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普丨中医护眼有妙招!养肝血、调气血,预防近视从根本入手

hqy hqy 发表于2025-07-07 07:13:43 浏览3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近日,自治区卫生健康委召开新闻发布会,聚焦眼健康防治工作。会上,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眼科副主任医师郑丽凤详细介绍了中医药在预防近视方面的独特理论和有效方法,为广大家长和孩子们提供了科学、实用的“中医护眼方案”。

据介绍,中医药在预防近视方面有独特的理论及丰富的实践经验,强调整体调理、内外兼治,尤其注重“养肝明目”“补益气血”和“调节脏腑功能”。

重视肝血的调养。中医理论认为“肝开窍于目”,眼睛的健康与肝脏功能密切相关。肝血充足,眼睛才能得到充分滋养。预防近视首先必须保证充足睡眠,夜间11时至凌晨3时是肝胆经运行时间,此时深度睡眠最利于肝血生成和修复。再者要保持心情的舒畅,避免长期抑郁、愤怒、压力过大,这些情绪会伤肝。郑丽凤认为,保持心情愉悦、心态平和对近视预防有一定的作用。此外,在饮食方面要注重养肝,适量食用养肝血的食物,如枸杞子、桑葚、猪肝(适量)、胡萝卜、菠菜、西兰花等深绿色蔬菜。

合理用眼,劳逸结合。中医认为“久视伤血”,长时间、近距离、高强度用眼最耗伤气血,尤其是肝血。“预防近视必须要控制用眼时间,尤其是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儿童青少年更需严格控制,避免久视伤肝血加重近视。”郑丽凤说,平时要保持正确用眼姿势,“一拳一尺一寸”(胸离桌一拳,眼离书一尺,手离笔尖一寸),光线充足均匀。此外,还要增加户外活动,建议每天保证2小时以上的日间户外活动,接触自然光,能有效刺激视网膜多巴胺分泌,延缓眼轴增长。中医也认为户外活动有助于疏泄肝气,开阔视野,放松身心,有利于预防近视。

日常保健按摩护眼。日常保健按摩主要有穴位按摩与眼保健操两种,原理是通过刺激眼周及头部相关穴位,疏通经络,促进眼部气血循环,缓解眼肌疲劳。常用穴位有睛明穴、攒竹穴、鱼腰穴、丝竹空穴、太阳穴、四白穴、风池穴、合谷穴。在中小学普及推广的传统眼保健操,也是基于中医经络穴位理论编制的,规范操作对预防近视有一定效果。

特色中医外治。预防近视还可以到中医院进行一些中医外治。常用的中医外治有以下方法:一是耳穴压豆。刺激耳部“眼”“肝”“肾”等穴位,用王不留行籽贴压,每周更换1次。二是热敷/熏眼。用菊花、决明子煎汤趁热熏眼,或热毛巾敷眼(温度适宜),改善局部循环。三是针灸调理。由专业医师针刺或艾灸相关穴位(如光明穴、足三里、睛明、攒竹)等穴位,适合假性近视或视疲劳。

郑丽凤还提醒,中医强调“三分治七分养”,预防近视需长期坚持良好的用眼习惯与全身调理。

来源:广西云-广西日报、广西新闻频道

声明丨资料来源网络,且仅用于科普公益宣传,如侵删

群贤毕至

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