"AI 智能助手,提供离线问答、本地知识库学习、疾速概括文档内容等丰富功能(67)。该产品通过软硬件的深度协同,为用户带来前所未有的智能交互体验,成为 AI PC 领域的创新代表。
未来智能 AI 耳机:通过接入大模型,提供实时语音交互、会议转写、同声传译等功能,同时支持个性化知识库构建,成为用户的 "听觉代理"(69)。该产品不仅提升了耳机的功能价值,也重新定义了可穿戴设备在 AI 时代的角色和定位。
6.2 智能家居与生活
易微联 "AI + 智能硬件" 解决方案:通过端云协同架构和行业大模型,实现了设备的智能化联动,如 AI 视觉摄像头识别宠物挠门、拆家等行为,联动智能插座切断危险电源(16)。该解决方案将传统家居设备升级为智能互联的生态系统,为用户创造更安全、更舒适的居住环境。
中国移动具身智能家庭服务机器人:包括机器狗小力、轮式机器人小佳等多款产品,具备自主智能和移动能力,为家庭提供物流配送、情感陪伴、健康管理等多种服务(15)。这些机器人不仅展示了具身智能在家庭场景中的应用潜力,也为解决老龄化社会中的陪伴和照护问题提供了新思路。
鱼跃医疗健康监测产品矩阵:包括持续葡萄糖监测系统 Anytime5 系列和搭载 AI 算法的 S 系列房颤血压计等产品(33)。这些产品通过 AI 技术实现了健康数据的智能化分析和管理,为用户提供更全面的健康监测和管理服务。
6.3 智能驾驶与交通
滴滴自动驾驶与广汽埃安合作的 L4 级自动驾驶车型:搭载滴滴自动驾驶全栈自研、自主可控的高性能计算平台虎鲸,GPU 算力超过 2000 TOPS,CPU 达 48 核(23)。该车采用激光雷达、摄像头、4D 毫米波雷达等多传感器异构探测与前融合的方式,能实现 360° 全场景、全工况感知识别(23)。这一合作案例展示了自动驾驶技术的商业化进展和量产能力。
小鹏汽车自动驾驶基座模型:在 CVPR 2025 上,小鹏汽车展示了其自研的业界首个超大规模自动驾驶基座模型,该模型能够在没有任何规则代码托底的情况下,展现出丝滑地加减速、变道绕行、转弯掉头、等待红绿灯等基础驾车技能(24)。这一技术突破展示了大模型在自动驾驶领域的应用潜力,为实现更安全、更智能的驾驶体验提供了新思路。
英伟达 Blackwell Ultra GB300 芯片:在 GTC 2025 上宣布全面量产,其 AI 性能较前代 Hopper 架构提升 40 倍,并首次将全水冷散热系统引入车规级服务器设计,显著提升了高负载下的稳定性(22)。这款芯片的推出展示了 AI 芯片技术的快速迭代和性能突破,为智能驾驶和其他高性能计算场景提供了强大的硬件支持。
6.4 医疗健康与福祉
智慧眼联合华为 "砭石 + DeepSeek 双引擎医疗智能一体机":基于昇腾 AI 芯片构建算力底座,创新性地将 "AI 中台、数字人、砭石大模型、DeepSeek" 无缝结合,覆盖医保智能审核、临床辅助决策、智能导诊、病历生成等数十个医疗健康智能场景(29)。该产品展示了 AI 技术在提升医疗服务效率和质量方面的巨大潜力。
心之声 DeepLife 生命体征大模型:全球首个生命体征大模型,突破性地实现了对家用医疗器械、可穿戴设备全场景生命体征数据的直接解析,为用户提供呼吸、循环、神经、消化等 9 大系统的实时风险评估与个性化健康管理服务(35)。该模型的推出标志着 AI 医疗从辅助诊疗迈向主动健康守护的新时代。
联影医疗 NeuMR Universal 3.0T 双能磁共振:搭载双能梯度、天眼智能定位、金字塔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实现了从硬件到成像的全链条革新,为快速成像、高清成像、功能成像和定量成像提供了全新支撑(34)。这一高端医疗设备展示了 AI 技术在提升医疗诊断准确性和效率方面的重要作用。
七、结语:AI 硬件的未来图景与行动建议
7.1 未来发展趋势总结
AI 硬件作为连接人与 AI 的重要桥梁,正经历从单点工具到系统智能的深刻变革。通过对开发者、投资者和终端用户三个视角的全面分析,我们可以总结出以下几个关键趋势:
技术融合加速:AI 技术与硬件设备的深度融合正在重塑各类产品的功能和形态。从智能家居到智能医疗,从智能驾驶到智能办公,AI 硬件正以多样化的形态和功能渗透到人们生活和工作的方方面面(70)。
场景深化与垂直细分:AI 硬件的应用场景正从通用场景向垂直细分领域深化,针对特定行业和场景的专用解决方案将成为主流(7)。这种场景深化将带来更精准的用户需求满足和更高的商业价值创造。
开放生态与平台化:AI 硬件的发展将越来越依赖开放生态和平台化战略,企业通过开放 API、开发工具和生态资源,吸引更多开发者参与,共同构建完整的 AI 硬件生态系统(64)。
价值重心转移:AI 硬件的价值将从单纯的硬件性能转向 "硬件 + 软件 + 服务" 的综合体验。终端厂商将从一次性销售走向 "硬件 + 服务" 并重,订阅收入比重持续上升,推动终端盈利结构向 SaaS 逻辑演化(64)。
7.2 不同角色的行动建议
针对开发者、投资者和终端用户,我们提出以下行动建议:
对开发者的建议:
聚焦垂直场景:选择特定行业或应用场景深耕细作,打造端到端的解决方案,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35)。加强技术整合:掌握多领域技术知识,包括 AI 算法、硬件设计、嵌入式系统等,提升跨领域整合能力(58)。重视用户体验:从用户需求出发,设计简洁、直观、高效的交互方式,降低技术使用门槛,提升用户满意度(70)。参与开放生态:积极参与开源社区和开放平台,利用现有资源加速产品迭代和创新(58)。对投资者的建议:
关注技术壁垒:优先投资具有核心技术和专利壁垒的企业,降低技术迭代风险(22)。重视商业模式:选择具有清晰商业模式和盈利路径的企业,避免过度依赖概念和预期的项目(70)。分散投资组合:将资金分散投资于不同细分领域、不同发展阶段的企业,降低单一领域或企业的风险(43)。长期投资视角:AI 硬件行业的发展是一个长期过程,投资者应具备长期投资视角,避免短期投机行为(43)。对终端用户的建议:
理性评估需求:根据自身实际需求和使用场景选择合适的 AI 硬件产品,避免盲目跟风(70)。关注数据安全:选择注重用户隐私保护和数据安全的产品和服务,了解其数据使用政策和安全措施(29)。积极反馈体验:向厂商反馈产品使用体验和改进建议,参与产品迭代和优化过程(70)。持续学习适应:保持对新技术的学习和适应能力,充分发挥 AI 硬件的功能和价值(42)。7.3 共同塑造 AI 硬件的未来
AI 硬件的未来不仅取决于技术的进步,还取决于我们如何共同塑造和引导其发展方向。政府、企业、研究机构和社会组织应共同努力,建立健全的法律法规和伦理准则,推动 AI 硬件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同时,也需要加强公众教育和参与,提高全社会对 AI 技术的认知和理解,共同创造一个更加公平、包容、安全的 AI 硬件应用环境。
对于开发者、投资者和终端用户而言,AI 硬件的发展既是挑战也是机遇。通过积极参与、理性思考和创新实践,我们可以共同塑造 AI 硬件的美好未来,让 AI 技术更好地服务于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在这个 AI 硬件蓬勃发展的时代,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场景的不断拓展,AI 硬件将为我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更多惊喜和价值,开启一个更加智能、高效、美好的未来。
参考资料
[1] AI Advancements in 2025 Hardware & Infrastructure - AI Insight https://aiinsight.blog/ai-advancements-in-2025-hardware-and-infrastructure
[2] AI Chips Market Size, Trends, and Growth Forecast 2025-2032 | Times Square Reporter https://timessquarereporter.com/news/ai-chips-market-size--trends--and-growth-forecast-2025-2032
[3] 中国AI硬件市场今年将首破万亿元,未来五年还会持续高增长_第一财经
http://m.toutiao.com/group/7527516137198780955/?upstream_biz=doubao[4] 踩中AI服务器风口 PCB业绩爆发_21世纪经济报道
http://m.toutiao.com/group/7529526856203174443/?upstream_biz=doubao[5] 2025 CIC中国智慧生活大会“AI+智能硬件融合发展论坛”成功召开_中国生活消费网
http://m.toutiao.com/group/7527879762828689955/?upstream_biz=doubao[6] ai算力狂潮下的硬件市场变局|服务器组件2025q1增长62%
https://blog.csdn.net/zhuzongpeng/article/details/148677381[7] AI基础设施与出海产业链深度掘金策略 2025年7月16日盘面上资金主要集中在业绩方向,其中光模块、PCB、铜缆连接、服务器电源等AI基础建设方向领涨,并扩散...
https://xueqiu.com/8200057526/342711279[8] 科技周报|AMD将重启AI芯片对华销售,宇树科技启动上市辅导_第一财经
http://m.toutiao.com/group/7529033252997267978/?upstream_biz=doubao[9] 2025年中国AI硬件市场全景洞察:数据趋势与竞争格局深度解析_报告大厅
https://m.chinabgao.com/info/1278401.html[10] Top 7 AI-Powered Personal Assistant Gadgets for 2025 https://techalmirah.com/ai-powered-personal-assistant-gadgets/
[11] Samsung Brings New AI Power to Its Interactive Display at Bett 2025 – Samsung Global Newsroom https://news.samsung.com/global/samsung-brings-new-ai-power-to-its-interactive-display-at-bett-2025
[12] 2025年,您需要一款真正的AI智能鼠标!真正的一站式办公助手!_声云智能
http://m.toutiao.com/group/7520590550802727464/?upstream_biz=doubao[13] ProArt 创16 2025轻便高效让创作无拘无束,硬核创作者的理想选择_ASUS华硕西南
http://m.toutiao.com/group/7512710306070643226/?upstream_biz=doubao[14] 科技先锋蓄势待发:dynabook 商务尊爵系列2025 AI PC Portégé Z40L-N 笔记本电脑震撼登场_乌鲁木齐晚报
http://m.toutiao.com/group/7520089630922834444/?upstream_biz=doubao[15] 中国移动家庭服务机器人开启未来家居新范式-新华网
http://www.zj.xinhuanet.com/20250430/0e684ff08ae3404a9957c7d1d3df3e12/c.html[16] 易微联ai+解决方案:大模型赋能智能硬件
https://www.coolkit.cn/%e6%98%93%e5%be%ae%e8%81%94ai%e8%a7%a3%e5%86%b3%e6%96%b9%e6%a1%88%ef%bc%9a%e5%a4%a7%e6%a8%a1%e5%9e%8b%e8%b5%8b%e8%83%bd%e6%99%ba%e8%83%bd%e7%a1%ac%e4%bb%b6/[17] 2025 年上半年 AI 教育智能硬件:技术迭代与生态重构的破局之战-36氪
https://36kr.com/p/3362531075491845[18] 看完 CES 2025 上的这 10+ 个新产品,我现在就想买到它们|ces|墨水屏|手机|笔记本电脑|键盘_手机网易网
http://m.163.com/dy/article/JLUNMK6905119NPR.html[19] In-Vehicle Computing for Autonomous Vehicles | NVIDIA https://www.nvidia.com/en-us/self-driving-cars/in-vehicle-computing/
[20] Self-Driving Cars Technology & Solutions | NVIDIA Automotive https://www.nvidia.com/en-us/self-driving-cars/?srsltid=AfmBOoq2mbkbhHSzqyR2NCie4-7yZAMuHRIrKVfPWgVXsgIEPU92YYhw
[21] 洞察2025 CES | AI加持,自动驾驶是“重头戏”-CSDN博客
https://blog.csdn.net/weixin_55366265/article/details/145273004[22] 【文章】芯片“战争”白热化,算力竞赛下谁能主宰智能汽车的未来?_车家号_汽车之家
https://chejiahao.m.autohome.com.cn/pingan/chejiahao/detailinfo/19702716[23] 【文章】滴滴广汽L4新车亮相,中国自动驾驶技术迈向全球第一梯队_车家号_汽车之家
https://chejiahao.m.autohome.com.cn/pingan/chejiahao/detailinfo/19913334[24] CVPR 史上首次!中国车厂主讲 AI 大模型,自动驾驶也玩 Scaling Law?不去今年的 CVPR 不知道,原来 - 掘金
https://juejin.cn/post/7516401277351673883[25] 联想与Nuro达成合作,基于NVIDIA DRIVE加速自动驾驶技术落地_凤凰网
https://auto.ifeng.com/c/8hsccju97Sv[26] 黑武士001来啦!我们做了一款自动驾驶硬件-CSDN博客
https://blog.csdn.net/CV_Autobot/article/details/148038763[27] 2025年汽车智驾大爆发!华为、小鹏领衔,l3级自动驾驶成标配?
https://www.dongchedi.com/article/7469227412984562215[28] AI for Medical Devices and SaMD in 2025 https://www.scnsoft.com/healthcare/medical-devices/artificial-intelligence
[29] 智慧眼联合华为发布全栈国产医疗智能一体机
http://m.163.com/dy/article/JR3V2CIN053169JN.html[30] 破局医疗数字化 从单点工具到“AI一体机”的跃迁_光明网
http://m.toutiao.com/group/7519696984681218614/?upstream_biz=doubao[31] 具身智能机器人、手术机械臂、ai医生……众多“尖板眼”亮相2025年世界大健康博览会
http://m.cnhubei.com/content/2025-04/08/content_19083644.html[32] 讯飞晓医拓展ai健康服务新场景,正式上线海尔纯境关爱屏!
http://m.163.com/dy/article/JS7V2M300514R9KE.html[33] 鱼跃发布会推出30余款新品,AI生态驱动医疗健康数智化革命_家庭医生在线
http://m.familydoctor.com.cn/202504/3435496.html[34] 国匠创新 智领健康——东软医疗亮相2025中国医学装备大会_手机新浪网
https://tech.sina.cn/2025-03-13/detail-ineppeuk4742868.d.html[35] 心之声发布全球首个生命体征大模型DeepLife,打造24小时AI家庭医生—新闻—科学网
https://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5/4/542840.shtm[36] Generative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in Healthcare Market 2025-2033 https://www.reportsandinsights.com/report/generative-artificial-intelligence-in-healthcare-market
[37]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 in Healthcare Market Growth, Drivers, and Opportunities https://www.marketsandmarkets.com/Market-Reports/artificial-intelligence-healthcare-market-54679303.html
[38] ai医疗龙头股2025终极对决:8大黑马谁将通吃万亿赛道?社保百亿调仓路线图首曝光。
https://emcreative.eastmoney.com/app_fortune/article/index.html?artCode=20250216160313416178020&postId=1517141028[39] 2025年中国AI医疗器械行业产业链图谱、产业环境、市场规模及未来趋势研判:产业发展环境不断优化,AI医疗器械获批上市数量日益增多[图]_智研咨询
https://www.chyxx.com/industry/1227662.html[40] ai医疗革命加速!2025两会引爆10倍增长,万亿市场谁主沉浮?2025年全国两
https://mguba.eastmoney.com/mguba/article/0/1522164932[41] 2025年医疗器械行业深度分析:AI医疗重构诊疗流程,效率与市场增长下的投资机会 - 报告精读 - 未来智库
https://www.vzkoo.com/read/20250519045aa314986349646609a02b.html[42] 2025年AI对医疗健康行业的趋势影响|临床|医疗|行业|技术|健康|-健康界
https://www.cn-healthcare.com/articlewm/20250711/content-1653600.html[43] 2015-2025:中国AI医疗投资十年沉浮录_钛媒体APP
http://m.toutiao.com/group/7529876627795411456/?upstream_biz=doubao[44] 2025年医疗+ai行业现状与发展趋势分析:正在重塑诊断、治疗、预防的每一个链条
https://m.10jqka.com.cn/20250317/c666748681.shtml[45] Automotive AI Chipset Market Size, Trends 2025 to 2035 https://www.futuremarketinsights.com/reports/automotive-ai-chipset-market
[46] AI Chip Statistics 2025: Funding, Startups & Industry Giants - SQ Magazine https://sqmagazine.co.uk/ai-chip-statistics/
[47] 智能驾驶之高算力芯片规模浅谈根据多份行业报告及市场分析,2025年全球自动驾驶高算力芯片市场规模预计在100
https://xueqiu.com/7102870913/337897084[48] 中信证券智能驾驶投资框架2025:“智驾平权” 的两条投资主线|芯片_新浪财经_新浪网
https://finance.sina.com.cn/stock/hkstock/ggscyd/2025-02-12/doc-inekfhca1724801.shtml[49] 2025年中国无人驾驶产业链图谱及投资布局分析(附产业链全景图)_中商产业研究院
http://m.toutiao.com/group/7529706161994678819/?upstream_biz=doubao[50] 【文章】2025展望:没有智驾的车将成为「异类」_车家号_汽车之家
https://chejiahao.m.autohome.com.cn/pingan/chejiahao/detailinfo/19103362[51] 光大证券:高阶智驾下沉趋势下智驾soc成黄金赛道
https://emwap.eastmoney.com/a/202505273415036946.html[52] 激光雷达行业研究:高阶智驾最强β之一,业绩步入兑现期_手机新浪网
http://finance.sina.cn/2025-04-10/detail-inessuet9032670.d.html[53] AI大模型在智能驾驶应用中增加,有望推升这类芯片迎来爆发式增长
https://emcreative.eastmoney.com/app_fortune/article/index.html?artCode=20250212211823804118330&postId=1516008802[54] NVIDIA Unveils Groundbreaking AI Foundation Models and Tools at CES 2025 - StorageReview.com https://www.storagereview.com/news/nvidia-unveils-groundbreaking-ai-foundation-models-and-tools-at-ces-2025?amp
[55] NVIDIA’s New Tools Democratize AI at CES 2025 https://www.electronicsforu.com/special/nvidias-new-tools-democratize-ai-ces-2025
[56] AMD Announces “Advancing AI 2025” https://www.amd.com/en/newsroom/press-releases/2025-4-9-amd-announces-advancing-ai-2025-.html
[57] 涂鸦Wukong AI硬件开发框架超强兼容DeepSeek等大模型,助你打造爆款AI硬件_tuya t5-CSDN博客
https://blog.csdn.net/weixin_42614971/article/details/145639215[58] Wukong AI 硬件开发-TuyaOS-涂鸦开发者
https://iot.yatelian.com/cn/docs/iot-device-dev/ai-hardware?id=Kectwmx9isrgl[59] 直播|Tuya AI硬件开发平台开源啦!搭载超强AI能力,助力个人开发者打破技术壁垒-CSDN博客
https://blog.csdn.net/dQCFKyQDXYm3F8rB0/article/details/147466228[60] 联发科召开天玑开发者大会2025 让AI体验从新奇到好用-快科技-科技改变生活
https://news.mydrivers.com/1/1041/1041196.htm[61] NVIDIA 推出 Grace Blackwell 桌面系统,让每位 AI 开发者都能触手可及 | NVIDIA 英伟达博客
https://blogs.nvidia.cn/blog/nvidia-puts-grace-blackwell-on-every-desk-and-at-every-ai-developers-fingertips/[62] MDDC 2025发布天玑开发工具集:横跨AI应用与游戏开发的全家桶_中华网
https://m.tech.china.com/hea/articles/20250411/202504111659543.html[63] #歌尔#AR #开发者 #Ai 歌尔开发者大会,空间计算新生态为主题,硬件+OS+生态三位一体-抖音
https://www.iesdouyin.com/share/video/7528633542223482164/?did=
MS4wLjABAAAANwkJuWIRFOzg5uCpDRpMj4OX-QryoDgn-yYlXQnRwQQ&from_aid=1128&from_ssr=1&iid=
MS4wLjABAAAANwkJuWIRFOzg5uCpDRpMj4OX-QryoDgn-yYlXQnRwQQ&mid=7528633573432118066®ion=&scene_from=dy_open_search_video&share_sign=
5nJekPgOPzQXTAeVijfndkKv7kaweQzzrC.mYJ3oZ00-&share_version=280700&titleType=title&ts=1753193221&u_code=0&video_share_track_ver=&with_sec_did=1[64] 2025上半年AI终端百花齐放,如何跨越体验鸿沟?-36氪
https://m.36kr.com/p/3380992302635395[65] “超绝一代,颠覆战局!”2025雷神科技AI新品发布会震撼来袭-雷神官网-官方网站
http://www.thunderobot.com/new_detail?article_id=522[66] 别再造玩具,一起造有灵魂的 AI 硬件!_声网
http://m.toutiao.com/group/7524911291652227603/?upstream_biz=doubao[67] 告别传统交互,华硕轻薄本新品开启AI+PC新纪元|pc|华硕|处理器|电池容量|轻薄本新品|长续航|高通骁龙_手机网易网
https://www.163.com/dy/article/JO6JOI6F0518JFIQ.html[68] CES| 2025年有哪些AI 眼镜值得买?_手机新浪网
http://finance.sina.cn/cj/2025-01-11/detail-ineepzmi4874009.d.html[69] 给大模型一张真实的“脸”,四位AI+硬件创业者展望2025|ar|创业者|大模型|眼镜|苏建勋|软硬件_手机网易网
https://www.163.com/dy/article/JLPFORF805118DFD.html[70] 深度解析:2025年ai硬件突破引领技术革新
https://m.sohu.com/a/898216439_121924584/(注:原创不易,转载需要联系作者 懂点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