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场跨越12年的医疗援藏接力:“我和母亲做了一样的选择”

hqy hqy 发表于2025-08-01 17:33:12 浏览28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来源:【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

“时隔12年,我和母亲做出了一样的选择,也来到了西藏这片土地。”7月18日,北京市顺义区医院心胸外科副护士长金卓抵达拉萨市尼木县人民医院,即将开启她为期一年的援助。12年前,她的母亲卓贞顺,也曾跟随援藏队伍,走进这片土地。

“我的母亲也是一名医务工作者,她是北京儿童医院顺义妇儿医院的产科主任。2013年,51岁的她对我和父亲说,‘我要去援藏了!’”金卓告诉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她的母亲是顺义区首批援藏干部,当时去的是西藏当雄县人民医院。

2013年,金卓(左)到西藏探望母亲。受访者供图

当雄县平均海拔4200米,尽管条件艰苦,但卓贞顺很快就适应了当地的环境,除了白天的工作,她还常常在夜里整理病历、编写培训手册;在风雪天,顶着严寒出诊,为藏族同胞接生新生命。

“妈妈总说,当雄县的星空特别亮,藏族同胞的笑容特别暖。”金卓还记得去西藏探亲时,母亲牵着她的手走在当雄县的街道上,指着产房说:“这里的产妇需要更规范的产检,孩子们需要更安全的出生环境。我们多做一点,他们的希望就多一分。”

母亲在雪域高原的坚守与热忱像一颗种子,悄悄在金卓心里扎了根。“从穿上护士服的那天起,我就知道,学医不只是一份职业,更是一份责任。”金卓说。

2025年,当北京市第十一批援藏干部选拔启动时,金卓毫不犹豫地报了名。最终,她成功入选,并成为顺义区援藏医疗队队长,远赴西藏担任拉萨市尼木县人民医院常务副院长,负责医院日常主要业务。

“妈妈说,援藏是‘用脚步丈量责任,用生命温暖生命’,现在我想亲身体验这份重量。”虽然援藏地点从母亲援助的当雄县换成了尼木县,但金卓的行囊里装着一份特殊的“任务”——她带了一部相机,计划在工作之余,重走母亲当年走过的路,拍摄当雄县的变化。

从2013年到2025年,卓贞顺、金卓母女二人接力奔赴雪域高原。12年来,一批批援藏医疗队员带着赤诚之心,在西藏的县乡医院、牧区的帐篷里留下足迹。他们不仅救治患者,更注重“传帮带“,为当地培养了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

本文来自【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您阅读本篇文章共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