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5月5日是“世界手卫生日”,由世界卫生组织于2009年倡议发起,旨在强调医疗护理过程中提高医护人员手部卫生、减少医源性感染的重要性。2024年世界手卫生日的主题是Promoting knowledge and capacity building of health and care workers through innovative and impactful training and education, on infection prevention and control, including handhygiene.
中文翻译:
通过富有创新与行之有效的培训与教育,促进医护工作者感染预防与控制(IPC)方面的知识和能力建设,包括手卫生。
口号
为什么分享手卫生知识依然如此重要?因为它有助于在医疗环境中阻止有害菌的传播。
目标
1.加强学习方法,以便实施创新和有效的培训,使医护工作者能提升护理地点手卫生和IPC的知识、技能和行为。
2.促进医护工作者获取创新的手卫生和IPC的培训资源。
3.提高关于知识重要性的认知,学习如何在正确时间进行手卫生以预防一系列传染病。
4.鼓励执行衡量机制和评价机制,以评估IPC标准和实践(包括手卫生)相关的培训和教育带来的影响,包括它们对院内感染(HAI)的预防和抗菌素耐药性(AMR)的影响。
手卫生小知识
定义:手卫生 hand hygiene
为医务人员在从事职业活动过程中的洗手、卫生手消毒和外科手消毒的总称。
卫生手消毒 antiseptic handrubbing
医务人员用手消毒剂揉搓双手,以减少手部暂居菌的过程。
外科手消毒 surgical hand antisepsis
外科手术前医护人员用流动水和洗手液揉搓冲洗双手、前臂至上臂下 1/3,再用手消毒剂清除或者杀灭手部、前臂至上臂下 1/3 暂居菌和减少常居菌的过程。
手卫生设施 hand hygiene facilities
用于洗手与手消毒的设施设备,包括洗手池、水龙头、流动水、洗手液(肥皂)、干手用品、手消毒剂等
手卫生消毒效果:
a) 卫生手消毒≤10CFU/cm2。
b) 外科手消毒≤5CFU/cm2。
手卫生指征
世界卫生组织推荐手卫生“五大时刻”
前—— 接触患者前。
前——清洁、无菌操作前,包括进行侵入性操作前。
后——暴露患者体液风险后,包括接触患者黏膜、破损皮肤或伤口、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 伤口敷料等之后。
后—— 接触患者后。
后—— 接触患者周围环境后,包括接触患者周围的医疗相关器械、用具等物体表面后。
手卫生步骤
内
外
夹
弓
大
立
腕
手卫生小误区
误区一:只用“水洗”
不用肥皂或洗手液,不能有效去除手部污垢,大量病原体停留在手上。
误区二:洗手时间不足
双手揉搓不少于15秒,时间过短,不能有效去除病原体。
误区三:外科手消毒不浸泡指尖
手指尖浸泡在手消毒剂中≥5s,能有效消除指甲缝的病原体。
误区四:戴手套可以代替洗手
手套不能代替手卫生!许多手套有小的、看不见的洞,它们的数量在使用过程中增加;当手套被摘除后,手和手腕经常被污染;手套使用后,高达30%的医护人员手被污染。
(信阳市中心医院 陈静 徐世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