厨房里,王阿姨看着刚刚出锅的豆腐,习惯性地咬了一口,总觉得这口豆腐能补补身子。旁边的孙子悠闲地喝着牛奶,小声嘟囔着是不是牛奶更补。
其实,这个举动在不少家庭都非常常见。咱中国人对“补蛋白”有种天然的执念,尤其是老年人,总觉得吃豆腐、喝牛奶就够了,没想过到底补对没有。
可要是告诉你,豆腐其实并不是补蛋白的首选,牛奶的蛋白质也远没有你想得那么高,反而容易错失真正对身体有益的优质蛋白来源,你会不会有点难以接受?

真相可能颠覆你的很多认知。根据日前权威机构发布的蛋白质质量排行榜 ,一些在老年人心目中“常驻C位”的食物,却并非蛋白质补充的最佳选择。关于蛋白质补法,这些细节,很多人直到今天还没搞明白,总觉得只要“豆腐、牛奶、鸡蛋”轮番上阵,身体就不会差。
究竟哪些食物才是真正的优质蛋白奖牌得主?牛奶和豆腐为何没排进前列?老年人的饮食,又该怎么选,才能吃得值、补得对?
下面,带你一口气盘点那些被权威医学界公认的优质蛋白质TOP5,顺带看看老年人该如何聪明补蛋白,关键的第3个很多人都遗漏了。
中国营养学会发布的2022版《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 ,以及世界卫生组织关于蛋白质生物学价值(BV)、消化率修正氨基酸评分(DIAAS)等评判标准,都曾给过非常权威的数据。
蛋白质分高低,真不是嘴上说说,能不能被人体高效吸收才是关键。
蛋白质的生物学价值(BV) 和氨基酸评分(PDCAAS、DIAAS) 这两个指标,是目前国际公认的评价方法。大家每天在吃的“蛋白质”,归根结底讲求吸收率和必需氨基酸含量。
豆腐的BV大约是84 ,鸡蛋高达94 ,瘦牛肉、鱼类等基本也都在92-95 。牛奶虽然常被吹捧,但BV也就84-91 。排下来,鸡蛋、鱼虾、瘦牛肉、鸡胸肉才是真正站C位的食材。
豆腐落榜是因为,豆制品虽含蛋白,不过植物蛋白本就吸收率偏低,缺乏人体必需的“蛋氨酸”,即便“转化率”好一点的北豆腐,每块的优质蛋白质含量依然偏低。
至于牛奶,优点是含有丰富的钙,蛋白质虽不错但含量有限,吸收率也受乳糖耐受影响,涉及人群尤其是老年人,喝多了反而消化负担大。
权威榜单 常提及的优质蛋白TOP5是:鸡蛋、鱼类(尤其是深海鱼)、瘦牛肉、虾仁和禽类(鸡胸肉)。 像猪瘦肉虽也含优质蛋白,但脂肪含量相对高,不太推荐老人多吃。
不少人有个误区,就是“素食高蛋白更健康”,但其实,对于上了年纪的人来说,只有动物性蛋白质才能更好地防肌肉流失、骨质疏松等老年难题。
具体来看,真正适合老年人优先补充的蛋白质食物 这样排队:
鸡蛋 :被公认为“最优生物蛋白”,吸收利用率高达98% ,而且便宜量足,几乎不被浪费。每天一个鸡蛋,不用纠结胆固醇,主流医疗机构均已放宽建议。
鱼虾类 :深海鱼尤其富含DHA,蛋白质纯度高,BV值普遍在92以上 ,脂肪低、消化快,特别适合牙口欠佳的老人。
瘦牛肉或鸡胸肉 :蛋白质含量高,且富含铁元素,护心血管。牛肉的蛋白BV值可达92-94 ,而鸡胸肉脂肪极低,减肥老人也适合。
低脂奶制品 :每天适量低脂或脱脂牛奶,有助补钙的同时补充部分蛋白质,记住:若乳糖不耐受应减少摄入,可选酸奶。
大豆+小麦混合蛋白 :虽说单纯豆腐不推荐,但用豆制品和面食合理搭配,蛋白质互补,可以大幅提升吸收利用率,适合素食或肠胃敏感者。
不少研究显示,60岁以上的老年人,推荐每日蛋白摄入1-1.2克/公斤体重 ,分散到三餐中,避免晚上集中进食。
要补得对,吃法也很重要。毕竟,吸收率高才算真正“补到位”。
“三餐分散”原则 。每顿饭都要有蛋白质,光靠早饭喝牛奶、晚上下豆腐汤远远不够。
荤素搭配 。若只吃动物蛋白,肠胃压力大,建议蛋、鱼、瘦肉与豆制品、小麦搭配,达到蛋氨酸—赖氨酸互补 ,提升蛋白质营养价值。
烹调方式以蒸、炖、煮为主 ,这样可以最大程度保留蛋白质的结构,减少营养损失。
适当注意胆固醇和脂肪摄入 。虽说蛋黄已“洗白”,但老年人一天一个鸡蛋足矣。肉类注意去皮去脂,预防血脂升高。
别迷信保健品 。大多数蛋白粉并不适合平时食补的健康老人,食物蛋白更容易被吸收、利用。
其实,健康补蛋白远没想象的那么难,就是要改变“豆腐万能”“牛奶最顶”的老旧观念 ,一步步吃对东西,别再让错误习惯偷走健康。每天一点点的调整,长期坚持,肌肉、骨骼、免疫力都会悄悄变强。
吃得对,才起效。尤其上了年纪,真正的优质蛋白,鸡蛋、鱼虾、瘦禽肉,三餐不能缺,有条件多元化,既养身体,也防跌倒防疾病。
每个人具体需要还是有差异,身体有特殊疾病或者肾功能异常、乳糖不耐都要先找专业医生问诊,别盲目跟风。
健康其实就藏在餐桌上。如果你想让身体更强壮,从今天起,学会科学选蛋白,才能少走弯路。
本文为健康知识科普,结合权威资料和个人观点撰写,部分情节为方便表达和阅读理解进行了适当虚构与润色,内容仅供参考,不能替代医生诊断。如感不适,请及时就医。
参考资料:
1. 《中国食物成分表(第六版)》
2. 《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2022版)
3. WHO/FAO/UNU《蛋白质与氨基酸人体健康报告》
4. “蛋白质生物学价值”——中华预防医学会
5. 《蛋白质营养补充对老年群体肌少症影响研究》
6. 《优质蛋白对慢性疾病的防护作用分析》
7. 《实用老年医学》第3版
8. 《中国老年人膳食指导白皮书》2022
9. 《蛋白质消化率修正氨基酸评分(PDCAAS)》国家卫生健康委
10. 《中老年人血糖管理与营养干预研究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