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爱吃零食不爱吃蔬果奶豆谷?这是很多爸爸妈妈育儿过程中常见的烦恼,“多吃蔬菜水果”“喝牛奶”“吃点粗粮”这些话,孩子听了也当耳边风。
怎样才能守住健康底线?作为营养师,今天就用《中国膳食指南2022》的科学推荐,结合多年实战案列,教你把这“蔬果奶豆谷”五大金刚,量化、巧搭配,真正变成孩子餐盘里的美味和营养!

一、指南核心推荐:吃多少?为什么非吃不可?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中指出,“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的食物多样饮食原则,是我国传统饮食文化的基础。想要孩子茁壮成长,蔬菜、水果、奶类、全谷物等食物是绝对基石。
但凡事都讲究适度搭配,合理摄入才是王道。这就需要宝妈们掌握几个基本常识:
蔬菜每天建议摄入300-500克, 深色蔬菜(深绿、红橙黄、紫黑色)尽量占一半以上,它们的的营养素密度通常比浅色蔬菜高出数倍。
水果每天建议摄入200-350克,水果提供宝贵的维生素C,能够增强抵抗力、促进铁吸收;像蓝莓的花青素、柑橘的类黄酮等能提供膳食纤维以及独特的抗氧化物质。
奶及奶制品建议摄入300-500克, 相当于1-2盒纯牛奶,或等量的无糖酸奶、奶酪。酸奶和奶酪也是很好的选择,尤其对于乳糖不耐受的孩子,酸奶更友好。
全谷物 & 杂豆每天建议摄入50-150克,这个量要占到孩子一天主食的1/3到1/2。全谷物和杂豆保留了珍贵的胚芽、麸皮和胚乳,是B族维生素、矿物质、膳食纤维和植物蛋白的富集地。它们提供持久稳定的能量,避免血糖大起大落,是肠道益生菌的“美食”,让孩子精力充沛,消化顺畅。
二、三餐融入小妙招:让孩子爱上健康味道!
知道了吃多少和为什么吃,接下来就是实战——把它们巧妙融入孩子的一日三餐,让孩子爱上健康味道!我总结了几个小妙招分享给大家。
一是循序渐进混搭法。全谷物口感偏硬,孩子经常出现不适应的情况,宝妈们可以从白米饭里少量添加糙米或燕麦开始,慢慢增加比例。同样的,也可以将孩子抗拒的某种蔬菜少量切碎混入肉饼、饺子馅、蛋炒饭中,不易察觉。
二是形状色彩趣味法。这也是时下很流行的方法,可以购买孩子喜欢的模具,用模具把水果蔬菜切成可爱形状(像星星、小熊等),做色彩丰富的蔬菜杂粮饭团;把不同颜色的蔬果串成“彩虹串”。让孩子们把吃饭当成一件有意思的事情。
三是亲子厨房魔法课。儿童天性好动,爱探索,除了外出上各种实践课,其实做饭也能激发孩子的探索欲。宝妈宝爸们可以带着孩子一起洗菜、择菜、制作简单的食物(如拌沙拉、包饭团、打蔬果奶昔)。提升孩子们的参与感与获得感。
四是榜样力量无穷大。你皱着眉头咽青菜的样子,娃全看在眼里。想让孩子爱上健康食物?戏精爸妈请准备,咱们用“沉浸式吃播”征服小饭渣!爸爸妈妈带头津津有味地吃各种蔬菜、全谷物、豆制品,孩子自然会看在眼里,学在心里。
最后记住一句话:“餐餐蔬菜深色半,水果加餐拳头量;奶类早晚不能落,主食粗粮添力量;豆子坚果常相见,孩子健康有保障!”
把《中国膳食指南2022》的科学推荐,化作孩子餐桌上看得见、吃得香的美味,就是最棒的健康投资!行动起来,从下一餐开始,为孩子筑牢营养满满的成长基石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