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年龄增长,老年人群慢性代谢性疾病的发病率逐年增加。老人尤其是糖尿病病友们在关注血糖、血脂的同时,有关“升糖指数(GI)”的热词上榜频率频现。
低GI就是“低GI”食品吗?商家在面包、饮料、饼干等食品上注明“低GI食品”,这些“低GI”真的能帮助老人控糖降脂吗?让我们一起来聊聊关于“低GI”食品的那些事。
首先要明确的是“低GI”和“低GI食品”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前者反映的是食物血糖生成特性,后者需同时满足严格的营养健康标准!
一
如何判断升糖指数
_
GI值
常见食品
作用
高GI
>70
白米饭、馒头、糯米饭、西瓜、蜂蜜、油条、膨化食品、含糖运动饮料等
食用后血糖快速升高
低GI
≤55
燕麦、糙米、藜麦、荞麦、西兰花、番茄、胡萝卜、苹果、樱桃、梨、黄豆、鸡蛋、无糖奶等
消化吸收缓慢,血糖波动平缓
下列因素会影响食品中的GI值:
(一)食物加工
1.加工程度:未经加工的食物GI更低,如整粒燕麦的GI值(42)低于速溶麦片(79);蒸煮食物的GI值低于油炸/勾芡;破壁后的果汁/果泥的GI值高于完整水果;
2.烹饪时间:同种食物煮得越烂,GI越高,如生香蕉的GI值(30)低于熟香蕉(52);
(二)膳食纤维含量:膳食纤维能延缓葡萄糖的吸收,高纤维食物通常是低GI食品,如全麦面包、豆类等;
(三)食物成熟度:食物越是成熟,其GI值往往越高,青香蕉的GI值为30,而熟香蕉的GI值则会上升到52。
二
概念差异
(一)低GI:仅反映食物中碳水化合物对血糖的影响速度,不代表该食物的营养价值;
(二)低GI食品:同时要兼顾以下两点
1、通过标准检测(WS/T 652-2019法,)测定的GI值小于55;
2、每份碳水化合物大于7.5克或占宏量营养素50%以上;同时限制添加糖、脂肪和钠含量(如全麦面包需满足膳食纤维≥6克/100克,钠≤400毫克/100克)(《T-CNSS 018-2023》);
判断低GI食品时要排除通过不健康手段来降低GI值的食品。
如一款全麦面包如想要标注“低GI”,需在降低GI值的同时,避免添加糖、油脂来降低GI值,还要求该款面包的膳食纤维≥6克/100克,钠含量≤400毫克/100克。
简而言之,低GI≠低GI食品,低GI食品必须是“低升糖”与“高营养”的结合体,靠加工手段来降低食品的GI值的方法不可取。
三
市场判识的关键
(一)认准权威标识
选择权威机构认证的“低GI食品”标识(见下图),该标识代表产品通过严格审核并符合营养标准的低GI食品。
(二)警惕“伪低GI”陷阱
1.高脂低GI食品:如添加大量黄油的蛋糕,GI值虽低但脂肪和热量超标;
2.深加工食品:含反式脂肪酸的薯片或高糖果汁,GI值降低了,但增加代谢负担;
3. 不同品类的食品:如液态乳、奶茶等奶制品由于其营养成分构成,本身低GI的可能性较大;而像米饭、馒头等主食,要想达到低GI难度相对较大;
4.“伪低糖”陷阱:像火龙果、山楂(酸味掩盖高糖),虽不甜但升糖较快。
认识“低GI”标签、学会看食品标签、了解相关营养常识、避免信息差误导购买消费,让购买成为一种营养科普的有效实践。
供稿:
原标题:《食品包装上的GI值能提示“低GI食品”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