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癌症高发,世卫组织说电饭煲是“帮凶”?医生紧急提醒:真正致癌的是这6种常见行为!

hqy hqy 发表于2025-06-30 09:17:57 浏览30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电饭煲几乎家家都有每天都用,

但最近几年,

“世界卫生组织劝停使用电饭煲”的说法

在网上广为流传、不断被提及,

那么,

这个说法是真的吗?

电饭煲还能不能继续使用?

癌症高发,世卫组织说电饭煲是“帮凶”?医生紧急提醒:真正致癌的是这6种常见行为! 第1张

用电饭煲会诱发肝癌?

内胆涂层掉落后不建议使用

一则关于“世界卫生组织劝停使用电饭煲”的说法近几年被广泛流传,据说电饭锅内胆是导致肝癌的催化剂。

癌症高发,世卫组织说电饭煲是“帮凶”?医生紧急提醒:真正致癌的是这6种常见行为! 第2张

△网络截图

但在世界卫生组织官方网站上输入“电饭煲”进行查询,根本没有“呼吁停止使用电饭煲或是肝癌的催化剂”消息。

癌症高发,世卫组织说电饭煲是“帮凶”?医生紧急提醒:真正致癌的是这6种常见行为! 第3张

△来源:世界卫生组织官方网站

事实上电饭锅主要是由两部分组成,一是外壳,二是内胆。

内胆需直接接触并加热食物,因此内胆表面增加了涂层来提高安全性,一般内胆涂层主要有两种:特氟龙、陶瓷,使用率较高的是特氟龙。

癌症高发,世卫组织说电饭煲是“帮凶”?医生紧急提醒:真正致癌的是这6种常见行为! 第4张

特氟龙别名“聚四氟乙烯”,是以四氟乙烯作为单体聚合制得的高分子聚合物,具有较强的耐高温化学稳定性,还有很强的耐酸碱能力,无毒也不易分解。为探究电饭锅内胆涂层是否易分解,央视曾专门做过实验,结果发现“特氟龙”涂层在加热到300℃时会分解,但正常情况下,电饭锅煮饭温度不会超过180℃。

癌症高发,世卫组织说电饭煲是“帮凶”?医生紧急提醒:真正致癌的是这6种常见行为! 第5张

但电饭煲内胆涂层破损或掉落后不建议继续使用。因为内胆煮饭不仅易粘锅,米饭焦糊后可能产生丙烯酰胺等致癌物。且内胆中的铝材会直接和食物接触,或会导致铝元素渗入食物中,人体长期食用可能出现铝摄入量超标,增加慢性毒副作用。

如发现电饭煲内胆涂层有明显划痕,甚至已成块脱落,最好立即停止使用,并及时更换内胆或电饭煲。

由此可见,

电饭煲是“肝癌催化剂”系无稽之谈,

真正要注意的是

以下这三个因素

⬇️⬇️⬇️

肝癌的真正元凶是

这三个

① 病毒性肝炎

在我国,肝炎病毒感染是肝癌高发主要病因之一,以乙肝和丙肝为主。肝炎—肝硬化—肝癌,被称为“肝癌三部曲”。

癌症高发,世卫组织说电饭煲是“帮凶”?医生紧急提醒:真正致癌的是这6种常见行为! 第6张

②黄曲霉毒素

黄曲霉毒素是一种毒性极强的物质,被列为一类致癌物,其中黄曲霉毒素b1可导致dna突变。霉变食物里含有的黄曲霉素与肝癌的关系密切,黄曲霉素是肝癌形成过程中主要的风险之一。

③酒精肝

酒精会影响肝脏对脂肪酸的分解,导致脂肪酸堆积,容易诱发酒精性脂肪肝,进一步发展,则会导致部分肝细胞坏死、纤维化,进而形成酒精性肝硬化,最终结局就是可能发展为肝癌。

你以为在节省

实则在养癌的坏习惯

很多家庭电饭锅不是坏到不能用的程度,都不会主动更换,虽省钱了,也悄悄埋下隐患。生活中还有很多类似情况,“舍不得”可能会带来致癌风险——

①选择折扣水果

有些人为省钱习惯挑打折的水果买,但实际上这些折扣水果除了不新鲜还可能已腐败变质,这些腐败的部位可能含有一级致癌物霉菌,即使削掉了腐坏部分,还是有致癌风险。

癌症高发,世卫组织说电饭煲是“帮凶”?医生紧急提醒:真正致癌的是这6种常见行为! 第7张

②隔夜菜反复吃

不少人习惯吃隔夜菜,隔夜菜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食用的,但需注意菜品种类,并加热至100℃。但如果反复吃,隔夜食物中含有的硝酸盐,人体摄入后会转为有害致癌物亚硝酸盐,易增加致癌风险。

③做饭不开抽油烟机

有些家庭为省电,炒菜时会不开抽油烟机。但炒菜时产生的油烟,无论多少,其中都含有游离脂肪酸、卵磷脂等成分,以及200多种有害物质,人体吸入后会对呼吸道产生强烈的刺激,甚至对肺部也有一定伤害。

有研究统计,油烟是导致女性非吸烟者肺癌风险提升3.79倍的重要诱因。即便炒完菜,也不建议马上关掉抽油烟机,因为部分滞留在空气中的油烟不会马上消散,相反可能增加室内pm2.5。

癌症高发,世卫组织说电饭煲是“帮凶”?医生紧急提醒:真正致癌的是这6种常见行为! 第8张

④超市塑料袋装肉

超市里有免费提供的分装塑料袋,有些人会用来装肉类或蔬菜。实际上这种塑料袋材质混杂,不适合长期装食物,且肉类有大量的油脂,接触塑料袋可能促使其中的塑化剂到食物中去,被人体摄入会干扰内分泌系统,增加代谢负担,还有致癌风险。

⑤用塑料瓶装米面

一些老年人会用喝过的饮料塑料瓶装米面,北京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董文钧介绍,无论是什么饮料瓶,它最初的设计都是只针对饮料或水等液体,如果自行利用装载其他调料或食物,可能会使其中有毒物质释放。且这些塑料瓶也有使用保质期,长时间使用可能过度老化,增加致癌风险。

癌症高发,世卫组织说电饭煲是“帮凶”?医生紧急提醒:真正致癌的是这6种常见行为! 第9张

⑥内裤一直穿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妇产科副主任医师许啸声解释,内裤穿一天就可能滋生数百万的大肠杆菌,加上微量的大便及其中的病菌、寄生虫,可能成为致病隐形风险,即使换洗勤快,内裤依然会残留一定的细菌。所以内裤除了常清洁,还要定期更换,避免其他病菌感染风险。

申工社综合整理自广西疾控、39健康网、科普中国、新华网、光明网、澎湃新闻等

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期编辑:茅轶婧

上观号作者:申工社

特别声明:本文经上观新闻客户端的“上观号”入驻单位授权发布,仅代表该入驻单位观点,“上观新闻”仅为信息发布平台,如您认为发布内容侵犯您的相关权益,请联系删除!

群贤毕至

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