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夏之交,天气忽冷忽热,细菌、病毒等微生物繁殖传播快,抵抗力弱的老年人扛不住细菌病毒的“进攻”特别容易“中招”,从而引发各类疾病。
老年人容易犯哪些慢性病?
呼吸道疾病
春夏季节气候多变,可能加重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等。老年人要避免吸入有害气体和粉尘,保持室内空气清新,避免长时间暴露在寒冷或潮湿的环境中。
心血管疾病
春夏季节气温升高,可能导致血压波动,老年人容易出现高血压,进而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因此,老年人要控制饮食,避免高盐、高脂食物,保持适量的运动和体重,规律服药,控制血压。
消化系统疾病
春夏季节食物容易变质,加之气温升高,容易滋生细菌,导致食物中毒或胃肠道感染。老年人在饮食上要注意清淡易消化,避免生冷、油腻食物,尤其是海鲜等易腐食品。
皮肤疾病
春夏季节阳光较强,老年人皮肤抵抗力较差,容易晒伤、晒斑、晒黑。因此,外出时要做好防晒工作,尽量选择遮阳帽、太阳镜、长袖衣物等防护措施。
药物过敏
春夏季节花粉、尘螨等过敏原增多,老年人容易出现过敏性疾病。同时,某些药物在高温下容易变质,老年人要谨慎服用药物,避免过敏或药物中毒的发生。
关节炎和风湿病
春夏季节气温变化大,湿度增加,可能导致关节炎和风湿病症状加重。老年人要注意保持关节温暖,适当运动以增强关节的灵活性,避免长时间处于潮湿环境中。
如何预防慢性病?
随着春季的一步步加深,慢病进入高发期,中医认为:“人与天地相参,与日月相应也。”温、热、凉、寒的变化,改变着人体腑脏、经络、气血等方面的功能。
而慢病患者,对气候的变化非常敏感,外界环境的变化,血液酸度增加,静脉中高浓度胆固醇和糖的流动加快,再加上下丘脑对于春季多变气候的适应,很容易让人感到不适,慢病患者的病情则有发作和加重的可能。
现如今高血压、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逐渐年轻化,慢病的升发除了与自身因素和外部环境有关外,与生活习惯也有着很大的关系,人们生活方式、饮食习惯和结构的改变,步行、骑车、爬楼的人越来越少;五谷杂粮摄入量的减少,大鱼大肉和精加工食物的饮食;抽烟、喝酒、熬夜、暴饮暴食都容易导致慢病的发作,造成心、脑等重要器官的损伤,严重影响着人们的正常生活。
《黄帝内经》有“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的古训,如不遵守从而导致身体抵抗力下降,埋下了疾病的隐患,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和肿瘤等慢病发病率自然会越来越高,所以,健康的饮食与生活习惯对抵御慢病来讲非常重要。
摄入充足蔬菜水果抵御慢病
虽然水果蔬菜的能量相对较低,但维生素、纤维素和矿物质的含量高,有助于预防胃肠道肿瘤、维持机体正常生理功能和内环境稳定,蔬菜水果中的钾钙等离子对控制血压也能起到一定的作用。
适当运动,预防慢病
适当运动对提高人体机能,免疫力、维持平衡心态具有非常积极的作用,经常性适当的有氧运动,可以减少心脑血管疾病和糖尿病等多种疾病的发作加重、降低血压、提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改善血糖,对平衡人体能量和控制体质能起到决定性作用。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好的生活习惯,是健康生活的前提,条件允许的话,保证每天都能进行半小时左右的中强度有氧运动;注意休息,规律作息,不要熬夜,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健康饮食、切勿暴饮暴食、过度饮酒。
定期体检,预防慢病
定期体检,可以帮助我们发现隐秘的机体问题,没有明显的不舒服,不等于健康。不要过于相信自己的主观感觉,重要的是通过体检及早发现疾病。
慢病病程长,难治愈,如果你已经被慢病困扰,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注意,防止慢病进一步发展。
来源:凤凰卫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