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文内容基于公开数据与权威指南结合个人观点撰写,图片均来自网络,如涉及版权或人物侵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本文意在科普健康知识,如有不适请线下就医,欢迎关注、收藏。
每天只花十分钟,不吃药、不打针、不用器械,咱们就能帮身体做一件事——那就是深呼吸。
很多人觉得这不过是呼吸罢了,习惯了从早到晚无意识地呼吸,根本没把“深呼吸”当回事。但实际上,日常那些我们忽略的小动作,往往藏着大门道。
深呼吸不是摆姿势,它背后确实有不少科学依据,甚至不少国家已经把它列入慢性病辅助管理的推荐方式之一。
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规律地做深呼吸练习,不仅能帮人缓解紧张、改善睡眠,还有可能对心肺健康和肠道功能带来意想不到的好处。
深呼吸,调好神经不焦虑
很多人上了年纪之后,总觉得心里发紧、烦躁、晚上睡不好觉。这些不舒服,有时候不是病,而是身体的神经系统有点“乱套了”。
咱们的神经有两大类:一种是负责让人兴奋、警觉的,一种是让人放松、恢复的。人在紧张、压力大的时候,负责“刹车”的那套系统就会被压得喘不过气。
有研究发现,深呼吸能有效调节这两种神经之间的平衡,尤其是对心率和情绪的影响非常明显。深呼吸时,身体就像踩下刹车,能把心跳、血压、呼吸都拉下来,让整个人进入放松的状态。
常年坚持这样做,慢性焦虑、失眠、容易上火的毛病可能都会有所缓解。
有的人晚上睡觉总是翻来覆去,明明累得很,却一闭眼就胡思乱想。这种情况,其实可能是神经太兴奋了,哪怕身体累了,大脑还在转。
此时不妨安静坐下,闭上眼睛,慢慢地吸气5秒,吐气5秒,重复十分钟。这个节奏会帮身体进入安定状态,像是给紧绷的弦松松劲。
不少睡前烦躁的朋友,试过这方法后发现,确实更容易安稳入睡了。
深呼吸,肺活量或许会慢慢提升
很多人退休后喜欢锻炼,但一爬坡、一上楼就觉得喘不上气,胸口发闷。这其实和肺活量有关。
随着年龄增长,肺功能会自然下降,呼吸变浅、效率变差,身体获取氧气的能力也跟着变弱。这时,仅靠走路或快步走可能还不够,练习深呼吸,反倒能起到额外的帮助。
深呼吸训练能让肺部更多地打开,帮助气体进入更深的肺泡。长期这样做,就像给肺部做“扩展运动”。有权威研究指出,这样的练习能提高肺泡的通气率,减少肺部残气,让呼吸变得更有力、更顺畅。
中医也讲“肺主气”,肺的功能不单是呼吸那么简单,它还和气血的运行、身体的抗病能力密切相关。肺气强了,人自然不容易气短、咳嗽、乏力。
有些老年人秋冬一到就容易感冒、咳嗽,也可能是肺气不足,阳气衰弱。深呼吸是很温和又实用的方式,既不用奔波,又不会伤身,是很适合家中坚持的小习惯。
如果觉得静坐呼吸太单调,可以搭配一些简单的动作,比如配合抬臂、扩胸,每天早上或傍晚做个十分钟,不累也见效。
别小看这点“气功式”锻炼,它既不花钱,又能在家做,不失为一项值得推广的生活方式。
深呼吸,或能改善肠道通畅度
很多人没想到,呼吸和肠道还有关系。可实际情况是,长期肠道不通畅、便秘、腹胀这些问题,和身体的放松程度、腹部血流、肠蠕动速度都有关系。而深呼吸,恰恰能在这些方面起到作用。
每次深呼吸时,腹肌、膈肌都会随着呼吸有节奏地上下移动,这种自然的“按摩”能刺激腹部器官,促进肠道蠕动。尤其是吸气时膈肌下压,呼气时放松,像是带动了一次肚子里的“小运动”。
不少便秘困扰的人,尝试用腹式呼吸配合规律作息后,肚子不再那么胀,排便也顺畅不少。
从中医的角度说,气血运行畅通,脾胃运化功能好,人才不容易腹胀、食欲差。而深呼吸这种有节奏的动作,不仅促进气机流通,还能让“中焦”——也就是脾胃部位的功能更平衡。
再配合日常的调养,比如温水泡脚、适当按揉腹部,对改善胃肠功能有协同作用。
当然,仅靠深呼吸不能解决所有的肠道问题。如果平时饮食偏油腻、水果蔬菜吃得少,作息混乱,就算再会呼吸也不见得立马见效。
但把深呼吸当作日常调理的一部分,坚持下来,会对整体状态有很好的帮助。
每天十分钟,长期坚持更重要
说到底,深呼吸的好处不是立竿见影,而是日积月累。就像每天晒太阳、吃饭、走路一样,把它当成一个生活的小仪式,慢慢地,身体会用自己的方式反馈变化。
不少研究已经指出,规律的呼吸练习对心血管、情绪、代谢都有辅助作用。
哪怕没有明显的疾病,每天抽出十分钟来做深呼吸,也是让身心“缓一缓、修一修”的过程。尤其在这个节奏越来越快的社会中,这样的片刻安静反而更显珍贵。
中老年朋友不妨把深呼吸当作晨起或午后的一项功课,不用设备、不花钱,还能提升自我感知能力,让身体更有活力。养生不是一朝一夕的大动作,而是这种看起来微不足道的小事,日积月累,才能见长久之效。
生活中很多人都在为养生花不少心思,有的吃保健品、有的跑健身房、有的看各种讲座。但其实,最基本的那口气,才是贯穿一生的“健康通道”。
深呼吸不神奇,但它实实在在地影响着咱们的身体运作。
养生要顺其自然,也要用点心。深呼吸不费劲,只要坚持下来,也许身体真的会悄悄变得轻松有力。每天十分钟,或许真能立下“大功”。
个体体质差异大,以上观点及内容仅供参考,如有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
参考文献:
【1】魏婷. “呼吸训练对改善焦虑状态的临床研究”. 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 2022.
【2】王晖. “深呼吸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功能的影响”.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2021.
【3】林霞. “腹式呼吸训练联合生活干预对功能性便秘老年人的影响”. 护理学报,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