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湘潭市雨湖区长城乡卫生院的家庭医生服务创新实践成果,再次入选中国农村卫生发展大会论文汇编,为基层医疗卫生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可复制的样本。作为扎根农村地区的健康守门人,该院以家庭医生服务为核心,通过医联体改革、数字化赋能、精准化服务等举措,构建起覆盖全生命周期的基层健康服务体系。
医联体“强基”:为家庭医生注入“新血液”
2018年,长城乡卫生院与湘潭市第二人民医院建立了紧密型医联体关系,有效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上级医院的专家加入到卫生院家庭医生团队,发挥了“传、帮、带”作用,培养了一批优秀的专业技术人员,增强了其自身“造血”功能,显著提升了医疗服务水平。住院患者均次费用仅为全市公立医院平均水平的50%,2024年门急诊量同比增长27%,“首诊在基层”的分级诊疗模式正逐步构建完善。这一创新经验成功入选湖南省“基层改革探索100例”,成为赋能家庭医生团队、推进医联体建设的典范案例。
网格化“织网”:为家庭医生构建“新体系”
该院以“3+1+X”模式组建22个家庭医生服务团队,依托政务微信平台建立覆盖2.8万居民的健康交流群,针对不同人群定制个性化服务包21个。2024年全人群签约率57.51%,重点人群签约率81.53%,个性化签约服务收入11.86万元。2025年重点拓展功能社区签约服务,聚焦机关企事业单位人群健康需求,打造“家庭医生工作站”示范标杆,构建“家门口”的健康服务体系,打造“15分钟健康服务圈”,推动服务从“治病”向“防病”转变。
数字化“赋能”:为家庭医生提升“新效能”
引入“智慧公卫”信息系统后,该院实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全流程数字化:健康体检报告当日生成、慢性病随访数据一键上传,人力成本节约40%以上。累计管理高血压患者6928人、糖尿病患者2340人以及其他重点人群1.8万人。2024年通过信息系统上传慢病随访4.3万余人次、老年人体检5880人次,居民健康管理满意度达93.8%。“数据跑路”代替“群众跑腿”,让家庭医生服务更精准、更高效。
精准化“提质”:为家庭医生塑造“新亮点”
在医养结合领域,该院与辖区养老机构签订全覆盖服务协议,设立6个家庭医生工作站,家庭医生每周提供2-3次驻点服务,涵盖诊疗、康复、慢病管理等服务内容,并开通24小时转诊绿色通道,年接送转诊老人300余人次。儿科服务方面,与市妇幼保健院在卫生院共建“儿科联合门诊”,专家下沉定期坐诊,2024年儿科门诊量同比增长35%,填补了基层儿科服务短板。
常态化“固底”:为百姓健康打通“新路径”
家庭医生团队对辖区646名脱贫对象开展常态化走访,大力宣传“先诊疗后付费、一站式结算”等政策,有效杜绝了“因病返贫”的风险,构建起政府主导的基层卫生服务新格局。高标准管理12家行政村卫生室,全部开通医保门诊报销,2024年长城乡村级门诊就诊29132人次,医保报销24967人次,打通了居民就医的“最后一公里”,真正成为守护居民健康的第一道防线。家庭医生钟欢获“全国暖心乡村医生”称号,成为基层健康守护的标杆。
“让居民‘签约有感,健康可及’,是家庭医生服务的初心。”该院负责人袁友明表示:将持续深化服务内涵,推动医防融合向纵深发展,让家庭医生真正成为群众身边的“健康管家”,为基层卫生健康事业发展提供“湘潭经验”。(周水明)