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镇痛周:聚焦慢性病疼痛,专家共话“无痛”社区

hqy hqy 发表于2025-07-14 13:10:14 浏览4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今年10月21日至27日是中国镇痛周。为进一步加强公众对慢性病疼痛风险的认知,更为全面地普及慢性病疼痛预防和管理相关知识,近日,“关注慢性病疼痛,共建‘无痛’社区”科普活动在江宁路街道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举行。

提升居民健康素养

积极预防、科学应对疼痛问题

中国镇痛周:聚焦慢性病疼痛,专家共话“无痛”社区 第1张

活动中,多位专家就中老年人常见疼痛的类型、慢性病叠加疼痛的风险及危害、慢性病疼痛的预防和管理等话题进行探讨,帮助提升居民尤其是中老年居民健康素养,使其积极预防、科学应对疼痛问题。

专家指出,慢性疼痛作为困扰老年人的最常见病种,发病率极高,但多数老年人对于发生疼痛的风险认知仍然不足。

中国镇痛周:聚焦慢性病疼痛,专家共话“无痛”社区 第2张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新华医院疼痛科副主任医师袁宏杰表示:“老年人常见的慢性疼痛包括颈肩腰腿部的疼痛、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糖尿病周围神经痛和肿瘤相关疼痛等,以带状疱疹后神经痛为例,大众一般认为带状疱疹是皮肤病,但患有带状疱疹的老年人更容易患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疼痛持续时间更长、更严重,对于带状疱疹及其后神经痛,需要给予足够的重视。”

带状疱疹俗称缠腰龙、蛇缠腰、生蛇等,是一种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感染性皮肤病。超过90%的成人体内潜伏有水痘-带状疱疹病毒。随着年龄增长,免疫功能逐渐下降,病毒会再激活引发带状疱疹。

袁宏杰强调:“广大居民对于带状疱疹应具备两个基本认识。其一,老年人需谨防带状疱疹后神经痛。这种疼痛非常剧烈,有的时候疼痛能长达三个月、六个月,甚至两年、三年。所谓预防,即保持人体免疫处于相对良好的状态。具体而言,平时要注意休息,避免过度疲劳,确保充足的营养摄入,保持愉悦的心情,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这样有助于降低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发生几率。其二,目前带状疱疹已有相应疫苗可供预防,通过接种疫苗的方式能够减少带状疱疹的发生。”

中国镇痛周:聚焦慢性病疼痛,专家共话“无痛”社区 第3张

当中老年常见的慢性疾病如心血管疾病遇上带状疱疹此类感染性疾病,将面临更大的健康风险。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高血压科主任王继光指出:“中老年人是慢性病和感染性疾病的高风险人群,中老年人慢性病共病风险高,我国约80%老年人患有慢性病,而65岁及以上老年人中有50%患有共病。与一般人群相比,心血管疾病患者罹患带状疱疹风险更高。心血管疾病叠加带状疱疹可能会增加患者的疼痛风险,还可能导致疾病难以控制。进入秋季以后,老年人需要预防的最常见感染性疾病包括流感、肺炎和带状疱疹等。”

秋冬季节谨防感染性疾病

预防接种降低疾病风险

秋冬季节来临,气温逐渐降低,寒气更易侵袭,这一时期正是各类感染性疾病的高发时段。对于中老年人尤其是患有慢性病的中老年人群体来说,更需要重视流感、肺炎、带状疱疹等感染性疾病的发病风险。

王继光指出,当前中老年人疾病预防意识仍相对薄弱,接种疫苗并非儿童的“专利”,中老年人同样也能通过预防接种方式保障身体健康,积极预防和管理。一方面,可以通过提高基础抵抗力,清淡饮食,适度锻炼等方式加强疾病预防能力;另一方面,接种疫苗也是疾病预防的一种有效措施。

中国镇痛周:聚焦慢性病疼痛,专家共话“无痛”社区 第4张

彭浦新村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分管主任陈晨指出,预防同一种疾病可选择的疫苗种类有所差异,比如有免疫功能缺陷或者免疫抑制疾病的患者,应尽量避免使用减毒活疫苗,优先选择灭活疫苗或重组蛋白疫苗。

同时,陈晨介绍道:“医防融合是促进中老年疾病预防的关键,我们依托信息化手段,为辖区居民建立健康档案,为签约居民进行健康评估,并针对性推送个性化健康科普,力求更好地推动医防融合,实现疾病关口前移。”

上观号作者:上海静安

特别声明:本文经上观新闻客户端的“上观号”入驻单位授权发布,仅代表该入驻单位观点,“上观新闻”仅为信息发布平台,如您认为发布内容侵犯您的相关权益,请联系删除!

群贤毕至

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