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前请点击“关注”,每天一篇文章陪你成长哦。
作者|杨小米 编辑|小辰
来源|遇见小mi
大家好,我是小米~
最近,在我们《情绪自我管理与人际交往,让人生变得更容易》训练营,答疑的过程中,我被问到过,如何更高效合理地安排好日程工作。
这让我想到了“时间管理”,这个已经被提过很多年的话题,我很久没有写过这方面的文章了。
我就找出来之前的一篇旧文,换一些案例,再分享给大家。我可不是偷懒哦,因为我的时间管理方法,用了10多年了。
我身边的朋友评价我,基本都会用一个词:行动力强,所以做成了很多事。
是不是因为我把所有时间用于工作?不是,我们做时间管理的目的,也不是把所有的时间安排满,而是留有余量。这样可以多休息,也有内心空间,不会因为太满而内耗。
一个人如何利用他的时间,真的很重要。
01
时间管理第一步
写下你的日程表
在TED上,我曾看过Laura Vanderkam(后面简称Laura)关于时间管理的演讲《如何高效管理你的空闲时间》。
我们一周有168小时(24*7=168小时)。
“如果你是全职工作者,每周工作40小时,睡觉56小时,还剩下72小时做其他事情……如果你每周工作60小时,还剩下52小时做其他事情。”
同时,Laura通过研究还发现,那些声称自己每周工作75小时以上的,实际上误差大约为25小时。
时间管理的关键就是,对待重要的事情要像对待坏掉的热水器一样(我认为就像对待我们的手机一样),当它丢了或坏了,我们肯定第一时间解决这个问题。
早期做时间管理,我会每天列出哪个时间段做了什么;做什么事情,大概花多少时间。
每天睡觉前,我就回顾总结一天的行程,一天做了哪些事情,必须有结果的。
此时,你可以拿出笔和纸,我们一起做一个小练习。你还能回忆出,过去一周你每天做了什么事吗?
如果你还没有系统思考过时间这回事,那么从最简单的开始,写下你的日程表,从早到晚,做了什么事?用了多长时间?产生了什么结果?
在我们训练营第一部分,关于时间管理的部分,我就带着大家做了详细拆解,并且根据你列出来的表格,具体分享如何做优化。
这些都有一个前提,就是你先去记录你的时间。
这里提醒一点,不要把工作和时间拆得过细,抓住关键细节即可。
此外,我再说一个小的时间管理技巧:
两分钟管理法:简单理解,这件事可以两分钟做完吗?如果可以,马上做。比如天气热了,我有几件冬天的衣服想送去干洗,我立马从衣橱里拿出来,叠好放到袋子里。下午出门,就顺路送到干洗店了,免得一直惦记着这件事。
我写文章、见人时,一般不看手机,但是日常浏览信息时,同事找我确认一个工作,我会马上看了给回复。
我们一天的时间是固定的,但我们可以选择如何过一天,同样的事情,提高效率,养成习惯,你会发现,你越来越高效,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也多。
中年人的生活,总是那么多事情,规划好,才不会手忙脚乱。
02
你的目标是什么?
目标是做好自我管理的前提,也是一种自我评价的标准。
我们公司每周工作总结,会附上这周做了哪些工作以及下周的工作计划,要做什么变得很清晰,自然时间利用率很高。
在做时间管理时,你可以问问自己,你的目标是什么?这段时间,你最重要的事情是什么?给它最高的优先级。
当你制定目标时,你的大脑里已经在思考如何完成了,这样拆分写进你的日程表,一切都会变得很清晰。
这样你也有一个评价标准,看是否完成了制定的目标。
目标一定要具体,比如每周给父母打电话,是不是可以具体成每周六晚上8点给父母电话,一次聊天1个小时?
目标要少,一个阶段只学习一个新技能,不要贪多。能够把一件事做好,已经是很难得了。
03
你的基本技能,
可以支撑你要做的事情吗?
对于公司的同事,我们都会提供一台苹果笔记本电脑,用于办公。电脑运行速度快,可以提高效率。公司和家里的网络,我都是多花点钱,让它更快。
我使用手机的时间也很多,就买最新的,速度快,速度一旦慢了,就换掉。
我爸妈经常说的一句话:“又没坏,你用着呗,这不浪费钱?”
这是我们工作性质决定的,每天我大量用电脑和手机,好用的工具,提高的工作效率不是一点半点。
我出门也随时带着电脑,当然也可以用手机写,但速度太慢了,也不方便。
就像我们回家,坐飞机、高铁、绿皮火车、自行车等,都能到家,但是,不同的交通工具,用的时间差距很大。
这是办公的工具,同样,基础技能也是如此。
曾经,在面试新人时,我判断的标准有时候很简单,“打字速度怎么样?”“微信个人号有多少好友?”
我见过比我打字速度更快的人,我一个小时3000-4000字没什么问题。如果大脑思考速度更快,可以打字更快。
我招人,很看重这些基础素质,如果连打字都不熟练,心有余而力不足,那效率就太低了。
打字速度,只是很简单的一件事。同样的,微信好友里不加人的,做运营、商务等肯定不行,因为没有这个本能地和人打交道的训练。
当我们学习各种时间管理方法时,我认为基本技能是需要考虑的一件事,要把基础打牢了,才能做更多的事情。
基础的技能,还包括office办公软件是否能熟练使用、各种做事的方法、思考问题的方式。
会做事不仅仅把事做对,还要做好。比如,我们同事做的excel表格,有的很清晰,排版很精细,不用我调整格式,直接可以用;而有的同事,打开看到,我就头晕,字体和格式还需要重新调整。现在有AI了,可以找帮手了。
我们很多时间,就浪费在无用功上。当我们想要管理时间时,首先思考的点:我做的事情,可以提高效率吗?
刚工作时,我曾和堂哥说每天工作多长时间,被批评了。
他对我说:“我每天高效工作12个小时,是有结果的,有产出的,不要看你花了多少时间,而要看实实在在的产出。”
直击内心,我们需要在具体的效率提升上下功夫,要不然,你付出比别人多,做得少,你说多讨厌呀。
这也是为什么在《情绪自我管理与人际交往,让人生变得更容易》训练营的第四部分,我专门拿出来很大篇幅,讲如何做规划,制定自己的SOP流程,让人一看就懂,马上能执行,还有复盘,为每一次成功打下基础。
为什么在一个解决情绪内耗和人际关系的课程中,我会花一部分篇幅讲这些?
因为我们很多内耗,就是来自于能力跟不上。对接的时候,需要反复沟通,你做事有方法,能力跟上了,这是底层的基础,再去解决其他的问题,就很简单了。
通过这篇文章,我也想提醒大家记录自己的时间,看看自己如何更高效地做事,不会方法学方法,能提高效率就提高效率。
作者:杨小米,37周岁,创业公司CEO,自媒体博主,定居在上海的山东人,心理学科班出身,二胎妈妈,家有俩宝。分享成长、赚钱故事,生活感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