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口好牙,真是老天赏饭吃。老话说,牙好胃口就好,这话一点不假。可有人偏偏觉得,人老了掉牙是天经地义,甚至还有种奇怪的说法,说六十岁后牙掉得越多,人反而活得越久。这到底是真是假?别急着下判断,这其中的门道,远比我们想的要深。

你有没有想过,嘴里这几颗小小的牙齿,其实是你身体里最忠实的哨兵”?它们不会说话,却悄悄记录着你生活的点点滴滴。六十岁往后,牙齿的差距就拉开了。有人到了古稀之年依然一口好牙,吃嘛嘛香;有人却早早地满口空荡,只能靠稀粥度日。这差别,难道仅仅是运气好吗?非也。牙齿能否站好最后一班岗”,背后牵扯的是一整盘健康大棋。
真正的罪魁祸首,往往不是岁月本身,而是那看不见的牙周病。很多人以为刷牙勤快就万事大吉,却忽略了牙龈是否在悄悄发炎,牙槽骨是否在慢慢流失。牙齿就像一棵大树,牙龈和牙槽骨就是它赖以生存的土壤。土壤贫瘠了,树根松动,大树自然摇摇欲坠。这土壤”的健康,靠的是什么?是你全身的营养供给,是你对慢性病的控制,是你日复一日的生活习惯。你的身体是不是一个稳固的后方”,直接决定了前线”的牙齿能不能坚守阵地。
咀嚼,这件我们每天都在做的小事,其实意义重大。牙齿不好,食物只能囫囵吞枣,营养吸收大打折扣。身体长期得不到滋养,何谈健康长寿?更进一步说,咀嚼这个动作本身,就像在给大脑做健身操”。有研究指出,咀嚼功能的衰退,甚至和认知能力的下降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所以,一口牙的存亡,影响的远不止是口腔,它牵动着你的营养线,关乎着你的脑活力,甚至是你整个生命的质量。
归根结底,牙齿不是寿命的遥控器,却是一面诚实的镜子。它照出的,是你对自己身体的管理水平。别再轻信那些掉牙多反而长寿”的无稽之谈了。一个人老不老,看看他的牙口就知道;一个人能不能活得长久有质量,看看他是否珍惜自己的牙齿便明了。善待你的每一颗牙,就是善待你的未来。别让这位前线战士”孤军奋战,它的背后,站着的是你整个身体的健康长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