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 岁的小李是个程序员,每天在电脑前一坐就是十多个小时。最近,他总感觉双腿肿胀、麻木,有时还头晕目眩。去医院一检查,竟是下肢静脉血栓,且因久坐导致血液循环不畅,心脏负担加重,血压也开始升高。像小李这样的上班族不在少数,长期久坐正严重威胁着健康。研究显示,一周清醒时坐姿超 5 天、每天超 8 小时,或连续 2 小时不活动改变坐姿,即为久坐。久坐使血液循环减弱,心脏泵血功能降低,血液易在下肢淤积,增加静脉血栓风险,严重时可致肺栓塞危及生命。同时,还会让脂肪堆积血管壁,使血管变窄硬化,提升心血管疾病几率。不过别慌,下面 3 个简单动作,能有效改善血流,上班族一定要学起来。
握拳运动:激活手部 “血液循环开关”
握拳动作能刺激手臂静脉瓣膜开启关闭,引导血液回流心脏。手部肌肉与小腿肌肉一样,在血液循环调节中作用关键。有节奏地持续握紧、放松拳头,可改善末梢血液循环,预防血栓形成。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针对高血压患者研究发现,每天三组握拳运动(每组 30 - 50 次),持续 12 周,患者收缩压平均降 6mmHg,手部微循环指标改善,指尖温度升高,血液流速加快。
具体做法:选择坐姿或站姿,身体挺直,双手自然下垂或放膝盖上。用力握拳,但别太紧绷,保持 2 秒,再慢慢张开手掌,同样保持 2 秒。重复动作 50 - 100 下,每天至少两组,可在看电视、等公交、睡前等空闲时进行。高血压、心脏病患者,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避免用力过猛致血压波动;手部有关节炎或神经压迫症状者,先经专业医生评估。
踮脚尖:给下肢血管 “做按摩”
久坐时,下肢血液循环减慢,踮脚尖能有效改善这一状况。踮脚尖过程中,小腿肌肉收缩舒张,如同给下肢血管做按摩,促进血液回流心脏,减轻下肢血液淤积,预防静脉曲张,还能锻炼小腿肌肉,增强腿部力量。北京某医院对长期久坐人群研究表明,每天定时踮脚尖,每次 10 - 15 分钟,坚持一段时间,下肢肿胀、麻木等不适症状明显减轻。
操作方法:站立位,双脚并拢,慢慢踮起脚尖,使脚跟尽量抬高,保持 2 - 3 秒,然后缓慢放下脚跟,重复动作。可分组进行,每组 30 - 50 次,每天做 3 - 4 组。工作间隙,如接水、开会间隙,都能踮脚尖。若感觉单脚踮脚尖有难度,也可双脚交替进行。
下蹲运动:全方位促进血液循环
下蹲时,大腿、臀部、腰部、腹部肌肉用力,这些肌肉收缩舒张像小型 “泵”,挤压放松血管,加速血液回流,还能将新鲜血液快速输送全身,改善整体血液循环。下蹲运动还是有氧运动,能加快心率、增加肺活量、提高心肺功能,对预防心血管疾病有益。有研究指出,坚持下蹲锻炼,心血管疾病发病风险降低 20% - 30%。
正确下蹲姿势:双脚站距略宽于髋,膝盖与脚尖方向一致,保持背部平直,全脚掌贴地。下蹲时,膝盖弯曲不超过脚尖,避免膝盖内扣;起身时,用腿部力量带动身体,缓慢站起。开始锻炼,每次做 10 个下蹲,每天分上、下午两次进行;随着腿部力量增强,调整为每天两次,每次 20 个。身后放把椅子,以防摔倒。若下蹲时膝盖疼痛、腰部不适,立即停止,及时就医检查。
长期久坐危害大,上班族们,赶紧利用这些碎片时间,做握拳、踮脚尖、下蹲这三个简单动作,改善血液循环,守护身体健康。除了做动作,也要尽量减少久坐时间,每隔 1 - 2 小时起身活动几分钟,多参加户外活动。身体是革命本钱,重视健康,从点滴行动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