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烟有害健康,长时间吸烟容易导致咽炎、支气管炎、慢阻肺、失眠、影响生殖功能、心血管疾病、骨质疏松甚至各种癌变的可能性[1]。吸烟及二手烟暴露都不利健康。我国每年 100 多万人因烟草失去生命,超过因艾滋病、结核、交通事故以及自杀死亡人数的总和。如不采取有效行动来大幅降低吸烟率,到 2030 年我国因烟草而死亡的人数将增至每年 200 万人,到2050 年将增至每年 300 万人[2] 。因此控烟及戒烟势在必行。不过由于烟草给人以欣快感,很多人想戒烟也是有一定难度的。
这里,我们倾力为戒烟者献计献策,从“四”个方面戒断烟瘾,奉上“八”个治疗方法供患者选择,可谓是“四面八方”来戒烟!
(一):生活方式调整
循序渐进,逐渐减少吸烟的次数,通常戒烟需要3个月左右。
扔掉所有与烟有关地物品,比如香烟、打火机、火柴和烟灰缸。
避免参与往常习惯吸烟的场所或活动。避免与烟瘾很重的人在一起。
餐后喝水、吃水果或散步,摆脱饭后一支烟的想法。
烟瘾来时,要立即做深呼吸活动,或咀嚼口香糖,避免用零食代替香烟,否则会引起糖尿病或肥胖。
21天可以养成一个习惯,争取21天戒掉一个习惯。坚决拒绝香烟的引诱,经常提醒自己,忍住不抽烟,后面就真的不会再抽烟了。
(二):中药饮片治疗
中医认为烟草属性“温燥”,而点燃的烟草则属性“热毒燥邪”,瘾君子在长期吸烟的过程中,会导致“肺气闭塞”,最终将至慢性虚损的“肺痿”,更会因为火热烟毒上熏灼伤肺液、煎炼成痰,而引发慢性阻塞性肺病、肺癌等等多种严重疾病。瘾君子在戒烟过程中常会出现一系列戒断症状,如焦躁、注意力不集中、失眠、疲倦、胸闷、皮肤瘙痒。
1. 中药汤剂疗法:痰热壅肺型应清热润肺、止咳化痰为主,予以炙冬花、炙紫菀各15g,补骨脂、清半夏、枇杷叶、前胡、茯苓、桔梗各12g,川贝母、射干各10g,干姜9g,橘红12g,肉桂6g,细辛3g。水煎服。每日服一剂,连续服不可间断。本处方不但能戒烟,也可治疗因年久吸烟导致的慢性支气管炎、咳嗽、哮喘,效果颇佳。燥热犯肺型应清热解毒,祛湿通络为主,予以鱼腥草30克、地龙、远志各15克,藿香、薄荷、甘草各10克,人参5克,水煎服,每日一剂,分5次饮服,效果颇佳[2]。
2. 中药茶饮疗法
取南瓜藤250克,洗净切碎,捣烂取汁,加红糖适量,开水冲后代茶饮。
取地龙、鱼腥草各12克,远志15克,加水500毫升,煎至250毫升,放凉之后,早晨空腹服用。
取绿茶、薄荷、藿香、甘草各等份,白砂糖少许,水煮当茶饮服,每日8~12次,连用2~3天。
(三):针灸疗法
针刺疗法:迎香、戒烟穴(列缺和阳溪穴连线中点)、合谷、神门、印堂、三阴交及足三里等穴。神门、印堂、内关三穴具有宁心安神作用。迎香穴局部治疗有通鼻醒神,三阴交、足三里具有调节脏腑气血作用,增加机体免疫作用。常规消毒后,用0.25*40mm的针灸针,快速进针,平补平泻,留针20分钟,每周2次[3]。十次为一个疗程。
耳穴疗法:针刺疗法选准耳部对应人体的口、肺、神门等穴位,备用穴:皮质下、内分泌、内鼻、肾上腺、咽喉。消毒后,用王不留行子或揿针贴于以上穴位,每天按压5~6次,如果烟瘾发作时,可以即刻指压耳穴,每次1分钟,起到戒断作用。夏天3天换1次,其他季节5天换1次,两耳交替。
穴位贴敷疗法:戒烟药贴肉桂、丁香、细辛各等份,研细末后备用,每次取0.5克医用凡士林调成膏状,或加少许酒做成药饼,贴敷于合谷穴及戒烟穴,外用穴位贴敷胶布固定,12小时后取下,连贴2~3次。贴上10分钟后,多数人可出现厌烟情况。
穴位按摩:取以上针刺穴位指压按摩,每个穴位按摩50次,每天2次。只要坚持,按摩持之以恒,在家也可以辅助起到治疗戒断症状、缩短戒烟时间的作用。
(四)心理干预
人身上的戒断症状一般一到两周即可消退,往往更难的是走过心理戒断这一关。一旦戒烟者在心理戒断期间再次沦陷,戒烟就以失败告终。要取得戒烟的最后胜利,关键在于是否能够断然远离香烟和成功抗御诱惑。必须坚定意志,抗御诱惑才会成功走过心理戒断关。而彻底闯心理戒断关,才会“柳暗花明又一村”。当然,如果自己无法做到,也可以寻助心理医生,进一步心理干预,达到戒烟目的。
原标题:《这份“四面八方”戒烟秘笈助你成功戒烟,快来领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