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蛋是日常饮食中最常见的食材之一,但关于"吃蛋黄还是蛋白更好"的争论一直存在。
有人说蛋黄胆固醇高,吃了容易得心血管疾病;也有人说蛋黄营养丰富,丢掉太浪费。
到底谁对谁错?今天我们就来科学分析一下!
1
蛋黄vs蛋白,营养大比拼
蛋白:低热量高蛋白
蛋白的主要成分是水和蛋白质,几乎不含脂肪和胆固醇,热量极低(一个蛋清约17大卡),适合健身增肌或需要控制热量摄入的人群。
蛋黄:营养密度更高
蛋黄虽然胆固醇含量较高(一个蛋黄约185mg胆固醇),但它也是营养宝库,包含:
✅ 优质脂肪(包括对大脑有益的Omega3)
✅ 维生素A、D、E、K(蛋白几乎没有)
✅ 胆碱(促进大脑和肝脏健康)
✅ 叶黄素和玉米黄素(保护眼睛,预防黄斑病变)
如果只吃蛋白,相当于扔掉了鸡蛋70%的营养!
2
蛋黄胆固醇高,真的不能吃吗?
过去几十年,医学界曾认为"饮食中的胆固醇会直接升高血液胆固醇",因此建议限制蛋黄摄入。但最新研究表明:
✅ 人体胆固醇主要靠自身合成(约70%),饮食摄入影响较小
✅ 对大多数人来说,每天吃12个全蛋不会显著影响血脂
✅ 蛋黄中的卵磷脂还能帮助调节胆固醇代谢
不过,以下人群仍需注意蛋黄摄入量:
⚠ 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患者(基因导致胆固醇代谢异常)
⚠ 严重心血管疾病患者(需严格控脂)
⚠ 糖尿病患者(部分研究显示过量可能不利)
3
健康吃蛋的4个建议
1. 普通人每天12个全蛋没问题(包括蛋黄),健身人群可适当增加蛋白
2. 少油烹饪:水煮蛋、蒸蛋比煎蛋更健康
3. 特殊人群咨询医生:如高血脂患者可隔日吃一个蛋黄
4. 别吃生蛋:不仅吸收率低,还有沙门氏菌风险
结语
除非有特殊健康问题,普通人完全没必要扔掉蛋黄。
它的丰富营养是蛋白无法替代的,合理搭配才是关键。
文章来源科普中国,侵权联系删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