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糖尿病高发!很多人饮食不注意!医生:日常饮食坚持"5不碰"原则

hqy hqy 发表于2025-07-11 02:11:09 浏览5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在今日头条全网首发72小时,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本文不含任何低质创作,意在科普健康知识,请知悉。

【福利礼包赠送中】每天将在收藏、点赞并评论留言的读者中抽出幸运中奖者,欢迎大家参与活动!

“刘医生,我爸血糖有点高,我妈做饭还是照以前那样做,天天大米饭、炒菜放糖油都不少,我说了她也不听,她说人老了吃点有味道的没事。我是不是太紧张了?”

糖尿病高发!很多人饮食不注意!医生:日常饮食坚持"5不碰"原则 第1张

说这话的是一个刚毕业的男生,穿得很干净,胳膊上挂着病历袋,手指一直在摩挲着拉链。

他说父亲体检血糖偏高,医生让控制饮食,但母亲不觉得有问题,觉得“没糖尿病,吃点怕啥”。

大部分家庭里,控糖这事就是从这里开始失控的。

不是没提醒,而是提醒了没人听。不是没意识到危险,而是总有人觉得“没到那一步”。

可等到真正确诊的时候,一切早就不是“吃点没事”那么简单了。

糖尿病的高发,不是靠突发感染引起的,也不是遗传决定的,而是靠一点一点、每天一点、每顿饭一点养出来的。

糖尿病高发!很多人饮食不注意!医生:日常饮食坚持"5不碰"原则 第2张

中国的糖尿病发病率已经超过11.2%,其中大量属于2型糖尿病,是后天生活方式堆出来的病。

问题不在医生讲了多少,而在日常吃饭的方式完全没改。

有一种很常见的误解,觉得只要不吃糖就是控制血糖。

但真正升血糖的,不是白糖,是所有高碳水、高油脂、加工重、精细化的食物。

升糖速度、吸收效率、胰岛负担,这三者合在一起,才是高风险因素。

比如米饭、面条、白面包,这些都是高升糖指数的主食,远比一口糖更容易拉高血糖。

糖尿病高发!很多人饮食不注意!医生:日常饮食坚持"5不碰"原则 第2张

一碗300克的白米饭,能让健康人的血糖在餐后30分钟上升2.2 mmol/L,如果是糖耐量异常的人,可能升到3.5 mmol/L以上。

这不叫“吃点”,这是在透支。

一些家庭觉得只要饭菜不加糖就安全,忽视了油炸、红烧、甜口酱料这些加工方式。

很多菜虽然没放白糖,但放了很多淀粉、调料、酱油,其中很多含糖量并不低。

再加上食材经过油炸或焖煮,本身会提高吸收效率,血糖反应远比清蒸水煮高。

研究发现,同样是200克的土豆,油炸后GI值(升糖指数)从69提高到85以上。

糖尿病高发!很多人饮食不注意!医生:日常饮食坚持"5不碰"原则 第2张

血糖波动不是静态的,是被吃进去的组合推动的。另外一个被低估的问题是饮品。

含糖饮料当然是高危,但很多人以为鲜榨果汁、蜂蜜水、藕粉、银耳羹这些“健康饮品”是可以喝的。

这种判断是错的。果糖一样升糖,甚至对胰岛反应更敏感。鲜榨果汁中纤维被破坏,果糖更快吸收。

200ml的橙汁含糖量在15~20克之间,相当于五六块方糖。很多人一杯橙汁下去,不亚于喝了瓶碳酸饮料。

再说蜂蜜,虽然有“天然”这个词,但它的主要成分就是果糖和葡萄糖,对胰岛素同样有强烈刺激。

糖尿病高发!很多人饮食不注意!医生:日常饮食坚持"5不碰"原则 第2张

糖尿病人喝这些,等于是主动增加治疗难度。

不少人会觉得主食控制了,吃点水果应该可以,但这又是另一个误区。

水果并不是血糖控制的缓冲区,尤其是高糖度的香蕉、榴莲、葡萄、荔枝、哈密瓜等,都是升糖快、负担重的类型。

数据显示,100克葡萄的升糖负荷为5-9。

长期吃高糖度水果,不控制时间和量,血糖控制很容易失败。

有些人把水果当零食,每天吃三四次,认为补充维生素,实际上一直在给胰岛增加工作量。

糖尿病高发!很多人饮食不注意!医生:日常饮食坚持"5不碰"原则 第2张

再往下说一个更不被当回事的点——零食习惯。

很多糖尿病人有晚间吃点东西的习惯,尤其喜欢来点饼干、蛋糕、面包、米饼、膨化食品。

这类食物加工精细,添加糖脂多,是典型的高GI食品。

看起来不咸不甜,但对血糖刺激极大。晚间摄入这类食物,会破坏夜间胰岛素分泌节律,增加清晨血糖值。

有研究追踪60名糖尿病患者饮食记录发现,夜间零食频率越高,清晨空腹血糖水平越不稳定,波动幅度最大达到2.6 mmol/L。

另一个角度是用药干扰。

糖尿病高发!很多人饮食不注意!医生:日常饮食坚持"5不碰"原则 第2张

有些糖尿病人开始吃药或打胰岛素后就放松饮食控制,觉得反正药物在降糖,吃得好点无所谓。

这种思路非常危险。药物降糖能力是有限的,不等于可以无限制吃。

尤其是胰岛素使用者,如果饮食不稳定,容易导致低血糖或血糖反弹,长期下来更容易引发并发症。

合理饮食是基础,药物只是辅助。不改饮食,等于在沙滩上建房。

很多人不把饮食当作治疗的一部分,只当成“注意一下”的建议。

但其实,饮食控制比吃药更复杂。

糖尿病高发!很多人饮食不注意!医生:日常饮食坚持"5不碰"原则 第2张

它涉及摄入时间、种类、量、烹饪方式、食物组合,任何一个环节出问题,血糖都可能失控。

比如有些人把粗粮煮得过烂,把粥煮得黏稠度高,表面上是低GI食物,但加工方式让它变成了高吸收效率的糖源。

这些细节,很少有人会注意,也很少医生能一一说明白。

再回到“吃得有味道”这个说法。

有味道的饮食,并不等于要用高油高盐高糖来堆。

真正能坚持下去的控糖饮食,是把食物的原味作为主角,用简单烹调方式减少额外负担。

糖尿病高发!很多人饮食不注意!医生:日常饮食坚持"5不碰"原则 第2张

很多人受不了清淡,是因为舌头被重口味长期刺激,味觉已经适应了高刺激状态。

把饮食口味调整回来,是个过程,不是靠一顿两顿就能完成的。

这里还涉及一个被严重忽视的现象:代谢记忆。

人体的代谢反应有记忆机制,长期高糖摄入后,哪怕短期控制了血糖,身体的内分泌反应依然会延迟恢复。

研究发现,有糖尿病病史超过五年的患者,在饮食控制后至少需要6~8周,才能重新建立较为稳定的胰岛反应。

这也解释了很多人前期控制血糖没效果,是身体还没从“高糖生活”中缓过来。

糖尿病高发!很多人饮食不注意!医生:日常饮食坚持"5不碰"原则 第2张

到这里就引出一个更深的问题:如果饮食控制这么重要,为什么大多数糖尿病患者做不到长期坚持?

答案在于饮食并不是一件孤立的行为,它跟家庭习惯、文化认同、情绪状态密切相关。

控制饮食不是一个人能做的决定,而是整个生活方式的调整。

当家庭成员不支持、环境诱惑过多、心理抗拒太强时,所谓的饮食方案就变成一纸空谈。

治疗效果往往取决于生活场景中是否有一致性支持,而不是食谱本身的设计。

糖尿病高发!很多人饮食不注意!医生:日常饮食坚持"5不碰"原则 第2张

也就是说,如果不能从生活结构上去调整,饮食控制永远只是“知道做不到”的空话。

这才是真正的问题核心。

对此,您有什么看法?欢迎评论区一起讨论!

参考资料

[1]李想.2型糖尿病患者的饮食护理研究进展[J].中国城乡企业卫生,2022,37(10):19-21.

糖尿病高发!很多人饮食不注意!医生:日常饮食坚持"5不碰"原则 第2张

群贤毕至

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