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民健康生活方式 | 预防慢性病,从“三减三健”做起

hqy hqy 发表于2025-07-03 18:35:05 浏览6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和饮食结构的变化,慢性代谢性疾病(旧三高: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新三高:高尿酸、高胰岛素血症、高同型半胱氨酸)逐步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头号公敌”。

为此,国家卫生健康委倡导全民健康生活方式,动员全社会共同关注,强化“三减三健”意识,养成良好生活习惯,有效预防和控制慢性疾病,享受健康人生。

全民健康生活方式 | 预防慢性病,从“三减三健”做起 第1张

#何为“三减三健”?

长期高盐、高油、高糖的饮食易引起高血压、高血脂、肥胖等问题,增加患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的风险,如果长期血脂异常还会引起脂肪肝、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脑卒中、肾动脉硬化、肾性高血压、胰腺炎、胆囊炎等疾病。

另外,龋齿和牙周疾病也是常见的口腔疾病,钙质的不可逆流失也易引起骨质疏松等骨骼健康问题。

#如何做到“三减三健”?

01

减盐:成人每天别超5克

中国是高盐饮食的国家之一,食盐摄入过多是高血压的三大危险因素之一,同时,吃盐过多还可能增加胃病、骨质疏松、肥胖等疾病的患病风险。

很多人喜欢吃咸菜或者用酱油进行烹调,无形之中增加了盐的摄取量。

我国居民平均每天用盐9.3克,大大超出了世界卫生组织和“健康中国行动”中每天不超过5克(一个啤酒瓶盖量)的推荐量。

建议2~3岁幼儿每日盐分摄入量不超过2克4~6岁幼儿每日盐分摄入量不超过3克7~10岁儿童每日盐分摄入量不超过4克11岁以上人群每日盐分摄入量不超过5克

建议选购食盐时用低钠盐代替普通食盐;用盐勺定量控制食盐。如果觉得口味欠佳,不妨加醋、胡椒、辣椒等来调味。购物时要有标签意识,比如午餐肉等,要看看里面的钠含量是多少。

02

减油:每天别超25克

高油、高脂肪、高胆固醇,是患高脂血症的危险因素。

长期血脂异常可引起脂肪肝、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脑卒中、肾动脉硬化等疾病。

很多人控油,只是注意少吃动物性脂肪,同时为了不影响烹调,加大了含有不饱和脂肪酸的油的使用,比如橄榄油、茶油等。其实,控油首先要控制油的总量,其次才是考虑油的结构是不是合理。

一般来说,每人每天油的摄入量别超25克就可以了。建议家庭使用有刻度控油壶,知道全家每天应该食用油的总量,炒菜用油按量从控油壶中取用。烹调食物时尽可能不用烹调油或用很少量烹调油的方法,如蒸、煮、炖、焖、水滑熘、拌、急火快炒等。

另外,尽量使用不粘锅、烤箱、电饼铛等烹调器具,减少用油量。少吃油炸类食品,培养清淡的饮食习惯。

03

减糖:总淀粉摄入量要控制

摄入过多糖、饮食质量不佳与肥胖和慢性疾病风险有关,尤其饮用含糖饮料,会增加总能量摄入,降低其他营养食品的摄入,造成膳食不平衡,导致体重增加,并加剧患慢性疾病的风险。

每人每天糖的摄入量不超过50克,最好控制在25克以下

很多人一说减糖,就想着不吃含糖的食物,其实科学的减糖不仅仅包括单糖、双糖、果糖等,淀粉类食物也要加以控制,比如米饭、面食等。因为这些淀粉类的食物在肠道里也会分解为单糖、双糖。

减糖的标准就是吃进去的淀粉、糖等能量物质要与我们每天消耗的能量平衡,要不然能量在体内堆积就会转化成脂肪,从而增加身体代谢负担。

04

健康口腔:事关全身健康

口腔健康是人体健康的重要保障,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都与口腔感染有关。

想要口腔变得健康,每个人至少做好这三点:

1.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

早晚刷牙,6岁以下儿童家长应帮助或监督刷牙。饭后漱口或咀嚼无糖口香糖。少吃糖,少喝碳酸饮料。

2.膳食平衡、均衡营养

饮食是否合理直接影响着口腔的健康。

3.有口腔问题要及时治疗

成年人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口腔检查。学龄前儿童每6个月接受一次口腔健康检查,及时纠正吮指、口呼吸、吐舌等不良习惯。窝沟封闭是目前国际上较为常见且有效预防龋齿的方法之一。

05

健康骨骼:关乎晚年生活质量

钙是决定骨骼健康的关键元素。当体内钙质“支出”大于“收入”,将引发骨质疏松症等骨骼健康问题。骨质疏松和骨关节病都是养成健康骨骼需要关注的内容。富含钙、低盐和适量蛋白质的均衡饮食对预防骨质疏松有益。

要养成健康骨骼,建议做到以下五点:

1.多吃富含钙和维生素D的食物

如牛奶、酸奶、豆类及豆制品、虾皮、海鱼、鸡蛋和动物肝脏等。

2.少喝咖啡、碳酸饮料和酒

3.妊娠期女性、绝经期女性及中老年人适当补充钙制品

4.充足的光照会促进维生素D的生成,建议平均每天至少20分钟的日照,维生素D对钙质吸收有重要作用。

5.进行中等强度的适量运动。能够起到提高骨强度的作用,维持和提高肌肉关节功能。

06

健康体重:每年量身高称体重

体重过重是引起糖尿病、高血压、血脂异常、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病等疾病的危险因素。

体重指数(BMI)=体重(公斤)除以身高(米)的平方,如体重70公斤,身高1.7米,则体重指数=70÷(1.7×1.7)

如果这个指数小于18.5,说明身材偏瘦;指数在18.5~23.9之间,说明体重处于正常范围;指数在24~27.9之间,说明体重超重;指数大于等于28,则表明身材肥胖

超重肥胖者需要进行减肥。各个年龄段的人群都应该坚持天天运动,以维持能量平衡,保持健康体重。

老年人运动要量力而行,选择适宜的运动。

对于儿童肥胖患者,建议做好饮食控制、行为修正和运动指导

文:疾控

编辑:宣传科 赵雯婷

审核:宣传科 宫浩翔

部分图片转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群贤毕至

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