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生气的时候,我可以试试深呼吸,就像给情绪‘降降温’呢!”刚结束互动游戏的小学生杨伊一分享着自己的“情绪彩虹卡”,兴奋地和妈妈分享收获。7月17日,紫阳社区妇联精心策划开展了“ 小小少年‘心’力量,阳光成长不迷茫”心理健康教育讲座。20余名青少年和家长齐聚一堂,在轻松互动中学习“我的情绪我做主”的小秘诀。
活动特别邀请到家庭教育高级讲师马瑞老师,她深知青少年正处在情绪感知的敏感阶段,特意将专业知识融入趣味互动中。讲座一开始,马老师就用“情绪小妈咪”故事打破了拘谨——通过模仿不同情绪的表情和动作,让孩子们抢答对应的情绪名称。“是开心!”“不对,这是有点委屈!”孩子们争先恐后地举手,现场瞬间变成了欢乐的课堂。
在“在摆脱不良的情绪,做情绪小管家”环节,马老师拿出彩色便签纸,让孩子们写下最近的小烦恼。“作业太多总写不完”“怕考试考不好”“好朋友不理我了”……一张张便签被贴在“烦恼树”上,马老师逐一点评,用“把大烦恼拆成小步骤”、“适当的运动”、“找家人朋友们倾诉”等方法,帮孩子们给烦恼“瘦身”。当听到“好朋友不理你时,可以试着说‘我有点难过,是不是我哪里做得不好呀’”时,孩子们若有所思地点点头,悄悄把这句话记在了心里。
“孩子总爱发脾气,我们该怎么引导?”“发现他最近不爱说话,是不是有心事?”面对家长们的困惑,马老师拿出精心准备的“亲子沟通锦囊”:“蹲下来和孩子说话,不只是身体姿势,更是态度上的平等。比如孩子哭闹时,先抱抱他说‘我知道你现在很难受’,比立刻批评‘不许哭’更有效。”她还提醒家长,要像观察天气一样关注孩子的情绪变化,“持续的沉默、突然的暴躁,可能都是他们发出的‘求助信号’,陪伴比说教更重要。”
讲座尾声,紫阳社区妇联执委告诉孩子可以每天记录“情绪手账”,鼓励他们记录每天的情绪变化和管理小尝试。“希望孩子们能带着这些方法,在成长中少一些迷茫,多一份从容。”
“以前总觉得孩子还小,没什么‘心理问题’,今天才明白,教会他们管理情绪,比考100分更重要。”家长马巧莉拿着讲座的笔记,认真地和马瑞老师交流心得。
下一步,紫阳社区妇联还将推出“心灵树洞”信箱、亲子心理剧等系列服务,用贴心的陪伴和专业的引导,为孩子们撑起一片晴朗的心灵天空,让每一颗少年心都能充满力量,在成长的道路上不迷茫、不慌张,向阳而生。
原标题:《小小少年‘心’力量 阳光成长不迷茫丨紫阳社区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讲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