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广西防城港发生了一起令人揪心又欣慰的事件。一名孩子突然出现呼吸困难的症状,疑似呼吸性碱中毒,情况十分危急。关键时刻,孩子的母亲急中生智,采用了一个看似特殊却有效的方法——用塑料袋罩住孩子的头部,大约3分钟后,孩子的症状得到了缓解,之后身体并无大碍。”
一看完这个新闻,小编便决定必须好好学习急救措施,关键时刻真能救命啊!孩子母亲要是没想到这一招,救护车又没那么快来,孩子极大可能会因窒息而亡。幸好孩子妈有急救知识储备,才避免了一场悲剧。
我们也得赶紧储备起来,多学一点就多一点解决危机的能力,扭转局势。以下是归纳的几个常见突发状况的急救措施:
窒息: 没有呼吸,需要立即进行心肺复苏。双手交叠,掌根置于胸骨下半段,垂直按压(深度5-6厘米,频率100-120次/分钟),每30次按压后,开放气道,捏鼻吹气2次。
外伤出血: 直接压迫止血。用干净纱布或布料覆盖伤口,用力按压至少5-10分钟,若血液渗透布料,继续叠加新布料继续按压。四肢大出血压迫无效时,可使用布条、皮带等在伤口靠近心脏的那一端绑住,每隔1小时松解1-2分钟。
烧伤: 立即用冷水冲淋烧伤部位15-20分钟降温。用干净布料覆盖,不能涂抹牙膏、酱油等异物。如果烧伤面积大,需要让患者平躺,抬高下肢,保持体温。
骨折: 用木板、硬纸板等固定骨折处上下关节。如有肿胀就进行冰敷,每次不超过20分钟。颈椎或脊柱受伤时,必须多人协作保持头颈躯干成直线搬运。
被噎住: 海姆立克急救法。站在患者背后,双手抱住他腹部。一手握拳,拳眼对准肚脐上方,另一手包裹拳头,快速向内上方冲击。婴幼儿需采用拍背联合胸部按压法。
休克: 患者面色苍白、脉搏微弱,需保持其呼吸顺畅,保暖止血,平躺并抬高双腿20-30厘米(颅脑伤、骨折除外)。
中暑:转移至阴凉处,脱去外衣,用湿毛巾擦拭身体或冰敷大血管处。意识清醒者可少量饮用淡盐水。
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多学点知识总是有好处的。
如有问题欢迎留言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